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2大强劲对手,朱元璋至死都没解决,张居正只用2张纸就搞定

Posted 倭寇

篇首语: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朝2大强劲对手,朱元璋至死都没解决,张居正只用2张纸就搞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朝2大强劲对手,朱元璋至死都没解决,张居正只用2张纸就搞定

朱元璋驱除鞑虏,光复河山,建立大明。身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生身经百战,麾下谋臣似雨,猛将如云,明朝大军一度成为东亚地区当之无愧的最强者。不过,山外青山楼外楼,明军再强大,朱元璋再厉害,也有两个对手,让他无可奈何,费尽移山心力,仍然不能把这两个对手消灭。

这两大对手的凶悍到何种程度?不仅朱元璋终其一生没能解决,而且他们绵延不绝愈演愈烈,在随后的两百年间,一直成为明朝皇帝的噩梦,萦绕心头挥之不去,给明朝江山造成极大威胁,甚至一度把大明朝逼到亡国的险恶处境中。一直到两百年后,一带名相张居正才给明朝彻底终结这两大对手。

这两个对手,就是明朝历史上的老大难问题,俗称“南倭北虏”。南倭是对来自东南海上的倭寇海盗的统称,北虏则是指西北塞外元朝残余势力。先说这个南倭问题。说起倭寇,自然不能不提发源地日本。朱元璋开国后,周边国家面对东亚腹地崛起的大明朝,纷纷表示臣服。

唯独远隔重洋的日本,倚仗海洋天险,加之长期处于割据混战状态,导致与明朝的交流往来,从开始就波澜起伏,极不顺畅。洪武二年,朱元璋派遣杨载等人出使日本,洽谈两国通好、以及共同解决倭寇海盗问题,结果因多方面原因,最终发生明朝使者被杀的惨剧。不仅如此,很多来自日本的浪人武士,勾结海盗,频频对明朝海疆进行骚扰劫掠,洪武年间有记录的就有四十多次。

朱元璋怒不可遏,但纵有雄兵百万也解决不了,毕竟远隔重洋,跨海作战难度极大。于是采取了与日本中断朝贡关系、实行海禁的对策,想以此巩固海防。海禁的实行,使得两国之间的正常经贸往来,受到极大阻碍。日本海商为了获得明朝的瓷器、丝绸等商品,铤而走险,采取走私甚至武装劫掠的非法方式,使得倭寇之患愈演愈烈,在嘉靖年间发展到顶峰。

北虏问题更是触目惊心。朱元璋统一中原后,元朝残余势力并未被彻底歼灭,而是北还故土,重新回到祖先崛起的漠北草原,史称北元。他们在中原打不过明军,但到了天高地广、疆域无垠的大草原,恰好比鱼儿入海。朱元璋先后组织过数次大规模北征,出动大军,想来个犁庭扫穴,永绝后患,虽斩获颇丰,但始终不能达成全歼的目标。

后来随着明军打击力度的下降,北元分裂为瓦剌和鞑靼两部,瓦剌迅速强大,最终重新成为明朝北疆大患,屡次发兵南下,侵扰明朝边塞地区。朱元璋死后才五十余年,瓦剌部于正统十四年大举入侵,在土木堡大败明军,明英宗朱祁镇被生俘,刚刚立国不足百年的明朝,就面临亡国之巨大风险,幸亏于谦等忠正贤臣力挽狂澜,让大明躲过一劫。

到嘉靖皇帝在位期间,南倭北虏问题来了个总爆发,同时达到最高峰。海上的倭寇大规模入侵江南一带,深入苏杭等东南财赋重地,烧杀劫掠,已经从疥癣之疾发展成心腹大患。嘉靖二十九年,鞑靼部俺答汗率军突破长城,兵临京师城下,天下震动。嘉靖皇帝焦头烂额,机械执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被动对策,南倭北虏问题有所改观,但始终不能解决。

隆庆皇帝在位时,南倭北虏才彻底得以终结。隆庆帝虽知名度不高,但却是个灵活务实的好皇帝。他重用一代名臣张居正,面对错综复杂的棘手局面,采取了正本清源之策。张居正认识到,不论南倭还是北虏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发生在明朝与他们的经贸往来渠道被切断后,他们通过商贸无法获得明朝的茶叶、铁器、粮食布匹,或者丝绸瓷器等大宗商品,才会铤而走险,导致矛盾激化。

