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是无名小卒,只因得到司马懿赏识,一战震惊华夏,改变了三国历史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人本是无名小卒,只因得到司马懿赏识,一战震惊华夏,改变了三国历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人本是无名小卒,只因得到司马懿赏识,一战震惊华夏,改变了三国历史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却足以影响或改变历史前进的车轮。在三国时期,曾有一名无名小卒,默默无闻干了二十年,依然没能出人头地。却因一次意外,得到了司马懿的赏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并改变了三国历史进程,此人就是邓艾。

邓艾,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且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尽管家里很穷,但邓艾的母亲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砸锅卖铁都要供他读书,因此邓艾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也为他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邓艾本是河南新野人,后被曹操强行迁到汝南(今河南上蔡)作屯田民,当时他仅有11岁。

因年纪较小,起初邓艾给别人放牛,但他却暗暗发誓,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让自己的母亲过上好日子。稍微长大后,邓艾就成为屯田民的一位成员,因当时读书的人不多,邓艾就凭其才学被推荐为典农都尉学士。客观来说,虽然他的身份比普通屯田民高一点,但依然只是个无名小卒。

本来以邓艾的能力和才华,能担任更高的职务,奈何因为他天生口吃,一直没有得到重用,最辉煌的时候也只是一名看守稻草的小吏。邓艾非常喜欢军事,每见高山大川,都要在那里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甚至被认为脑子有点不正常,但他丝毫不在乎他人讽刺的眼光,依旧是我行我素。

对于出身贫寒的邓艾来说,想出人头地太难了,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才算当上了典农功曹,帮助管理屯田。而一个偶然的机会,邓艾到洛阳述职,见到了时任太尉的司马懿。经过一番交流,其才能获得了司马懿的赏识,被征召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这也是他一生极为重要的转折点。

从此之后,邓艾一路飙升,成为曹魏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也成为蜀汉大将军姜维的劲敌。公元263年,魏军兵分三路伐蜀,邓艾则亲率3万大军偷渡阴平,兵临成都城下,蜀汉后主刘禅出城投降,这也标志着蜀汉的灭亡。

客观来说,邓艾在灭蜀之战中居功至伟,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三国历史进程。从当时一名口吃的无名小卒,能够成为左右历史的人物,邓艾无疑是人生赢家,而这都要感谢伯乐司马懿。若没有司马懿的赏识和提拔,邓艾的官职将止步于典农功曹,甚至历史上都不会留下他的记载。

邓艾具有难得的战略头脑,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作战中始终能掌握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手中,从未有过一败。更令人佩服的是,他偷渡阴平一役,堪称中国战争史上历次入川作战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为军事史上的杰作而载入史册。奈何他不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因钟会的诬陷被司马昭所猜忌,后与儿子等忠一起被惨杀,令人惋惜不已。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司马懿灭了此人三族,百年后被其后人夺去司马江山

司马懿装疯卖傻的功夫可谓登峰造极,上下五千年华夏能与之媲美的还真是屈指可数。在司马家尚在成长期的时候,司马懿故意示弱故意表衷心,可以说曹魏满朝文武没有人不觉得他是曹魏忠心耿耿的大忠臣的。然而司马懿却骗

历史秘闻 关羽威震华夏,此人力助曹操退敌

文:河湟三月(作者原创授权)众所周知,高平陵事件是司马氏取代曹魏的分水岭事件,自此以后,魏国的灭亡已是大势所趋,只剩下早晚而已。在高平陵事件前,虽然司马懿父子一直暗中蓄积力量,但要是没有一个人从中相助

司马懿能与诸葛亮相抗,为何前期却无名声,难道他一直在等待机会

其实这件事的首要原因就是因为曹操的生性多疑,而且在刚起头的时候曹操身边也不缺乏才调和盘算比拟于司马懿要高的人才,而且还有几人的才能跨越司马懿。而这些人比拟于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又深受曹操的信任,是以司马

司马懿能与诸葛亮相抗,为何前期却无名声,难道他一直在等待机会

其实这件事的首要原因就是因为曹操的生性多疑,而且在刚起头的时候曹操身边也不缺乏才调和盘算比拟于司马懿要高的人才,而且还有几人的才能跨越司马懿。而这些人比拟于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又深受曹操的信任,是以司马

历史秘闻 司马懿能与诸葛亮相抗,为何前期却无名声,难道他一直在等待机会

其实这件事的首要原因就是因为曹操的生性多疑,而且在刚起头的时候曹操身边也不缺乏才调和盘算比拟于司马懿要高的人才,而且还有几人的才能跨越司马懿。而这些人比拟于有狼顾之相的司马懿又深受曹操的信任,是以司马

三家归晋,司马家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只因司马懿留下了5位名将

三家归晋,司马家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只因司马懿留下了5位名将三国乱世,群雄逐鹿,中原鼎沉,天下一篇纷乱。先有魏武帝曹操狭天子以令诸侯,东征西逃,鼎定中原;后有孙刘两家联合拒曹,定天下三分计,然而,天下大

最后为何对曹操俯首帖耳 司马懿本瞧不起曹操

其实,和曹操一样,年轻时的司马懿,也是一个自认清高、胸怀天下的愤青,看不起那些把持朝政的奸臣。司马懿少年成名,曾经得到过南阳太守杨俊和当朝尚书崔琰赏识,一时间名扬天下。后来,因为才华横溢、博学聪慧,司

最后为何对曹操俯首帖耳 司马懿本瞧不起曹操

其实,和曹操一样,年轻时的司马懿,也是一个自认清高、胸怀天下的愤青,看不起那些把持朝政的奸臣。司马懿少年成名,曾经得到过南阳太守杨俊和当朝尚书崔琰赏识,一时间名扬天下。后来,因为才华横溢、博学聪慧,司

司马懿晚年造孽,造成此地汉人绝迹,脱离华夏四百年

说起司马懿这个人,大家肯定都知道。他可以说是三国当中最阴狠的人,被称为冢虎。三国曹、孙、刘三家为了争夺天下打生打死,废了无数的心力,最终都便宜了躲在背后搞阴谋的司马家,三家归晋。司马家天下的奠基人就是

此人威望令​司马懿​胆怯,他不死,​司马懿​父子永不敢篡位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大将军曹爽,并大肆诛杀异己。之后,司马懿及其族人、亲信迅速掌握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懿还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地位,篡位的野心已初步显露。这一切,引起了一位曹魏老臣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