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规定先孝顺爹妈才能入仕 古代考公务员

Posted 汉朝

篇首语: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规定先孝顺爹妈才能入仕 古代考公务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规定先孝顺爹妈才能入仕 古代考公务员

秦朝有钱人才有资格做官

秦代选官,主要重视三个条件:一、有一定家资,穷人不可做官。二、要会书写、懂法律。三、年龄须当“壮年”以上,至少要17岁之后才有担任官吏的资格。秦代还有军功爵制、分封制、世袭制等等。统一六国以后,爵官分离,有爵位者未必做官,做官者亦未必需要爵位。如丞相王绾、冯去疾等不仅无爵,就连军功也没有。

两汉察举,孝顺爹妈是前提

公元前196年,刘邦下的“求贤令”,开了察举制的先河。武帝时期,进一步细化了这项制度,另设有征辟制,相辅施行。如“凡儒家以外的各家均不得举”,也就是以儒术取士,非儒不取。另外,对所选或所征之“士”的标准,也作了明确规定,如德行、学问、法令、谋略等四个方面。

两汉察举,分为“岁举”和“诏举”两类,科目有“孝廉”和秀才。孝廉始为孝与廉两科,后来连称为一科,孝为前提,廉为参考。举孝廉的对象,包括地方官吏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前者被举,可获得到中央任郎官的机会,后者即可取得入仕资格。

唐代士子,出了考场进青楼

隋文帝大业三年(607年),开始实行分科取士的政策,也就是科举,是真正意义上的“国考”。这一体现“学而优则仕”的制度历经约1300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后被废止。

到了唐代,科举考试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有点类似于汉代的岁举和诏举。有趣的是,“国考”除了给读书人和朝廷带来双赢之外,青楼也跟着沾光,赚了个盆满钵满。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长安有平康坊者,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及第士人,萃集于此。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普通少爷坯子去青楼也就罢了,中了状元、进士的人也去!

宋代最流行“榜下捉婿”

科举制到了宋代,进入了它的辉煌期。读书人扬眉吐气,统治者亦更加重视,人才选拔出不少,“榜下捉婿”的故事也时常发生,令人忍俊不禁。

所谓“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读书人一旦科场及第,铁饭碗就端定了,其他种种超值回报也极为惊人。所以,宋人评价一个家族的兴盛程度,其标准就是看这个家族有几个考中科举的男子和几个嫁给科举出身者的女子。如此一来,“国考”考场,就成了权贵们争抢乘龙快婿的场所。

明清“国考”,拉帮结派是主流

科举在明代进入鼎盛期,体系更为完整,如将学校与科考挂钩,乡试、会试、殿试等三级考试制度的设置,使得“国考”比唐宋两朝更为艰难。清代科举沿袭明代,不同的是,清朝科举带有一定的民族歧视性质。

为人们所熟悉的那个臭名昭着的“八股文”文体,就是明清科举的产物,其特点是重形式而轻内容。明清科举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则是面向未来的拉帮结派。不管是乡试还是会试,考官与考生之间、考生与考生之间的关系,在那一刻即已定性:被录取的人,得叫考官为恩师,并自称“门生”;同科被录取的人,相互成为“同科”或“同学”。其后“师生”、“同学”同在仕林,相互照应遂成人人皆知的“潜规则”。(赵炎)

相关参考

妓女和优伶后代不许考秀才 古代科举的神秘规定

要实现金榜题名,首先,除了要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还要经过重重关卡,一路过关斩将,才能具备参加乡试的资格,特别到了清代,学子必须先通过童试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那时的考生要想参加科举,首先

如果家里有人坐牢影响考公务员吗

如果坐牢的原因不是特别严重的话,不会影响考公务员。但是会影响特殊职位的公务员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

考公务员为什么要了解时事政治热点

公务员,全称为国家公务员,是各国负责统筹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维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执行的公职人员。在中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作为一个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就业

一、请问复旦大学有地理系吗,或是其他有关地理历史的系吗,我不想出来谁规定地理历史只能做老师?做老师还要考教师资格证的。关键看你念出来找哪方面的工作吧,考公务员、去出版社、图书馆、博物馆、文物鉴定的都可

历史考研前景怎么样啊

历史系的毕业出路不是很有竞争力。而且以后要当老师的话,首选的是师范院校,但是这两年好的师范院校历史系分数居高不下,所以出路还有一个,考公务员可以以报考文史类。建议有了一个硕士文凭后再考历史系研究生。先

公务员考试时政怎么考

一、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常识题和申论怎么考?通常情况下,时事政治题会在行测部分的常识判断题中和申论试卷中进行考查。行测中往往有1-3道常识题与时事政治密切相关,侧重考查的是国内近一年的重大时事,包括国家

2014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

2014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请参考:tiku.huatu/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将于2014年4月12日进行,考试结束后第一时间这里将会为大家提供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型有哪些

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常识判断五个部分。2013年国家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国考时事政治类题目多吗

公务员考试中,在行政能力测试(简称“行测”)一科中,有时事政治的内容。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行测”中,往往有1-3道与时政相关的常识题目,侧重考查的是国内外当年或上一年度发生的重大事件,包括国家发展

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行测共基各个部分的分值分别为多少

每年江苏省考的行测的每一个部分的单题分值官方都不公布,只有推测的分值,具体如下:行测常识判断分值分布:考查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地理、自然、科技等常识,总共20道题,每题分值在0.5分左右。行测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