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不安排魏延镇守街亭
Posted 名将
篇首语:见强不怕,遇弱不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不安排魏延镇守街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为何不安排魏延镇守街亭
蜀将魏延,虽然因为演义的缘故,至今仍背负的叛乱的骂名,被称为“脑后有反骨的小人”,但是在真实历史上,他的一生,却堪称传奇。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原来,他本是刘备的私兵,地位相当于奴隶,可“是金子总会发光”,入川之战时,他便凭借自己的骁勇,屡立战功,得到了刘备的赏识,使自己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一个小小的私兵,一跃成为了牙门将军。
之后,他并未就此知足,而是继续表现自己的能力。终于,到了刘备拿下汉中之后,他成为了汉中的守将。汉中对蜀汉的重要意义自然不必多说,刘备让他担任这一职位,可见对他的看重。而他也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守护汉中十余年,从未有失。众所周知,刘备一向有知人之明,他提拔起来的人,都是大才,而魏延的能力,通过守汉中一事,也能够得到体现。那么,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为什么放着善守的魏延不用,偏让马谡去守街亭,抵御魏将张郃呢?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说会,这是因为诸葛亮不信任魏延呗。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虽然诸葛亮不用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但是他从未刻意打压过魏延,不但使魏延成为了蜀汉军中的第一人,还因为车骑将军刘琰,对魏延出言不逊,将其遣回了后方。而魏延与诸葛亮的接班人之一杨仪不合,诸葛亮也从未给杨仪打抱不平,反而倚重魏延的骁勇。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一、使马谡在军中立威
只要提到与街亭相关的问题,这一个原因是逃不开的。毕竟马谡是诸葛亮原本最中意的接班人,抛开这个时候还未归降的姜维不谈,蒋琬、董允、费祎等人,大约都需要往后排。因为当时诸葛亮对马谡的培养与看重,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就连刘备临终之前,都忍不住嘱咐道“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君其察之”。但诸葛亮依旧常与马谡讨论军国大事,并打算让他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望,所以在北伐之时,他一定会将某一重任交给马谡,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二、当时魏延另有重任
《三国演义》中提到,马谡守街亭的时候,魏延的任务是驻扎了街亭后方,负责接应马谡,这一安排实在令人憋屈。然而真实历史上,却并非如此。当时诸葛亮兵分三路伐蜀,除了派马谡前往街亭抵御张郃,派赵云出箕谷,作为疑兵吸引魏军主力,还亲率蜀军主力攻打祁山,而魏延就是主力军的先锋。这种情况上,他根本分身乏术。
三、街亭不需魏延亲自出马
在很多人看来,攻打街亭的人是曹魏名将张郃,一个曾让刘备和诸葛亮忌惮的人物,而且他又率领着五万精兵,这等情况下,派马谡这样一个没有任何经验的新人前去,就是送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此战之间,诸葛亮已经安排好了作战计划,马谡只需要照本宣科便可。再者说,马谡的任务,并非要击退魏军,只要坚守一段时间就够了。《三国志》注引《袁子》中的提到:“亮之在街亭也,前军大破,亮屯去数里,不救。”
意思是说,街亭失守的时候,诸葛亮的大军已经到来,马谡败得再慢一点,此事的结果就会改写。也就是说,这个任务看似艰巨,其实相当简单,只适合让马谡这样的新人立功,换成魏延这样的名将,便是大材小用了。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此战诸葛亮不用魏延守街亭,不是因为不信任魏延,也不仅是为了让马谡立功,还因为魏延分身乏术,以及这个任务对于魏延来说,太没有挑战性。
相关参考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在这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虽然很困难,但又一次却极有可能成功,那就是第一次北伐,但是第一次北伐中最关键的一步棋走错,导致功亏一篑。这步棋是什么呢,就是任用马谡镇守战略要地街亭,最终马谡骄傲自大,没能守住街亭,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虽然很困难,但又一次却极有可能成功,那就是第一次北伐,但是第一次北伐中最关键的一步棋走错,导致功亏一篑。这步棋是什么呢,就是任用马谡镇守战略要地街亭,最终马谡骄傲自大,没能守住街亭,
历史人物 魏延到底是为什么被夷灭三族,为什么诸葛亮一直压制他
建兴六年(228年)春,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大军兵出祁山,开始克复中原的第一次北伐。北伐之初,蜀军进展顺利,陇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关中震响。但之后因错用马谡镇守街亭,魏将张郃绝其汲道,大败马
诸葛亮开始北伐,兵出祁山。派参军马谡去把守战略要地街亭,而王平为马谡先锋。马谡察看地形后,决定舍水上山。王平一再劝阻,马谡不听。后蜀军水源被断,大败,士卒离散。唯王平领本部千余人虚张声势,断后,收拾败
诸葛亮为何不让赵云去镇守街亭?谁去都得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是一首关于三国的歌曲,里面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大人物,这个人是曹操。曹操在历史上没有什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是一首关于三国的歌曲,里面描写的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大人物,这个人是曹操。曹操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好评,不过和曹操是死对头的诸葛亮倒是历史上流传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件事发生于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为了振兴汉室,打造一个强大的蜀国而进行了北伐。当时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不过都被曹魏的司马懿给挡住了,最后还死在了北伐的道路上,真的是鞠躬
诸葛亮首次北伐时马谡失了街亭到底造成多少损失?(一)首先先来分析一下第一次北伐的形式。很多人都说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最容易成功的一次,因为“卒闻亮出,朝野恐惧”。其实关中一带的空虚是不假的,但是如果说诸
首先先来分析一下第一次北伐的形式。很多人都说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最容易成功的一次,因为“卒闻亮出,朝野恐惧”。其实关中一带的空虚是不假的,但是如果说诸葛亮这一次是趁人不备那就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只要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