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为何司马懿的墓地无人敢盗
Posted 陵墓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千百年来,为何司马懿的墓地无人敢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千百年来,为何司马懿的墓地无人敢盗
司马懿乃司马防之子,河内温县人氏,因少有大才而闻名,年仅二十岁便得到了曹操的征召。最开始他并不想赴任,甚至不惜装病,后来受到曹操威胁,无奈加入了曹魏阵营。结果鹰视狼顾的他,最终果如曹操所料,架空了魏室,他的孙子司马炎更是以晋代魏,也就是说,他成为了整个三国时代最大的赢家,毕竟彼时所有成大事者,只有他并非一方诸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老谋深算的形象。
后来,经过《军师联盟》,以及《三国机密》等影视作品的影响,人们对他的这一印象逐渐改观,甚至从他的“人生”中,品出了很多无奈。除开他到底是一向不甘屈居人下,还是受乱世所迫,逐渐黑化不谈,人们对他较为深刻的印象,还有一点,那就是他是诸葛亮的劲敌。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错——从演义角度讲,诸葛亮六出祁山,皆由他抵御,两人之间互有胜负;从正史角度讲,他虽只抵御了诸葛亮最后两次北伐,两人却也算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第一次诸葛亮派魏延等人,拿下了阴平、武功,射杀名将张郃,斩杀三千;第二次司马懿选择固守,将诸葛亮耗死在了五丈原。
不过他们虽然处于不同的阵营,是对立状态,而且曾对阵沙场,但是这并不影响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欣赏,他曾评价诸葛亮说,“真乃天下奇才也!”另外,他的临终遗令,也曾效仿诸葛亮,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题。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还要从他的陵墓说起,一千八百年过去了,三国很多人物的陵墓都曾被盗墓贼“光顾”,例如袁绍墓等,可是司马懿之墓被盗的消息,却从未传出。这是为什么呢?难不成他在墓中设置了什么机关,或者他的陵墓会发生什么神迹吗?答案是否定的,不管是墓中有机关,还是发生神迹,其实都是一种传说罢了,那么为何司马懿之墓从未被盗呢?司马懿也不是什么德高望重的人物,不会使盗墓贼不忍下手呀。
其实,这与其临终前留下的遗令有关。《晋书》记载:“先是,预作终制,于首阳山为土藏,不坟不树;作顾命三篇,敛以时服,不设明器,后终者不得合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他死后,在首阳山土藏,不起坟头,不树墓碑,更不必在坟垄之上栽松柏。除此之外,下葬的时候,只要穿平时的衣服,不用放置任何陪葬品,不要将后人与他葬在一起。概括一下,就是他要求简葬和密葬。这样以来,盗墓贼知道他墓中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便不会白费功夫。而且就算他们不信邪,想打开司马懿的陵墓看一看,也不知道去哪儿寻找。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司马懿果然老谋深算,他知道自己去世后,陵墓不但可能遭到盗墓贼的毒手,还可能因为自己生前做过的,很多不光彩的事,被人挖坟鞭尸,所以想了这么一个主意。然而,这种下葬方式,并非他独创的,在他之前,诸葛亮也同样选择了简葬和密葬。《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水经注》则曰:“(诸葛亮)葬于其山,因即地势,不起坟垄。”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诸葛亮和司马懿选择简葬、密葬的目的,可能并不相同,但是他们留下这样的遗命,无疑起到了同一个效果,那就是防止被盗墓。或许是因为时人看透了他们的想法,在当时简葬、密葬都开始流行。
相关参考
关羽是三国时期一位豪杰,在现代人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三国是一个盗墓非常猖獗的年代,曹操就经常盗帝王墓。关羽好歹在蜀国也是五虎上将之首,去世的时候肯定也会有很多珍贵的陪葬品,那么为何关羽的墓没人盗呢?
盗墓在我国一直都很盛行,这和我国古代人实行厚葬制度也有关。但有一人的墓,前边年来无人敢盗,此人就是关羽,这是为什么呢?关羽逝世于公元220年,死后头葬在河南洛阳,身子葬在湖北当阳。现在洛阳、当阳各有一
关羽逝世于公元220年,死后头葬在河南洛阳,身子葬在湖北当阳。现在洛阳、当阳各有一处关羽墓,民间盛传,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君王将相的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只有极少知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传奇,出生贫贱的他,后来竟不可思议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历经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然而他不仅在世的时候,充满传奇色彩,连死后的陵墓,也相当具有话题性;据了解,朱元璋的陵墓,六百多年来无人敢盗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传奇,出生贫贱的他,后来竟不可思议当上了明朝开国皇帝,历经了人生的大起大落;然而他不仅在世的时候,充满传奇色彩,连死后的陵墓,也相当具有话题性;据了解,朱元璋的陵墓,六百多年来无人敢盗
历史人物 关羽墓并无机关,为何千百年来无人敢盗呢?原因居然是这样
关羽是三国时期的大英雄,随着时间的变迁,现在已经被奉为武圣人,而说起盗墓,中国历史上可谓是层出不穷,一个个皇陵被盗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但为什么千百年来,却无一人敢动关羽的陵墓?>>大家都知道,关羽的尸身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墓地的地方就有盗墓者的身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中国古代,但凡家庭条件不错的人,死后墓中都会有陪葬品,这不仅是因为迷信,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为了防止死后墓地被盗,古人曾尝试过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墓地的地方就有盗墓者的身影,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中国古代,但凡家庭条件不错的人,死后墓中都会有陪葬品,这不仅是因为迷信,还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为了防止死后墓地被盗,古人曾尝试过很
中国的古代,出现过不少料事如神的牛人,最知名的莫过于鬼谷子、诸葛亮及刘伯温等人,他们不仅算无遗策,甚至还影响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但在唐朝时期,曾有过一位神算,也许他没有诸葛亮出名,但在面相、风水等方面的
历史上不少皇帝都曾追求长生不老,但他们也清楚的认识到,此事不太靠谱,自己早晚会驾鹤西游。所以,皇帝为了死后继续“享福”,就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为自己建造无比奢华的陵墓,且在墓中布置个各种防盗措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