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经给日本人做翻译,战后还娶了日本女人,但国人却应该感谢他
Posted 日军
篇首语: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危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人曾经给日本人做翻译,战后还娶了日本女人,但国人却应该感谢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人曾经给日本人做翻译,战后还娶了日本女人,但国人却应该感谢他
翻译,是现在社会一种比较时髦的工作,也很体面。但远在二十世纪初,中日战争时期,很多日军翻译都被国人定性为“汉奸”,因为他们在为日本人做事。不过在这些翻译中,也并非都是所谓的汉奸。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就是为中国抗战做出巨大贡献的。
此人就是夏文运,他出生于金州老虎山会大朱家屯。1913年入老虎山第一普通学堂读书,后考入旅顺师范学堂,毕业后由于各科全优,被满洲公费送到日本广岛高师深造。1932年,夏文运毕业后回到大连,因其学历过人,被日军军部看重,让他担任日军参谋部随身翻译。
在当时的情景下,日军翻译并不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翻译,有时候还需要去完成一些特殊的政治任务,比如去游说中国军人投降日军。1931年到1936年间,中国处于军阀混战时期,日本就想利用中国当时的分裂局面,煽动地方势力,来对抗国民政府。这时日军最看好的一个人就是李宗仁,当时去游说李宗仁的是日军参谋知鹰二,夏文运作为翻译。在交谈中,李宗仁发现夏文运为人正派,年轻热情,于是就想搞清楚为何夏文运甘愿为日军效力。
这天李宗仁就私下约见了夏文运,他问夏: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现在我们国家如此破残,而且你的故乡也被日军占领了,祖国的命运也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阶段,你为何甘心为日军服务呢?夏文运经此一问,顿时声泪俱下,当即表态,如有机会报答祖国,当万死不辞。从此夏文运就成了国民政府刺探日军绝密军事情报员。
1938年,台儿庄大战爆发,日军板垣第五师团逼近临沂,他们打算与‘矶谷师团’会师后再发起总攻。局势一度对我军极为不利。在此关键时刻,夏文运送来了一份绝密情报,情报只有五个字:北动南不动。虽然只有五个字,但是信息量却很大,李宗仁很快就掌握了日军的动向,在台儿庄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了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胜利。
台儿庄战役胜利后,出于当时特殊的情况,没人敢提起夏文运之功。直到抗战胜利后,也没有人在提起夏文运。出于当时的身份考虑,夏文运只能定居日本,后来又娶了一个日本妻子。但是他到死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中国国籍。
直到多年以后,李宗仁回到国内回忆台儿庄战役时,才想起当时立过战功的夏文运。他的身份也逐渐被家乡人们“正名”,人们也把他列入了抗战人物志中,享受英雄的待遇,这也许也算是对的一种补偿吧。
相关参考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大举出兵我国东北摧枯拉朽打败了日本关东军。此时的东北,农场、企业、生活、后勤、学校等等,到处都是惶惶不可终日的日本人。据统计,由一等臣民瞬间成为难民者多达130万人。>混乱中,
鲁迅的两个弟弟为何都娶了日本女人做太太? 在绍兴人的眼里,周家尽出稀罕事儿。老大樟寿,好好的一个中国人竟然跑去了日本,还学外国人的怪模样剪了辫子;还是老大樟寿,娶了个老婆扔了不管,既不同
鲁迅的两个弟弟为何都娶了日本女人做太太? 在绍兴人的眼里,周家尽出稀罕事儿。老大樟寿,好好的一个中国人竟然跑去了日本,还学外国人的怪模样剪了辫子;还是老大樟寿,娶了个老婆扔了不管,既不同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了一个与鲁迅齐名的大才子。他不仅文学功底了得,在甲骨文、书法及考古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但因为在文学上的主张不同,被鲁迅评为“才子加流-氓”,此人就是郭沫若。郭沫若(1892
历史秘闻 中国一才子,娶了一个日本女人,为他生5个孩子,终被他所抛弃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了一个与鲁迅齐名的大才子。他不仅文学功底了得,在甲骨文、书法及考古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但因为在文学上的主张不同,被鲁迅评为“才子加流-氓”,此人就是郭沫若。郭沫若(1892
中国女人东嫁日本,这已经不是话题了,然而在1945年的时候,却有一大群日本女人争先恐后嫁给中国男人,这是为什么呢?1945年8月,苏联红军大举出兵我国东北摧枯拉朽打败了日本关东军。此时的东北,农场、企
导读:中国女人东嫁日本,这已经不是话题了,然而在1945年的时候,却有一大群日本女人争先恐后嫁给中国男人,这是为什么呢?1945年8月,苏联红军大举出兵我国东北摧枯拉朽打败了日本关东军。此时的东北,农
他成功进入日军内部, 还娶回两个日本女人, 传回的情报消灭2万日军
我们有时候坚定不移地想要去做一件事,最后却常常失败,不是因为心灵不够强大,只是太容易被突发之事左右,变得迷失掉初衷所愿的方向。泪洒相思,愁心满溢,错付真情,薄情人,最终,泪洒黄土一堆,至死不冥目,寂寞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李宗仁回忆录》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夏文运的一生充满了无奈,本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的他,前程似锦,但回到家乡后,却发现日本人占领了他的家乡
「”满蒙开拓团之父”,日本关东军大尉东宫铁男提出,大和民族现如盆中之竹,如此下去,不仅不能繁茂,而且只有衰老下去。须将此竹移植大地,以期皇国的发展。黑田茂的少年时期,从日本的海边,移到了中国的湖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