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对朱元璋说6个字,朱元璋却没听从,给后世子孙招来2场大祸

Posted 宦官

篇首语:一个人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她的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人对朱元璋说6个字,朱元璋却没听从,给后世子孙招来2场大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人对朱元璋说6个字,朱元璋却没听从,给后世子孙招来2场大祸

唐太宗李世民,号称千古明君,他有一项过人之处,让多少皇帝无法企及。这个过人之处就是胸襟博大,从谏如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才使得贞观年间出现政通人和,四海升平的大好局面。但世间事知易行难,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实属凤毛麟角,难得一见。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不到位。他在打天下期间,尚能做到察纳雅言,兼听则明,但开国之后则表现的判若两人。比如刘伯温曾经建议他,不要试图在凤阳建都,他却不为所动,最后劳民伤财不了了之,还是把国都定在南京。刘伯温退休前特意嘱咐他,元朝的王宝宝不可轻敌。朱元璋置若罔闻,结果明军在岭北之战被王保保打的一败涂地。

除了刘伯温,还有个人曾经给朱元璋提过两条意见,这两条意见事关大明朝国运兴衰和社稷安危,可谓是千金难买的金玉良言。这个提意见的人就是大明开国功臣、歧阳王李文忠。李文忠不仅勇武过人,善于用兵,是难得的将才,而且是朱元璋手下文化程度最高的武将,酷爱读书且能诗善文。

在明朝开国武将中,李文忠排行位于徐达常遇春之后,功业和能力都在二人之下,但要论及直言不讳敢于向朱元璋提意见,李文忠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明史》记载,李文忠一生多次向朱元璋提意见,最重要的是“少诛戮,宦者盛”这6个字,可惜每次都被刚愎自用的朱元璋拒绝。朱元璋拒绝李文忠两次进谏,给儿孙惹来两场祸患。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保证朱家皇权千秋万代不旁落,把诸多皇子分封为藩王,各镇一方独掌大权。同时,他采取极为残酷的屠戮手段,大肆杀害开国功臣,剥夺他没们的兵权,转移到藩王手中。《明史》记载,李文忠对此持不同意见,他冒着极大风险,向朱元璋进谏,劝他“少诛戮”。

刚愎自用的朱元璋哪里听得进去,不仅不采纳,还对李文忠大为不满。事实证明,朱元璋完全是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外姓武将会造反,藩王们面对皇权也毫不手软。朱元璋尸骨未寒,燕王朱棣就起兵与建文帝争夺皇位,开国仅仅几十年的大明朝就陷入内战的泥沼。建文帝虽是朱元璋指定接班人,面对这滔天大祸却无计可施,因为能征惯战之将已经被朱元璋杀尽了。

李文忠的第二次进谏,是针对朱元璋放手任用官宦表示不满,提醒他“宦者盛”,宦官势力在朝廷已经有抬头趋势。世人皆知,朱元璋即位之初,曾经大力打压宦官势力,还在皇宫内树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但明朝最终却成为历史上宦官“阉祸”最为剧烈的时期,朱元璋正是始作俑者。

朱元璋由于猜忌怀疑成性,对于朝廷重臣放心不下,不知不觉中,开始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由身边宦官办理。洪武后期,很多宦官接受朱元璋委任派遣,大摇大摆出宫办理茶马互市、查处违法官吏等事项,身份低微卑贱的宦官,气焰越来越盛。李文忠有感于此,才会提出上述建议。可惜朱元璋根本不听,使得宦官势力逐渐成为朱家王朝身上一颗毒瘤,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造成的“阉祸”,让朱家子孙吃尽苦头。若朱元璋能听从李文忠提出的“”

相关参考

此人活了200多岁,很多皇帝对他非常崇拜,却没人请得动他

在中国古代,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文武大臣,无不争相讨好皇帝,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宠信。然而,在明朝时期,有一位极为神秘的人物,包括朱元璋、朱棣在内的好几位皇帝,都对此人不是一般的崇拜,做梦都想见他一面

历史秘闻 此人活了200多岁,很多皇帝对他非常崇拜,却没人请得动他

在中国古代,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文武大臣,无不争相讨好皇帝,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宠信。然而,在明朝时期,有一位极为神秘的人物,包括朱元璋、朱棣在内的好几位皇帝,都对此人不是一般的崇拜,做梦都想见他一面

朱棣本想立朱高煦为太子,此人说了3个字,改变了朱棣的决定

论能力和影响力,在明朝十几位皇帝中,朱棣仅次于其父朱元璋,相信这一点无人质疑。平心而论,古代皇帝不好当,若是太过心慈手软,驾驭不了文武大臣,甚至会被架空;若是心狠手辣,又容易被扣上滥杀无辜的暴君,简直

历史人物 朱元璋对女儿说的这7个字便能看出,他一身帝王之气

朱元璋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平民皇帝,在他打下这片江山后,他多想自己的大明能传承千秋万代。因此明朝初期,朱元璋在对待官员贪腐这个问题,是极为严苛的。>从《明史》中能看出,明朝的大案基本上都是在朱元璋时期。

刘伯温功勋卓著,却对朱元璋说这8个字,结果送掉了性命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民间一直被视为智慧的化身,被誉为“千古人龙”、“智圣”。几千年历史中,能与诸葛亮的才干品德相提并论的,可谓屈指可数,明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算是其中一个。历史上的刘伯温,虽然没

明朝皇帝名字规律,明朝皇帝名字第二个字有什么讲究

明朝皇帝名字第二个字有什么讲究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对给子孙后代起名字这件事最上心的皇帝,不仅定下五行规则,还向各家赐了二十个字辈。明朝的中央集权体制沿用了五百多年,刚好是从朱元璋孙子算起,二十代皇帝的时

誓要斩草除根的朱棣有给大哥朱标留了一脉香火?

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就为二十四房子孙起好了二十个字派。各房都不相同,如长房太子朱标是“允文遵祖训,饮武大君胜。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第四房燕王

朱元璋用五行给子孙起名,朱元璋这么做有什么含义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朱元璋是怎么给子孙取名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上古时期,伏羲氏提出了八卦系统,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推演出八八六十四卦象,孔子为易经作注释为《十翼》。

誓要斩草除根的朱棣有给大哥朱标留了一脉香火?

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就为二十四房子孙起好了二十个字派。各房都不相同,如长房太子朱标是“允文遵祖训,饮武大君胜。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第四房燕王

历史人物 此人是三国猛将,后世人评价八个字

说起吕布,大家就会想到他的勇猛,,可是他身上的标签只有英勇这个词吗?他的真实面目如何,后人对他的评价,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这八个字便是“勇而无谋,见利忘义”,通过研究正史,我们可以看出吕布是一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