找到根源后,问题迎刃而解。在张居正大力促成下,隆庆四年,皇帝颁布诏书,下令开放海禁,放宽海外贸易,允许民间私人从事东西二洋贸易。史称“隆庆开关”。同年,与鞑靼俺答汗订立和议,重开边境市场,两国在市场上互通有无。史称“隆庆和议”。从此,明朝商品货畅其流,不必动刀动枪,不必你死我活,通过正常贸易即可获得,南倭北虏问题消弭于无形。一纸诏书,一纸合约,张居正用两张纸解决了千军万马都无能为力的大问题。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青楼女子出一上联,明朝大才子至死都没对出,至今无人能对

导读:明洪武二年(1369年)解缙出生在吉水鉴湖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传说他自幼颖敏绝伦,有“神童”之称。5岁时,父教之书,应口成诵;7岁能述文,赋诗有老成语;10岁日数诵千言,终身不忘;12岁尽读《四

司马懿留下一个残局,困扰隋唐上百年,唐太宗至死都没能解决

说到三国,大家都能说出魏蜀吴三国的名字,但是鲜有人知道,三国时期其实不只有三国,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燕国。只是这国太小,又向吴称臣,所以一般都不把它当成三国之一。237年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击败魏将毌丘俭

雍正只用了三招就解决了朱元璋最痛恨的“贪”

朱元璋是明朝的皇帝,他出身卑微,家里清贫,从小就吃了很多的苦头。所以,他十分痛恨贪官。在朱元璋登位之后,就开始大肆整治官风,将反腐反贪放在第一位。这是他在一直以来的想法。朱元璋整治贪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

历史秘闻 解缙至死都没对出下联

明朝的大才子解缙,诗文书法无一不精,曾任《永乐大典》的总编修官,仕途也极为通畅,三十五岁就成为内阁首辅。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解缙从小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五六岁就能出口成章,别说是年龄相仿的小伙伴

和尚出了一个上联,唐伯虎一脸懵逼,至死都没能对出下联

唐寅是明朝著名的大才子,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和桃花庵主,是明朝的大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从小就聪颖过人,再加上后天的勤奋读书,很快就名声大振。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专门刻了一枚印章随身携带,尽显风流

历史秘闻 大才子至死都没对出下联

古往今来,青楼女子中有许多擅长于琴棋书画,能为音律赋彩、为诗词泼墨的绝色佳人,这样的女子大多数只卖艺,不卖身,秉承着身处淤泥而不染的品性在鱼龙混杂的青楼生存。这里要说明的是,明清之前,青楼并不是一个色

历史人物 被骂了几十年的大汉奸,却救下29万中国军人,至死都没证明清白

抗日战争时期,很多有志青年为了保家卫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然而在国家危难之际,竟然还出现了一大批汉奸,他们贪生怕死,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利益,不惜同敌人一起对同胞痛下杀手,令人

官渡之战前曹操收编了30万青州军为何在官渡只用2万人迎战袁绍

  官渡之战时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一次重大战役,我们知道在这次战役中曹操以觉得劣势的兵力大破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在这次力量悬殊的对决中曹操和袁绍各出动了多少兵力呢?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历史人物 袁世凯为何至死都没正式登基

  在袁世凯复辟闹剧中,最令人捧腹的莫过于“太子”袁克定伪造《顺天时报》来蒙骗老头子一事。不错,《顺天时报》是袁世凯每天都要读的,因为这份报纸不仅发行量大,而且是日本人在天津所办的汉文报纸(从中可以看

历史军事 大出風頭的4挺機槍,第1消滅6萬人只用了一天,第2無人不喜歡

機槍有很多特點,比如持續火力兇悍、威力大、射程遠,一戰還沒有爆發之前,機槍就已經誕生了,到了一戰爆發機槍大放異彩,再到二戰更是被廣泛配置,其成為了各部隊在戰線上的核心點,勝利或者是失敗,機槍都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