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与朱元璋聊天,曾暗示朱棣会起兵造反,朱元璋却没听懂

Posted 朱元璋

篇首语: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伯温与朱元璋聊天,曾暗示朱棣会起兵造反,朱元璋却没听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伯温与朱元璋聊天,曾暗示朱棣会起兵造反,朱元璋却没听懂

导读:刘伯温,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在民间的知名度与诸葛亮比肩。由于天资过人,刘伯温12岁就考中秀才,十里八乡的村民称其为神童。长大后,刘伯温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超乎常人的兴趣,人们都赞他有魏征、诸葛孔明之才。

满腹经纶的刘伯温,23岁时到元大都(今北京)参加科举考试,轻而易举地考中进士。然而,由于此时兵荒马乱,朝廷腐败不堪,尽管刘伯温是进士出身,但也没有被安排工作,就这样在家待业三年。后被授为江西高安县丞,但因为人刚正不阿,得罪了当地的豪绅,果断辞官回家,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公元1360年,此时的刘伯温已经50岁了,朱元璋将他请到应天,两人针对当时的天下局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此就成为朱元璋的谋士。明朝建立后,刘伯温被任命为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等。有一次,朱元璋正在吃烧饼,刘伯温有事求见,为了考一考大神刘伯温,朱元璋就将烧饼用碗盖住,然后对他说道:“别人都说你刘伯温能掐会算,你能否算出这只碗下为何物?”

刘伯温没有拒绝,微微一笑地回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烧饼也。”朱元璋非常高兴,大赞了刘伯温一番。随着年纪的增加,朱元璋越来越担心明朝之后的国运,害怕后世子孙没有自己这般努力,断送了他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是当今奇才,曾让推算一下之后的国运,这也就是古代预言奇书《烧饼歌》的由来。一天,朱元璋觉得心发慌,就派人召刘伯温入宫,并对他说道:“朕近来总是做噩梦,梦到京城被攻破,你能否为朕解一下此梦?”刘伯温掐指一算,貌似看透了什么,却又不能泄露天机,就说必须要加固城防。

朱元璋甚是不解,南京城固若金汤,为何还要加固呢?刘伯温看出了皇帝的疑虑,就接着说道:“臣观都城虽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除非燕子飞入京。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江山永乐平。”朱元璋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直接道破,他并没有深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这里的“燕子飞入京”,是指燕王朱棣带兵攻破南京城,后面的“永乐”,也就是朱棣在位期间的年号。也就是说,刘伯温已经算出日后燕王朱棣会起兵造反,想以此暗示朱元璋一下,奈何他没看懂,时也!命也!

相关参考

朱元璋太子究竟是病死还是被害 朱标之死

...朱棣毕竟是弟弟,朱标即位,合理合法。况且朱标是跟随朱元璋一起成长起来的,跟朱元璋的老部下关系都不错,所以朱棣应该不会造反,另外就算朱棣造反,朱标可比朱允炆要英明的多,朱棣造反应该也不会成功。那么问题来...

朱标是谁的儿子 朱标如果没有死朱棣会造反吗

...399年,建文元年七月初五,雄踞一方的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此次战役被称为“靖难之役”。这是一场明朝上层统治者的内战,在这场战争中,建文帝朱允炆因为缺乏谋略,任用主帅不当,以及过于...

朱标是谁的儿子 朱标如果没有死朱棣会造反吗

...399年,建文元年七月初五,雄踞一方的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此次战役被称为“靖难之役”。这是一场明朝上层统治者的内战,在这场战争中,建文帝朱允炆因为缺乏谋略,任用主帅不当,以及过于...

朱元璋若不杀此人,朱棣绝不敢起兵造反,更没有机会登基称帝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就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为了能够让大明江山更加稳固,子孙后代省点心,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据《明史》记载,朱元璋从登基到驾崩,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平均每天处理几百

朱棣起兵造反亲侄子,皇家面前有亲情吗

你真的了解朱棣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元璋的皇后是和他一起共患难上来的,所以二人感情相当融洽,朱元璋连带着对两人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子朱标非常宠爱,不仅早早就封他为太子,而且还一直培养他

朱棣本是个藩王,为什么好日子不过,却要起兵造反呢

咱这次有别于以往的回答,来一场身临其境的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朱棣,咱情景带入一下,你的老爹是朱元璋,在你老爹冲杀沙场的时候,你出生了,在幼时,你随着老朱转战各地,亲眼目睹了如何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亲自体

靖难之役|朱元璋如果不制定藩王制和杀功臣,朱棣会谋反成功吗

哈喽大家好我是夕峰,相信看过《封神榜》的读者都知道,周武王在击败商朝统治之后,对于帮助其击败商朝有功的诸侯实行分封,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行政制度分封制,最终也导致春秋时期的诸侯国相互分裂。那么为什么

刘伯温的儿子预言了一件事,朱棣又怕又恨,300年后准确应验

刘伯温,是明朝著名的开国功臣。在历史上众多文臣谋士中,刘伯温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在明朝开国战争中,刘伯温长期为朱元璋担任高级幕僚,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刘伯温凭借渊博学识和缜密细致的分析,经常能

朱棣起兵时曾承诺与宁王平分天下,那么宁王最终结局如何

朱元璋痛失爱子朱标以后,为了能让年轻的孙子朱允炆坐稳江山,大杀功臣以撸掉荆杖上的利刺,但是总不能把自己的儿子也杀光,所以成就了各地强势的藩王。其中善战的燕王朱棣,善谋的宁王朱权,都是藩王里的佼佼者。朱

刘伯温唯一一次失算,差点被朱元璋下旨砍头,百姓却对他相当感激

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深得朱元璋的信任,视他为心腹谋臣,只要是刘伯温提出的建议,朱元璋几乎都会采纳。众所周知,作为与诸葛亮齐名的牛人,刘伯温也是料事如神的人物,一生仅有过一次失算,还差点被皇帝下旨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