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随口说了一个上联,几百年无人能对,最后却被10岁孩子对出

Posted 上联

篇首语: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宰相随口说了一个上联,几百年无人能对,最后却被10岁孩子对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宰相随口说了一个上联,几百年无人能对,最后却被10岁孩子对出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出生于官宦之家,家境环境相对优越,但他与其他公子哥不同。王安石自幼勤奋好学,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通过科举考试入朝文官,实现心中的抱负。经过刻苦学习,他十几岁就考中举人,并在二十二岁时考中进士。

金榜题名后,王安石并没有立马得到重用,只是被任命为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这样的小官。不管在何处为官,他工作都十分努力,得到了上司的赏识,官职也在逐步提升。公元1058年,王安石洋洋洒洒写了近万字的奏折,向皇帝提出了许多不错的建议,却没有被宋仁宗采纳。

公元1069年,48岁的王安石的才能得到了宋神宗的赏识,被提拔为参知政事,提出了变法的主张。次年,他再次得到了升迁,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地位,在皇帝的支持下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这也达到了他仕途的顶峰。

进士出身的王安石,文学功底相当了得,可以说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尤其是他在散文上的造诣,超过了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因此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另外,他也擅长对对联,闲暇之余,经常与一些同僚吟诗作对,众人对他的对联知识也是相当的钦佩。

有一次,王安石与友人到苏州游玩,突然灵感大发,想到了一个上联:“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此联虽然只有11个字,看似很简单,其实非常难对,同游的朋友面面相觑,没有一人能想出合适的下联。后来,大才子苏轼听说后,非常的不服气,但想了很久也没能想出答案,心里不是一般的郁闷。

就这样,王安石的这个上联,几乎成了绝对,几百年都无人能对。清朝时期,一位年近10岁的孩子,从别人口中听说了这个上联,笑着说道:“此联没有多大难度,我可以轻而易举地对上来。”众人都说他自不量力,甚至认为他肯定是在吹牛。他并不在意别人的看法,随口就对出了下联:“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上联的“山塘”共七里,走到半塘刚好是三里半,而下联中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五”刚好位于九个数字的中间,也就是一半的意思。不论从意境还是工整度来看,10岁孩子所对出的下联,达到了完美的地步。众人听后都十分惭愧,并心服口服,纷纷称赞他为神童。如果是你的话,能够对出王安石所出的上联吗?

相关参考

船夫随口出一上联,难倒大才子黄庭坚,几百年来无人对出下联

黄庭坚,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组,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其诗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构建并提出了“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等诗学

青楼女子出一上联,明朝大才子至死都没对出,至今无人能对

导读:明洪武二年(1369年)解缙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

皇帝出一个上联,没人能对出下联,一才子对出后,却被皇帝处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成为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并很快流行起来。不仅文人雅士喜欢对联,很多皇帝也对此很感兴趣,并留下了许多关于对联的故事。明朝建立后,明太

一人6岁出个上联,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服不服

中国人都喜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如果自己的小孩从小聪明伶俐,父母都高兴的不得了。中国人都喜欢神童,比如北大少年班,都是一群天才,而在历史也有一些神童。比如下年这5个天才级的神童。第一个是甘罗,此人

辽国使者出一上联,嘲笑大宋无人能对,苏轼的下联让他怀疑人生

众所周知,北宋与辽国之间曾有过一段短暂的和平。在这期间,两国之间互有使者往来。有一次,辽国使者来到大宋,拿出了一幅对联,说这幅上联天下无人能对。对此,苏东坡只是报以微笑,瞬间给出了四幅下联,对的使者怀

才女笑着说了一上联,难倒了明朝大才子,至今无人能对出下联

自古以来,神童都受到世人的称赞,他们的智商远超同龄人,明朝大才子解缙小时候,就是个名副其实的神童。他具有一目十行的才能,4岁多就背诵了不少古诗词,8岁就能出口成章,十几岁就考中了秀才。公元1387年,

此人是晚清神童,7岁出一上联,至今无人能对,长大后成为状元郎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不缺的就是神童,虽然不缺神童这样的小天才,但是,神童还是比较稀有的,毕竟,自古以来,天才只是少数人,多数人都是平凡的,虽然“神童”二字是美誉,但想一直成为人们羡慕的小天才也是需要后

和尚出了一个上联,唐伯虎一脸懵逼,至死都没能对出下联

唐寅是明朝著名的大才子,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和桃花庵主,是明朝的大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从小就聪颖过人,再加上后天的勤奋读书,很快就名声大振。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专门刻了一枚印章随身携带,尽显风流

三个经典上联,其中一个是“踢破磊桥三块石”,你能对出几个

吟诗作对是古代文人的拿手绝活,枯燥的路途中以作诗为乐,友人聚会少不了对联,经常以对联作为行酒令,对不上来的人要罚酒三杯。究竟是谁创造了第一副对联,至今仍有争议,不管怎么说,既然它能够流传下来,而且成为

清朝一奇女子,随口说了一个上联,纪晓岚至死都没能对出下联

世人经常说,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做人都必须要低调,否则早晚有一天会被打脸。清朝乾隆年间的大才子纪晓岚,自幼饱读诗书,二十多岁就考中了举人,可谓是出口成章,尤其擅长对对联,并以此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成为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