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令曹操恨之入骨,司马懿却非常器重,刘备对他深感愧疚

Posted 忠义

篇首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人令曹操恨之入骨,司马懿却非常器重,刘备对他深感愧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人令曹操恨之入骨,司马懿却非常器重,刘备对他深感愧疚

千里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忠义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为了追求忠义,无数人献出了生命;为了歌颂忠义,流传出了无数的名篇;为了倡导人们追求忠义,亚圣孟子曾言,“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正是因为如此,降将一直是令人不齿的存在,就连相对比较开明,贤臣可以择主而事的三国时期,叛主之人,也会遭人唾弃,例如,吕布至今依旧背负着“三姓家奴”的骂名。可是,在那个时候,有一个背叛了刘备的人,不但没有背负骂名,还让刘备自责不已。这个人是谁呢?

这个人的知名度,虽然不及刘备,但是他与三国时期的不少名人,有着牵连。除了背叛过刘备,并让刘备愧疚不已之外,他虽最终归属了曹魏,却让曹操痛恨不已。而在三国时期,笑到最后的司马懿,却对他赏识有加。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呢?接下来,我们便一起来梳理一下,他与这些人之间的关系。

一、让曹操痛恨

黄权,字公衡,是巴西人氏,原本属于刘璋麾下,后来刘璋投降,他则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刘备的属下。在为刘备效命期间,他最大的贡献,便是汉中之战。在这一战中,刘备大军凭借计谋,斩杀了曹魏主将夏侯渊,才拿下了汉中地盘,而设计袭杀夏侯渊者,不是别人,正是黄权。《三国志》记载:“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要知道,夏侯渊虽然有“白地将军”之称,且有勇无谋,却是曹操麾下最受倚重的几个大将之一,抛开其他不谈,单虎步右关一事,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而且,除了有能力之外,他与曹操是旧识,在曹操起事之前,就曾替曹操顶罪,可以称得上,是曹操的恩人。试想,黄权杀害了这样一个人,曹操又如何不恨他呢?

二、背叛刘备,却让刘备愧疚

汉中之战结束后不久,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先是大逞雄风,威震华夏,之后却兵败被擒杀的消息传来,刘备悲愤交加,想要兴兵复仇。在夷陵之战爆发之前,黄权曾劝说刘备道:“吴军勇猛善战,其水军又可顺流而动,一旦开战,我们进军容易,退兵却非常困难,还是让我为先锋,前去探探虚实,您留在后方吧。”刘备没有听从他的建议,坚决率兵亲征,且没有让黄权参战,反而派他前去监视魏军的动静。最终刘备兵败,狼狈逃回白帝城的时候,黄权被吴军所阻,断了归路,只能降吴或降魏。当是东吴是刘备的敌对方,他不想给刘备的敌人产生助力,于是率军投靠了曹魏。

由此可知,黄权归降曹魏,并非卖主求荣,而是被逼无奈,而且在战争之前,他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他背叛之后,刘备才会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才会善待黄权的家小。

三、得司马懿赏识

黄权得司马懿赏识,并非是指他在司马懿架空魏室之后,又开始为司马家族效力了。毕竟司马懿把持朝政的时候,是公元249年,而黄权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40年。他得司马懿赏识,仅是两人之间的私人交情。《三国志》中提到,对于黄权,“大将军司马宣王深器之”,而司马懿自己写给诸葛亮的信中,也称“黄公权衡,快士也!”当然了,就算是私人交情,司马懿也很少这样称赞他人,黄权作为一个降将,却能够被司马懿如此欣赏,足以看出此人不简单。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黄权对于刘备而言,是一个背叛者,他却不算对不起刘备,投奔曹魏之后,魏主曹丕的重用,大将军司马懿的欣赏,也都是他应得的,毕竟,不管是论人品,还是论才能,他都是值得别人敬重。而作为导致夏侯渊死亡的“幕后黑手”,曹操痛恨他,却也是不可避免的。

相关参考

此人深得诸葛亮赏识,刘备器重,却逼死了魏延,最终下场很惨

对于魏延,刘备选择给他广阔的天地,诸葛亮却对他处处掣肘;对于马谡,刘备认为不堪大用,诸葛亮却对他委以重任。不过终究还是有人,能够被这二人一起赏识,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便是这样一个人。能够被刘备和诸葛亮

三国里为什么诸葛亮坐着车,司马懿却骑着马

三国前期那些牛人的坐骑都有专属名称,吕布有赤兔,曹操有绝影,刘备有的卢,曹植有紫骍,到诸葛亮这里就变成四轮车了。《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常在两军对垒之时,乘四轮车,摇着羽毛扇,很好的塑造出了“指挥若定失

刘表为什么不对刘备委以重用

刘备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曹操对他都很重视。当时的一些杰出人物,像袁绍、吕布对他都非常重视。袁绍甚至在关羽斩掉华雄之后,仍然刘备格外器重,甚至让他和文丑分兵进攻曹操。结果文丑被杀,刘备因为话语说得周全,而

刘表为什么不对刘备委以重用

刘备是个很有本事的人,曹操对他都很重视。当时的一些杰出人物,像袁绍、吕布对他都非常重视。袁绍甚至在关羽斩掉华雄之后,仍然刘备格外器重,甚至让他和文丑分兵进攻曹操。结果文丑被杀,刘备因为话语说得周全,而

吕布死前怒喊10个字,曹操听后狂笑不止,刘备却非常尴尬

三国时期的吕布,身高超过九尺(2.07米),自幼力气过人,并且学到了高超的武艺。时任并州刺史的丁原,听说了吕布很能打,就将他召到自己的身边,后来认吕布为义子,对他非常的器重。后来,丁原带兵来到都城洛阳

曹魏手下一猛将,因做错一件事,使自己身败名裂,令曹操彻底寒心

古人云:“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些人英明一世,却只因一时的糊涂而遗憾终身,甚至下场非常凄惨。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人才济济,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远超刘备和孙权。其中有一位猛将,他位列五子良将之一,深得曹操

此人乃三国奇才,诸葛亮对他称赞有加,刘备足足等了他六年

在现代商场竞争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在三国的战场人才同样重要。所以三国中的英明的君主往往都会费尽心机去招揽各种人才。要说三国中最会招揽人才的君主,非曹操和刘备莫属了。而三国中有一人,曹操和刘备都曾经招

此人为赵云师兄,武功相当了得,曾吊打曹操,最终却死于曹丕之手

三国中的赵云,堪称一位完美的武将,不仅有勇有谋,且比张飞听话,比关羽低调,深得刘备和诸葛亮的信任。长坂坡单骑救主,一口气砍杀曹操50多名战将,令曹操对其崇拜不已,并下令不准伤害赵云。俗话说,名师才能出

刘备对法正器重有嘉源于法正对蜀汉的巨大功劳

三国时,在刘蜀政权创建的过程中,闯进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当刘蜀政权兴旺发达时,他就离开了人世,“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他就是法正。史书对他有客观评价,后世对他多有微辞,刘备对他器重有嘉。法正,字孝

康熙最长寿的儿子,手握实权却不争皇位,乾隆对他非常器重

历朝历代几乎都出现过皇子为了皇位大打出手的事情。最为人熟悉的就是玄武门之变,在唐朝时期,李世民的功绩要比李建成大很多,唐朝在建立的过程中,李世民是不断建功立业。由此就有了唐朝建立之后,兄弟三人的矛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