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一个战友,在扬州城的墙上写了7个字,金兵一看拔腿就跑
Posted 顺昌
篇首语:一个人必须学习与自己不同类型的人相处,不然生活何其孤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岳飞的一个战友,在扬州城的墙上写了7个字,金兵一看拔腿就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岳飞的一个战友,在扬州城的墙上写了7个字,金兵一看拔腿就跑
古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危机四伏、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更是如此。古代也讲究协同作战,古之名将,都忌讳孤军深入,很注重友军的配合与支援。南宋名将岳飞,能在战场上取得辉煌战绩,固然与他本人英勇善战分不开,另一方面,也与友军的呼应配合密不可分。
顺昌之战后,岳飞向中原进军,一直攻到颍州一带。但高宗赵构却畏惧金兵,下诏班师回营。其他各路兵马纷纷撤退,岳飞所部因为过于靠前,形成孤军深入之势,四面都是金兵,形势十分危险。关键时刻,宋朝一员大将及时伸出援手,派出一路人马,协助岳家军阻击金兵反扑,使得岳飞能顺利撤回。
这个救了岳飞的大将,就是宋朝名将刘锜。刘锜是世代将门之后,很早就投身军旅,曾经在对抗辽国与西夏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南宋初年,刘锜与岳飞一样,都是铁杆主战派,与金国不共戴天,多次战场上大败金兵。共同的志向,与相似的能力,使得他们二人惺惺相惜,彼此敬重,是名副其实的好战友。
在南宋武将中,刘锜不仅智勇双全,还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宋史》记载,刘锜“通阴阳家行师所避就”,对于阴阳之类的旁门左道颇有研究,在行军打仗中,经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举动。广为人知的两件事,莫过于“抢占顺昌”和“七字退金兵”两件事。刘锜在顺昌之战前,带领数千兵马兼程赶往前线。有一天,队伍正在休息吃饭,一阵大风刮来,把行军帐篷给吹翻了。
《宋史》记载,刘锜立即起身,对部下说:“这是贼兵前来的征兆,预示敌军很快就要来了。”于是他命令队伍立即出发,马不停蹄奔赴顺昌。果不其然,金国大军此时也在飞速南下,想趁虚而入袭占顺昌。结果刘锜抢先一步进入城中,为整修器械、加固城防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顺昌之战的大胜奠定坚实基础。
刘锜征战一生,屡立大功,但主和派秦桧上台后,他作为主和派的中流砥柱,与岳飞一起被罢免兵权。岳飞料到自己难逃此劫,被捕前还特意上书朝廷,请求留下刘锜掌兵,结果无人理睬。刘锜被撤职后,赋闲在家数年时间。等到了他晚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大举南侵,宋高宗无人可用,再度把刘锜起用。
刘锜在镇守扬州期间,正好处在金国大军的必经之路上。刘锜胸有成竹,命人把扬州城外房舍全部拆毁铲平,粮草全部坚壁清野,使得金兵没有栖身之处,没有水粮来源。然后他命人在城墙上到处写满七个字:完颜亮死于此地!命令守军严阵以待,厉兵秣马,准备迎击金兵。
金国皇帝完颜亮带领大军浩浩荡荡来到扬州城下,准备出兵攻城。金兵看到城墙上的七个字后,赶紧来报告完颜亮。《宋史》记载,完颜亮生性迷信,生活中忌讳颇多,看到这七个字后,觉得大不吉利,“见而恶之”,心中非常厌恶。加之扬州城守军戒备森严,无机可乘,完颜亮当即传令撤退。金国兵将素来忌惮刘锜的威名,接到命令拔腿就跑,绕过扬州城继续南下。扬州得以躲过一次战火。
刘锜忠勇报国,足智多谋,早已成为金兵最怕的对手之一。在柘皋之战中,金兵望见刘锜的战旗,立即大乱,嚷嚷着“此顺昌旗帜也”,不战而逃。可惜的是,这样一员大将,最后也难逃被主和派打击陷害的命运,退职后遭到不公平待遇,呕血而亡。
相关参考
韩世忠到底有没有睡岳飞的妻子,这个很难断定,毕竟这是历史上的故事。有些考证难免中间会有点差错,提起韩世忠睡岳飞的妻子的由来是因为一个故事让人联想到的。事情是这样的,在岳飞出兵对抗金军后,家里的一切都交...
历史人物 岳飞浴血奋战抵抗南下金兵 为什么宋高宗却要处死他呢
还不知道:宋高宗为什么要处死岳飞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岳飞是南宋抗金派的旗帜,是南宋苦苦支撑、对抗金军的全部希望。但就是这样一个肱骨之臣,这样一个在战场上杀得金军
岳飞的儿子岳云有多厉害?三锤砸死两金将还有一个慌忙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说岳》中,岳云是岳飞长子,自幼在家习武,练了一身功夫,力气又大得惊人,是一员少有的猛将。岳云出世试三锤,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1]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1124年21岁从军为宗泽部下,屡建战功,尝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万五金兵,声名大噪
岳飞的尸体为何会被埋在九曲丛祠?他偷尸埋葬成为南宋出名的狱卒!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岳飞是宋朝时期一个最有名的忠臣,更是满怀热血替国杀敌,眼看就要收复失地大功告成,谁知却被奸臣贼子陷害。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因为金军的侵略烧杀,岳云从小与父母分离,颠沛流离中目睹了金兵的恶行和宋人的困苦,在祖母教育下,立下保家卫国的大志,岳云自幼习武,12岁时岳云从军,被父亲岳飞编入其部将张宪的队伍中,当了
关于的评价是近年来史学界讨论得比较活跃的问题,意见分歧主要集中在是不是民族英雄。> 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开封,北宋覆亡。1134年(绍兴四年),首次伐金,收复襄阳、信阳等六郡。1136年
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金军烧杀抢掠,激起了广大军民的强烈抵抗,涌现出一批抗金名将。其中有一人,他虽然出身科举,但却让金人敬畏不已,更重要的是他慧眼识珠,救下
1127年,金兵攻破北宋都城汴梁,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金军烧杀抢掠,激起了广大军民的强烈抵抗,涌现出一批抗金名将。其中有一人,他虽然出身科举,但却让金人敬畏不已,更重要的是他慧眼识珠,救下
南宋名将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今陕西凤翔)成纪人。出身贫庶,自小弓马娴熟,十六岁时以三阳弓箭手投身行伍,征南蛮,攻西夏,御金兵,累立战功,授武功大夫,逝世后追封为循王。张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