《射雕英雄传》藏得最深的秘密,你真的看懂了吗

Posted 药师

篇首语: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射雕英雄传》藏得最深的秘密,你真的看懂了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射雕英雄传》藏得最深的秘密,你真的看懂了吗

1、郭杨二氏

只有参透全书立意宗旨,才能透过武侠的表象,发掘其中隐微。

“射雕”者,成吉思汗也。

有词为证:“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郭靖不射雕,郭靖是雕的主人和朋友。

“英雄”者,郭靖也。

《射雕英雄传》不是成吉思汗的传记,而是郭靖的传记。是在南宋、金国、蒙古三朝对峙的大背景下,一个草莽英雄的传记。

“传”者,流传也。

以上释题。

全书以两个人的名字铺开:郭靖、杨康。这是一条明线。

还有一条暗线,是藏在两人背后的一群名字。郭靖背后的名字是黄药师、洪七公、一灯大师、王重阳。杨康背后的名字是欧阳锋。

暗线留到第4节。这里先分析明线。

先从郭靖、杨康的父亲说起。

金庸没有明说,郭啸天、杨铁心的名字是如何取的,但只要熟悉宋词,就不会陌生。

岳飞《满江红》:“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辛弃疾《贺新郎》:“男儿到死心如铁。”

这是巧合么?

儿子的名字取自“靖康之耻”,父亲的名字取自抗金名将的词。而《射雕》开篇,借说书,讲了岳飞大战金兀术的故事。这绝非偶然,而是立意宗旨,点明《射雕》一书,实讲黍离之悲。

次考郭靖、杨康母亲的名字。

郭靖的母亲叫李萍。萍是飘萍的意思。郭啸天早亡,李萍郭靖孤儿寡母流离失所,辗转逃难,由江南而至漠北。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正是李萍一生的注脚。

杨康的母亲叫包惜弱。惜弱,就是悯孤。所有天下失去父母的人,都是孤。而杨铁心养女名穆念慈。念慈,就是忆亲。

包惜弱、穆念慈,是工稳的对仗。但二人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甚至不曾见过一面。金庸如此安排,意思是:在家国飘零,关山离别之际,凡我同胞,长者皆父母,幼者皆子女。

这是山河陆沉之际的同仇敌忾。

明白以上,才可以讨论桃花岛和黄药师的隐喻。

2、桃花岛

《射雕》里的桃花岛,其实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但这座桃花源并不在武陵,而在东海。桃花源不在武陵,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已经论证过了。但陈寅恪认为真实的桃花源在北方的弘农,或上洛。而唐长孺则驳斥了陈寅恪,认为桃花源不过是传说。唐长孺的说法是靠谱的。

而本文要论证的是,传说中的桃花源,如果存在,最适宜的地方应该在海上。

桃花岛的内涵,从一幅对联中体现出来:“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落英神剑掌”、“碧海潮生曲”就是这么来的。

“落英”,显然是致敬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而“碧海”,则是金庸把桃花源移植到了海上。《海内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这种移植,相当体现功力。避乱至海,是有历史依据的。尤其是“避秦时乱,来此绝境”,则绝境非东海不可。

秦汉之际,跑到东海的,有三个人:

一是鲁仲连。鲁仲连是齐国人。他认为秦国“弃礼义而上首功”,宁可蹈东海而死,不愿做秦国的子民。

一是徐巿。徐巿也是齐国人。他上书秦始皇,说海中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请入海求不死之药,最终没有回来。

一是田横。田横还是齐国人。他在秦末大乱时自立为齐王,汉高祖一统后,率五百门客亡于海上。汉高祖派人招抚,田横走到离洛阳还有三十里的地方自杀了。五百人听说田横死,都自杀了。

因此,金庸写黄药师和桃花岛,其实是在写避难。但真实的桃花岛在哪呢?

