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聪明的皇帝,却被后世人误解上千年,想洗清冤屈几乎不可能
Posted 开城
篇首语: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最聪明的皇帝,却被后世人误解上千年,想洗清冤屈几乎不可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最聪明的皇帝,却被后世人误解上千年,想洗清冤屈几乎不可能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受《三国演义》,甚至一些民间传说的影响,对那个时代的一些人物产生了巨大的误解,并流传于后世,经过以讹传讹,很多人的真实面目,早已被掩盖了个彻底。例如,如今提起曹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奸诈小人”;提起魏延,很多人称其为“脑后有反骨的小人”;提起吕布,人们会为他标上“有勇无谋”的标签,等等。而一千八百年来,被误解最深的人,却是一个皇帝,他是谁呢?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蜀汉的亡国之君刘禅。提起他,几乎没有人感到陌生,更没有人称赞他的能力。千百年来,他一直受世人抨击,主要是因为两件事,一是“乐不思蜀”的典故。当初他被迁到洛阳,封为了安乐公,司马昭在大宴群臣的时候,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他回答说“此间乐,不思蜀也”。他身边的蜀汉旧臣郤正看不下去,教他下次回答“先人的坟墓都在蜀地,非常想回去”,被司马昭识破之后,他立马招认,被骂作痴儿。
第二件事,则是因为他宠信宦官黄皓,不听姜维等人的忠言,导致邓艾兵临城下之时,成都无兵可用,之后又在各路大军纷纷回援的情况下,突然开城投降,寒了很多忠臣良将的心。再加上《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夸张和渲染,人们在提起他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称其为扶不起的阿斗。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刘禅纵使有其昏庸的一面,但是总体而言,他却是一个大智若愚的皇帝,很多事情都体现了他智慧的一面。
一、权力的收放
一个正常的政权中,皇帝才是统筹全局的人,但是刘备去世之后,蜀汉的权力结构,却有些扭曲——托孤大臣诸葛亮大权独揽,军务政务一把抓。这个时候,刘禅已经成年,人大都会有权力欲,这种情况下,只要他与诸葛亮争权,甚至只要露出这样的苗头,蜀汉则危矣,然而他仅用一句“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就把这个隐患彻底消除了。
可是诸葛亮在世之时,他主张用人不疑,诸葛亮去世之后,他却没有继续放任,而是以悼念为借口,废丞相职位,并在蒋琬、费祎等人当权之时,逐渐回收权力,并开始亲政。
二、权力的制衡
当然了,蒋琬、董允、费祎等人,都是诸葛亮的接班人,而且都忠心耿耿,他收回权力的过程,进度很慢,但是在等待的过程中,他却又玩起了权力的制衡,让费祎提前担起重任,分裂了蒋琬手中的权力。另外,到了姜维时期,他则又开始扶植诸葛瞻,甚至不惜为诸葛瞻造势,为其在民间树立威名。《三国志》记载:“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而诸葛瞻临终前,一句“吾外不能制姜维”,也表明了刘禅大力提拔他的意义所在。
三、果断的决定
除此之外,刘禅还是一个非常果决的人,并非我们想象中,怯懦不堪的形象。例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大臣刘琰的妻子胡氏进宫拜见太后,被太后留宿了一个月,刘琰便认为胡氏与刘禅有私,竟然让身边的士兵殴打胡氏。胡氏也没有忍气吞声,而是选择了状告。朝廷很快就对此事做出了判决,那就将刘琰处斩,而且判决理由是刘琰殴打妻子,直接绕过了胡氏与刘禅的绯闻,避免了皇室尊严受辱。
后来,诸葛亮去世,李邈上书请求清算诸葛亮党羽,刘禅果断的将其下狱处斩,避免了蜀汉出现内乱。试想能够做出这些决定,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时,快刀斩乱麻的人,会是一个怯懦的昏君吗?
