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曹操30年,却因一件事身败名裂

Posted 庞德

篇首语: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追随曹操30年,却因一件事身败名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追随曹操30年,却因一件事身败名裂

提起三国,有人喜欢汉室正统刘玄德,也有人喜欢独守江东的孙仲谋,但提及曹操,人们似乎总分为两种极端,喜欢的人对他倍加赞誉,讨厌的人是说他声名狼藉。很少有人能够正视曹操,用一种客观态度来评价他,人们总是通过“三国演义”来分析曹操,但其实是不恰当的,毕竟这只是文学作品,分析人物还得依靠正史。

历史上的曹操毁誉参半,能力很高,手底下也有一大批猛将,这也可以解释曹魏势力属三国之首。曹操对人才非常重视,求贤若渴,这种性格也值得让一大批人去追随他。但是曹操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比如他一直看好的于禁,最后做出了一件让曹操大失所望的事。

提起于禁,此人看上去毫无缺点,对于曹操忠心有加,跟随曹操三十多年,于禁鞍前马后照顾曹操,撤退时走最后,进攻时在第一线,很是得曹操喜爱。

于禁战绩彪炳,在军中也人人敬仰,是员虎将,而且体恤士兵,公私分明,自己也很爱惜羽毛,没有过出格行为。无论军中还是庙堂,于禁都是无可挑剔,曹操很看重他,对他青睐有加,相信未来必是自己最大助力。所以对于禁很是信任,一直将于禁视为栋梁来培养。

但是后来在一场战斗中,于禁表现出和平时不同的作为,这一点推翻了曹操对他的评价,而且此后于禁经常被人嘲笑,失去了以往的地位。

襄樊之战,曹魏大败,于禁对战关羽,关羽是越战越勇,节节胜利。按理说,兵败很正常,重整旗鼓再战就好,但是此战的重点是,曹操一直看好的于禁居然带着部队向关羽主动投降,祈求放他一马。

这事很快就传开了,曹营哗然,人们不敢相信往日军纪严明,一片忠心的于禁竟然会投降,于禁一夜之间声名狼藉。和于禁一同作战的还有庞德,庞德行为与于禁截然不同,宁死不屈,这是对于禁最好的讽刺。

最接受不了的还是曹操,毕竟自己如此看重的人,做出如打脸的事,对于禁是失望到了极点。后来于禁回到魏国,去祭拜曹操的时候,墓碑上刻着是当年于禁投降的姿态,于禁一时间无地自容,回去没多久就在压抑中离世,估计他也很后悔自己的投降行为吧。

相关参考

此皇帝曾做过俘虏,还惨杀忠臣,却因一件事,留下了千古美名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大明王朝是个奇葩皇帝辈出的朝代,特别是中后期,几乎没有一个正常的皇帝,更不必说雄才大略的皇帝了。其中有一位皇帝,他好大喜功,率兵亲征成为敌人的俘虏,还曾坑杀忠臣。令人意外的是

曹魏手下一猛将,因做错一件事,使自己身败名裂,令曹操彻底寒心

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些人英明一世,却只因一时的糊涂而遗憾终身,甚至下场非常凄惨。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远超刘备和孙权。其中有一位猛将,他位列五子良将之一,深得曹操

此人做了30年的傀儡皇帝,却因做了1件事,死后被祭拜上千年

在古代,皇帝是最让人羡慕的职业,能真正做到“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但对于一些傀儡皇帝来说,能善终者都很少,更更不必说有一番作为了。然而,却有这么一位皇帝,在位30年一直只是个傀儡,却因为做了一件事

我国的一件国宝,日本人想占为己有,却因一神秘事件,让其吓破胆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不仅有很多影响世界的发明,如古代的四大发明,而且还有不少世界罕见的宝贝。在二战期间,日本天皇看上了我国的一件国宝,让松井石根无论如何都要弄到手,却因为一神秘事件的发生,让其吓破了胆,

此人15岁出家当和尚,深得唐僧的赏识,却因爱上一个女子身败名裂

贞观二十三年初,京城长安街上人山人海,连个下脚的地方都难以找到,不明所以吃瓜人员,还以为有盛大的庙会呢,其实并非如此。挤在最前面的小伙伴,清楚地看到有位满身枷锁的年轻和尚,被士兵押赴刑场,等待他的将是

秦始皇倚重的名将,秦灭六国的功臣,却因一次战败成了王翦的陪衬

公元前238年,随着长信侯嫪毐集团和文信侯吕不韦集团先后被剿灭,终于掌握了秦国大权的秦王嬴政,在名相李斯、兵家尉缭的协助之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秦灭六国之战。在长达两年的筹划之后,秦灭六国的​战车终于隆

二战最成功的间谍,被誉为“千面人”,却因一枚硬币暴露身份

我们看谍战剧里面的人物不管是主角还是反派,都非常的机智聪明,毕竟是隐藏自己的身份在敌人的阵营中做一些有利于自己组织的事情,所以万一走错了一步,自己还有其他同伴的生命也就完了。并且这种职业由来已久,可以

一件事告诉你曹操不杀刘备到底有多后悔

曹操和刘备在历史上都是一直充满着争议的两个人物。到底谁好谁坏,争议很大,双方都有很多粉丝。其实一件事物抑或一个人,都会有两面性。你认同曹操,看他的优点就多于缺点,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样,你认同刘备,你就

他能登上帝位都靠她,可惜却因一缺陷而遭嫌弃

说到帝王的宠爱,很多人对此很是羨慕,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一直是很多女子梦寐以求的。但是历史上很多例子告诉我们,帝王的宠爱都是很虚无缥缈的,要不然又怎么会有这么一句感叹呢!自古帝王多薄幸。这又是在多少女子

北宋一神童,3岁就考中进士,却因一致命缺点,一生不得皇帝重用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唐朝时又增加了童子科,专门用于选拔天资聪颖的神童。宋朝建立后,在科举制度中保留了童子科,“凡童子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州升诸朝,而天子亲试之,其命官、免举无常格”《宋史·选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