答曰:不存在。或者,如唐长孺所说,在传说里。

换言之,黄药师其实是个死人。

马嵬之变,杀死了杨贵妃。后来唐明皇想她,派了临邛道士鸿都客去找,杨贵妃就在东海的仙山上。

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其实就是死了。去了碧海的人,都不会再回来。

李端甫《太白扇头》:“岩冰涧雪謫仙才,碧海骑鲸望不回。”写的是李白的死。

余英时挽钱穆联云:“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

很明白了,碧海上的世界,和此世是人天悬隔的。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是桃花岛的最好注脚。因为广寒宫就是个捣药的地方。

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红楼梦》七十六回,林黛玉、史湘云联句:“药经灵兔捣,人向广寒奔。”

黄药师叫药师,可见桃花岛不正是捣药之地吗。碧海,青天,灵药,孤心,桃花岛如此,广寒宫也如此。

所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黄药师每次归来,都戴着人皮面具,还被梅超风以为是鬼。其实,黄药师以鬼的身份出现,是实写;以人的身份出现,是虚写。

黄药师和一灯同是避世,一灯出家为僧,药师乘槎泛海,其途则二,其旨则一。东邪和南帝,都喻指正统。当然,这里的南帝,不再是一灯和尚,而是暗喻南宋皇帝。南帝是庙堂里的正统,东邪是江湖上的正统。

3、黄药师

黄药师为什么叫药师?药师是他的字还是他的名?他有本名吗?

这些,《射雕英雄传》里都没有记载。

有人推测,黄药师之药师,是从唐朝李靖李药师得名。

但这只是猜测,孤证不立,要想确定有没有原型,得把历史上有名有姓的“药师”都捋一遍。好在史上有记载的,叫药师的人并不多。除了李药师,还有几个:

郭药师,宋朝人,辽宋金三朝大将,《金史》卷八二有传。

高药师,宋朝人,与曹孝才等,率其亲属二百馀人,以大舟浮海,欲趋高丽避乱。《续资治通鉴》卷九二、九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载其事。

林药师,隋朝人,林士弘之弟,自封鄱阳王。唐武德五年,与循州刺史杨略战,兵败被杀。《资治通鉴》卷一九〇载其事。

另有项药师,是藏书家。此外,还有叫“药师奴”、“药师努”的,是辽国人名的音译,例如萧药师奴、高药师奴(不是高药师),和“药师”没有关系。

黄药师之名,如果硬要从历史上找原型,也是高药师,而不是李药师。黄药师和高药师,都在南宋,都浮海避乱。

但黄药师之名,实非从上述诸人而来,而是从佛教“药师佛”的名号而来。

依佛教说法,有横三世佛,纵三世佛。纵三世佛,掌管去、来、今世界。而横三世佛,掌管东、西、中世界。

东方,是净琉璃世界。西方,是极乐世界。中央,是娑婆世界。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中央的娑婆世界,掌管者是释迦牟尼佛。西方的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掌管,故临终念阿弥陀佛名号,可以往生西方。东方的净琉璃世界,由药师琉璃光如来掌管,也叫药师佛。拜药师佛,可以消灾延寿。

桃花岛是东方的殊胜世界,黄药师既掌此世界,又名药师,可见得名于药师佛。

4、黄药师学术渊源

提到黄药师,其典型特征就是“非汤武而薄周孔”。其实,这是魏晋时代阮籍嵇康的作风。

黄药师弹琴、长啸,这正是“嵇琴阮啸”的映射。可以说,黄药师的外在,就是阮籍、嵇康合二为一。

但这只是外在,不是内里。

阮籍、嵇康的“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本质上是对司马氏政权的反动。黄药师的做派,也是对当时潮流的反动。

黄药师是南宋人,当时的潮流是程朱理学。黄药师痛斥名教礼法,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对。(注:黄药师非实有其人,故生年无从考。但王重阳生于1113年,丘处机生于1148年,黄药师之年龄,当在二人之间。而朱熹生于1130年,与黄药师是同时代人。)

但切勿以为黄药师反对朱熹,他就是陆九渊一派。陆九渊对朱熹的反动,是理学内部的反动,是心学对理学的反动。陆九渊一派是尊孟子的。而黄药师作诗奚落过孟子(此诗非金庸原创),诗曰:“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得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可见,黄药师的学问,不是陆九渊一派。黄药师很像南宋的另一个人,陈亮。陈亮字同甫,是辛弃疾的好朋友,前引“男儿到死心如铁”,就是辛弃疾写给陈亮的。陈亮激烈批评朱熹的学说,这种做派和黄药师如出一辙。

