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有赏

Posted 对联

篇首语:马看牙板,人看言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重重有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重重有赏

看过《唐伯虎点秋香》这部电影的朋友,无不对唐伯虎的才华和武功佩服的五体投地。当时唐伯虎为了追求梦中情人秋香,千万百计地混入华府,最终成为府上的一名仆人。宁王到华太师府上闹事,他有一个叫对穿肠的手下,就以出对联的方式为难华太师,在此危急关头,唐伯虎挺身而出。

对穿肠学富五车,对联功底相当了得,几乎从未遇到过对手,他对身为伴读书童的唐伯虎不屑一顾。他为了嘲笑唐伯虎,出了这么一个上联:“画图里,龙不吟虎不啸,小小书僮可笑可笑。”唐伯虎微微一笑,立马对出了下联:“棋盘内,车无轮马无缰,叫声将军提防提防 。”

经过几番的较量,对穿肠被唐伯虎对的哑口无言,最后因嫉妒唐伯虎的才华几乎吐血身亡。虽然正史上的唐伯虎不会武功,也没有遇到一个秋香一样的女子,一生穷困潦倒,但他的确是学富五车,尤其在对联上的造诣,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就连才华横溢的祝枝山都自愧不如,并留下了许多令人津津乐道的趣事。

有一年,唐伯虎的家乡新来了一位县令,此人才华一般,却喜欢附庸风雅,经常邀请一些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因此认识了唐伯虎。此时的唐伯虎虽然才气很大,但因当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受到了他人的牵连,不仅被取消了会试的成绩,以后的仕途之路也被取消了,只能靠卖画为生,这让他伤心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尽管有些财主欣赏他的才华,想给他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却都被唐伯虎婉拒了。他宁愿受冻挨饿,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经常以酒为伴,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并写下了“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千古佳句,“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则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一次过年的时候,县令找了不少才子为自己写对联,以作为贴在门上的春联。然而,这些人所写出的对联,都没能让县令满意,突然想起了在街头卖画的唐伯虎,立马派人将他请到府上。如果换作一般人,不管出多高的价格,唐伯虎都不会答应,但他与县令的关系不错,两人经常在一起喝酒赋诗,这个面子不能不给,就收了摊子,来到了县令家中。

县令早已让人准备好笔墨纸砚,唐伯虎大笔一挥,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下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县令看完对联的内容后,差点气吐血,正准备发火的时候,唐伯虎提笔给这副对联断了句,于是就成了“明日逢春好,不晦气;下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县令瞬间转怒为喜,高兴地说:“重重有赏。”不仅请人准备了盛宴,还给唐伯虎20两白银作为感谢。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重重有赏

作为草根出身的皇帝,朱元璋深知民间疾苦,刚坐上皇位就下旨减免赋税,并在各地兴修水利,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虽然朱元璋勤于政事,每天都要批阅很多奏折,但他也会尽量抽出时间微服私访。

历史秘闻 重重有赏

导读: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历史上有很多事情都在验证这句话的真实性!苏秦如果不刻苦攻读兵书,学习游说纵横之术,又怎么能身配六国相印?诸葛亮如果不是熟读兵法韬略,研究天文地理,又怎么能成

历史秘闻 张作霖:有赏

张作霖穿便衣查岗:我是张作霖,小兵:我是你爹!张作霖:有赏大家如果对中国近代的历史比较了解的话,一定都是知道张作霖这个人的,他当时可以说是称霸了整个东北,实力非常强,甚至一度进到了关内,其实力在当时全

《谍影重重5》前四部的剧情联系和时间轴

《谍影重重5》正式宣布定档8月23日,马特-达蒙强势回归。小编认为谍影重重属于硬朗派间谍片,谍影重重的镜头切换、影片节奏都很快,剧情也很紧凑,悬念重重。动作戏份也很硬朗,打斗简洁突出力量感和速度感,而

《谍影重重5》前四部的剧情联系和时间轴

《谍影重重5》正式宣布定档8月23日,马特-达蒙强势回归。小编认为谍影重重属于硬朗派间谍片,谍影重重的镜头切换、影片节奏都很快,剧情也很紧凑,悬念重重。动作戏份也很硬朗,打斗简洁突出力量感和速度感,而

机关重重的巨石阵

揭秘罗马斗兽场“地下迷宫”:机关重重的巨石阵  初入罗马斗兽场,在惊叹于斗兽场的大气磅礴之余,游人一定会疑惑于这里的与众不同,比如斗兽场地面崎岖不平,就像由众多同心圆的环形石墙

历史秘闻 将军:看来得反了

古代行军打仗,历来讲究的就是一个奖罚分明,不能只有罚没有赏,也不能只赏不罚,只有这样才能稳住军队,也才有人愿意战场拼命。这条规矩就算身为统兵的将军也不例外,轻则杖刑罚俸,重则杀头灭族。像西汉的李陵战败

欧洲历史 机关重重的巨石阵

揭秘罗马斗兽场“地下迷宫”:机关重重的巨石阵  初入罗马斗兽场,在惊叹于斗兽场的大气磅礴之余,游人一定会疑惑于这里的与众不同,比如斗兽场地面崎岖不平,就像由众多同心圆的环形石墙

至今迷雾重重

为歌颂国王和教主对宗教人士所做之事,工匠大师们建造了遍布世界各地的古迹。虽然大多数地标建筑被科学家和历史学家们仔细研究过,但有些异常古老的,不完全的或模糊不清的,仍旧不知道它们建造的缘由,或是它们被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