四、理智的对待忠臣与宠臣
每个皇帝都会有自己的亲信,而且很多皇帝的亲信,都不是什么好人,刘禅也未能免俗,这一点从他宠信黄皓就能够看出。可是他宠信黄皓,除了在最后亡国一事上,做了错误的决定,大多数情况下,却都是非常理智的。例如董允在世时,一直打压黄皓,刘禅很无奈,却从未对董允进行报复,哪怕董允反驳过他选妃的要求,早就引起了他的不满。后来姜维请求诛杀黄皓,他虽保下了黄皓,用的理由却是黄皓只是个小人物,让姜维不必在意,并让黄皓向姜维道歉,等等。这一点,很多真正的明君,都不一定比他做的更好。
五、明智的选择
而且,刘禅做出的很多选择,虽然看起来非常窝囊,其实都非常明智。例如开城投降一事,虽然成都易守难攻,但是因为刘备时期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蜀汉在益州一直不得民心,而且当时的益州派代表人物,谯周等人坚持要降魏,这个时候,就算他下令固守,成都真的就能守的住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怕是他前脚说了退朝,后脚就可能有人偷偷开城投降。而就算没有人叛敌,真的开战,结果又能怎样呢?恐怕只会让成都再遭逢一次战乱吧?
至于乐不思蜀一事,在骨气和性命之间,该做什么选择,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而且比起越王勾践亡国之时,对夫差做出的那些卑微之事;比起刘邦在项羽面前的伪装;比起刘备在曹操面前,假装害怕打雷,刘禅这两句装傻之言,又算得了什么呢?只不过他未能像前三人一样,东山再起罢了。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禅并不是什么一事无成的昏君,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他不负诸葛亮那句“天资仁敏”的评价。
相关参考
大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谁都不会忘记第五回中“关羽温酒斩华雄”那段热血沸腾的故事。华雄这个人名气是很大的。原因很简单,他是一个伟大的死跑龙套的,衬托了三国中无与伦比的大将关羽,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
大凡读过《三国演义》的人,谁都不会忘记第五回中“关羽温酒斩华雄”那段热血沸腾的故事。华雄这个人名气是很大的。原因很简单,他是一个伟大的死跑龙套的,衬托了三国中无与伦比的大将关羽,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
(图说三国・蜀汉王朝・名将篇・第5期文/东方夜未眠图/东方夜未眠)第4期,我谈到了蜀汉王朝最有争议的名将――黄忠,这位老将军,在荆州差不多蹉跎了半生,也没有碰到一个好向导,直到被刘备启用,才恰是起头发
(图说三国・蜀汉王朝・名将篇・第5期文/东方夜未眠图/东方夜未眠)第4期,我谈到了蜀汉王朝最有争议的名将――黄忠,这位老将军,在荆州差不多蹉跎了半生,也没有碰到一个好向导,直到被刘备启用,才恰是起头发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读三国,我们不免发现太多豪杰纷争让人心驰神往,我们常常说虎父无犬子,曹操生了曹丕夺掉了汉室政权建立曹魏,孙坚更是生下孙策和孙权兄弟,孙策驰骋战场打下江东河山,孙权固守江南,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读三国,我们不免发现太多豪杰纷争让人心驰神往,我们常常说虎父无犬子,曹操生了曹丕夺掉了汉室政权建立曹魏,孙坚更是生下孙策和孙权兄弟,孙策驰骋战场打下江东河山,孙权固守江南,
历史上唯一张姓皇帝,为保命,登基33天就退位,却被骂了一千年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这可能是世界上大部分人的心愿,而在封建时代,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能够登基为帝、掌握天下间最高的权力,恐怕就是最美好的事情了。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够拒绝坐上龙椅的诱惑呢?每个人都
历史人物 三国五大名将真实面目,有人被误解千年,张飞不黑,还是一个美男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深受读者的喜欢,很多人也都是从《三国演义》中了解到三国的历史人物。刘备忠于汉室,关羽忠义双全,诸葛亮谋略过人等,这都是书中很有代表性的人物。殊不知,《三国演义》只是
历史人物 武则天的这个发明,有人欢喜有人悲,影响了后世一千年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在古代简直是每个人根深蒂固的想法。可是,在那个年代,居然有一个女人,不屈从这些思想,用自己的谋略和手段,从深宫的女人一步步当上了皇帝,她便是武则天。>很多人对武则天有一些误解,觉得她
三国时代有不少神童,比如让梨的孔融、称象的曹冲。但是,在几位神童中,有一人堪称超级神童,此人就是诸葛瑾的儿子,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这位诸葛恪才思敏捷,智力过人,他曾在驴脸上写字为父亲解围,并曾经戏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