中国的学术,从大源流上看,分两派:汉学和宋学。程朱理学、陆九渊心学,都是宋学。黄药师极端反对宋学,他的学问是汉学。不过,就汉学内部而言,也分两派:齐学和鲁学。汉学是关于六经的学问。齐学和鲁学的分别,主要不在《易》、《书》、《诗》、《礼》上,而在《春秋》上。概言之,齐学可谓公羊学,鲁学可谓谷梁学。

谷梁学传自鲁申公。鲁申公也传《诗经》,有疑问的地方,一概阙而不传,和齐学的牵强附会完全不同。鲁学朴实谨严,齐学恢弘驳杂。齐学讲阴阳,讲五行,讲灾异,讲谶纬,比方久旱不雨,就从六经里找出文本依据,说皇帝犯错误了,该杀的人没杀,该赦的人没赦,等等。而黄药师的兴趣是天文、地理、星相、医卜、兵法、术数,和齐学何其相似!

有意思的是,前文提到的蹈海者三人,鲁仲连、徐巿、田横,也都是齐人。这再一次佐证了黄药师的正统性。

5、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东邪姓黄。黄,在方位为中,在五行为土。

《周易·坤》:“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九阴真经》的著者,碰巧也叫黄裳。

《射雕英雄传》里出现了两部大书:《九阴真经》和《武穆遗书》。《武穆遗书》是岳飞的兵法,讲万人敌;《九阴真经》是上层武学秘笈,讲一人敌。二者并列,分别为庙堂和江湖上,抗击入侵者的宝典。这两部书隐喻正统。

《九阴真经》起先在王重阳手里。王重阳号中神通。中,就是黄。

但《射雕英雄传》开篇,中神通就已经死了。这是神州陆沉之象。

《九阴真经》随后辗转到了东邪手里,东邪也姓黄,虽位在江湖,却是正统。此外,王重阳临死前,和一灯见过一面,意在对抗西毒。

可见,东邪、南帝、中神通,虽然位置不同,却沆瀣一气,同仇敌忾。

西毒则是反正统的代表。欧阳锋的拥趸沙通天、侯通海、灵智上人、彭连虎、梁子翁,都是金国的爪牙。大宋和外族的对抗,映射到江湖上,就是东邪四人和西毒的对抗。

金庸巧妙地用一件事,表示西毒非正统。就是欧阳锋盗嫂。欧阳锋的白驼山,喻蛮貊之邦。

黄药师虽称东邪,但他通六艺,明尊卑,不会干盗嫂这种事。东邪门下的弟子,无论脾气性格多么乖戾,都严遵师教,纲纪不乱。

中神通门下的全真派,一灯门下的渔樵耕读,也都如此。乃至丐帮弟子,也规矩森严,井然有序;从门风上,就可以看出礼乐之邦和蛮貊之邦的区别。

从攻守之势来看,欧阳锋每次从白驼山下来,都兴师动众,志在必得。而东邪远遁东海,南帝避世为僧,北丐沦落成乞,中神通早已命丧。可见西毒是进,东邪诸人是退。西毒去过桃花岛,东邪却从未去过白驼山。

南帝,明指大理段氏皇帝。但结合《射雕》的大背景看,当另有一种喻指,即帝驾在南。这要结合北丐统观。由于中原大地沦陷,天子乘船泛海,最终由陆秀夫背负跳海而亡。北方的仁人志士,只有沦落为乞丐,是谓北丐。

北丐的首领,没有名字,叫“七公”。

七公,其实是七颗星星的名字(不是北斗)。

《晋书·天文志上》:“七公七星,在招摇东,天之相也,三公之象也,主七政。”

可见,“七公”,并非仅指一人,也隐喻一个小政权。这种小政权,是在沦陷的神州大地上与入侵之国对抗的组织。因此,七公姓洪。在金庸笔下,“洪”隐喻“汉”。《鹿鼎记》里,天地会就叫“洪门”。丐帮的传帮之宝,叫打狗棒,是以“狗”喻外敌,帮主世代相传打狗棒法,意指本门宗旨乃驱逐外寇。

杜甫《登楼》:“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此之谓也。非正统与正统的攻守之势,最直观的体现,在欧阳克对黄蓉的追逐上。

而最终,黄蓉嫁给了郭靖。郭靖是郭啸天的儿子,王重阳的再传弟子,洪七公的徒弟。他和黄蓉一起,得了一灯帮助,取得《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黄蓉还接过洪七公的衣钵,夫妻二人共同镇守襄阳,成为“射雕”大背景下的“英雄”。

这就是《射雕英雄传》一书的隐喻。

相关参考

《千與千尋》的隱喻,你看懂了嗎

從小就喜歡魔幻、神話的東西,喜歡動畫片。第一次看《千與千尋》是在大學時,只那一次我就喜歡上了這個電影,此後,又陸續看過多遍。之前只覺得魔幻,神奇,最近,我又一次重溫了這部電影,突然覺得這是一部很好的生

理解不了玫瑰战争,就别说看懂了《权力与游戏》

「”让他们人头落地。”这句话在历史上被重复的频率也许比「”让他活着”更高,至少在刘易斯·卡罗尔的《阿丽思漫游奇境记》里,红桃皇后的名言就是这句话。然而,在这里,这句话并非由一个暴躁滑稽的小丑式人物喊出

因父祖被误杀酿成辽东大战,也让人看懂了朱家为何输给了女真

努尔哈赤原本只是李成梁帐下的兵,只因父祖都被明军误杀,他从此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同时通过这段历史也让人看懂了朱明王朝为何最终会败在女真手里,闲话不多说,接下来开始我们今天的话题吧!努尔哈赤画像努

三国这六个人物的死亡原因,给了我们不少人生启迪,看懂了就好

乱世三国,给了我们一个群雄争霸、英雄辈出的年代,不论正史还是野史,或是小说《三国演义》都将三国这段历史演绎的精彩纷呈。而对于三国中一些人物的剖析,或许能够得到一丝丝启发和帮助,譬如下文中提到了人物之死

诸葛亮在绝境之时还有心情弹琴,敌军全傻眼,只有一人看懂了

至圣孔子曾曰过「”防祸于先而不致于后伤情。知而慎行,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焉可等闲视之。”这句话想来大多人都听过,而诸葛亮作为学贯古今的绝世奇才,当然也是知道的,所以很多时候诸葛亮只是在后面指挥,避免自

《西遊記》的意境極高,真正看懂的人寥寥無幾

CFIC導讀:吳承恩在《西遊記》開篇寫到“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意思是說,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諦,那就必須看西遊記!可惜,看懂《西遊記》的人實在太少!有人說,當你有一天真正讀懂了《西遊記》,你

你真的读懂了 ”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这句话吗

1896年,在万众瞩目的巴黎万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上,象征国家荣誉的各国国旗随着国歌冉冉升起。然而,轮到当时的清政府时,戏曲性的一面出现了。只见一面黄龙旗极为扎眼的升腾了起来。只是没有国歌,显得寂寥的很

你的姓氏有什么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据统计,中国人现在大概有5600多个姓氏。排名前十位的,依次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十个姓氏都不是信史以来最古老的。更令人意外的是,排名前十的姓氏中,有些本来就是

這纔是真的《道德經》,你以前看的都是假的

我們現在看的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道德經》呢?當時的《道德經》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我們對於現在的道德經又是否真的讀懂了呢?《道德經》雖只五千言,但在中華文明、文化史上卻佔有比肩於儒家一切經典的地位。

這纔是真的《道德經》,你以前看的都是假的

我們現在看的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道德經》呢?當時的《道德經》到底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我們對於現在的道德經又是否真的讀懂了呢?《道德經》雖只五千言,但在中華文明、文化史上卻佔有比肩於儒家一切經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