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猛的女将,生擒蜀汉两位悍将,逼得诸葛亮只能放大招
Posted 夫人
篇首语:宁死不背理,宁贫不堕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国最猛的女将,生擒蜀汉两位悍将,逼得诸葛亮只能放大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国最猛的女将,生擒蜀汉两位悍将,逼得诸葛亮只能放大招
通读《三国演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独属于男人的世界,就算其中有不少女人的身影,也仅算些许点缀,例如不管是糜夫人,还是孙夫人,都是政治联姻的工具;胸怀大义的貂蝉,也仅是王允实施连环计的工具;姜叙的母亲,徐庶的母亲,赵昂的妻子等人,想要实现大义,也仅是依靠教导儿子,或者劝说丈夫,等等。然而,如果我们细读演义,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存在。她是谁呢?
这个女子并非什么大家闺秀,也不是什么胸怀大义,立志报国的烈女,她仅是一个武将,一个出身大有讲究,不仅人长得漂亮,且武艺高强,愿意为自己的夫君征战沙场的女人。她的名字叫作祝融夫人。说到此处,可能有些人会感到陌生。她是诸葛亮平定南蛮时出场的人物,是南蛮王孟获的妻子。《三国演义》第九十回中写道:“夫人世居南蛮,乃祝融氏之后。”她虽然是演义中唯一一个女将,却不容小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一、充满豪气
说到“豪气”二字,很多人认为,应该专门用来形容男子。其实不然,祝融夫人一出场,便用一句话证明了女子也可豪气,巾帼更胜须眉。当时孟获已经被诸葛亮五擒五纵,他的兵马抵御不住蜀军了,于是他非常慌张。这个时候祝融夫人开口了,她道:“既为男子,何无智也?我虽一妇人,愿为你出战。”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纵使南中并未开化,从她的话中,我们也能听出,当地女子的地位应该也不高。可是她偏偏就见不得孟获慌乱,不知所措,她偏偏就敢主动请战,实在难得。
二、武艺高强
小说中提到,“(祝融夫人)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她出阵时“背插五口飞刀,手挺丈八长标,坐下卷毛赤兔马”,可谓威风凛凛。而且她也不是光说不练假把式——遇上蜀将张嶷,她丢出一把飞刀,正中对方左臂,使张嶷落马,并遭生擒;后来诸葛亮命赵云和魏延出战,也不敢直接让他们与祝融夫人硬碰硬,只敢用计。由此可见,祝融夫人武艺之高强。毕竟不管是常山赵子龙,还是魏延,论单挑从未怵过谁。
三、颇有智计
祝融夫人还有一点非常难得,她虽然武艺高强,却不会逞匹夫之勇,她击伤张嶷之后,利用马忠的急躁和愤怒,用绊马索绊倒了马忠,省时省力又避免了意外。之后遇上赵云和魏延,对方数度诈败,她都“恐有埋伏,勒兵而回”。这样一个不贪功,不激进,有智计的女子,能够让演义中多少武将自愧不如呢?
只可惜,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女子,最终还是被生擒了。不过,这并非因为她武艺不够,或者智计不足,而是因为对手太过无耻。小说九十回中提到,“(祝融夫人)欲收兵回洞时,魏延引军齐声辱骂,夫人急挺标来取魏延。延拨马便走。夫人忿怒赶来,延骤马奔入山僻小路。忽然背后一声响亮,延回头视之,夫人仰鞍落马:原来马岱埋伏在此,用绊马索绊倒。就里擒缚,解投大寨而来。”
魏延作为一个男子,率领着一批常行混迹行伍的士卒,辱骂祝融夫人的时候,想必并非什么好话,这种情况下,依旧能够保持理智的人,应该几乎没有吧?在失去了理智的情况下,遭遇伏兵被擒,并不算丢人,也不应该被看轻。纵使她最终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可是她的武艺,她的智慧,她的豪爽,却都值得欣赏,值得赞赏。
相关参考
想必喜欢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时期有很多著名的武将。有人喜欢关羽,有人喜欢赵云,有人喜欢张飞,甚至有人喜欢孙策。喜欢的原因又各有不同,有人喜欢关羽的义,有人喜欢的赵云的猛,有人喜欢张飞的勇,也有人喜欢
历史人物 盘点三国中最猛的大将:张飞未上榜,典韦第五,第一绝非浪得虚名
《三国演义》是一部咱们耳熟能详的根据前史的一部小说,虽然不是严厉意义上的正史,可是其人物描写才能十分到位,把三国期间的各方实力名将描写的栩栩如生。乱世出英豪,在三国中可是说是遍地英雄,那接下来我们就来
南宋时期,由于北边的女真族经常对南方地区进行掠夺,所以会经常发生战争,所谓时势造英雄,在这个战争纷纷的年代,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猛将。比如岳飞,岳飞不仅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而且是非常勇猛的将军,由于岳
南宋时期,由于北边的女真族经常对南方地区进行掠夺,所以会经常发生战争,所谓时势造英雄,在这个战争纷纷的年代,也涌现出了非常多的猛将。比如岳飞,岳飞不仅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而且是非常勇猛的将军,由于岳
漢末三國時代,名將很多,有的善於統兵作戰,有的作戰勇猛,在正史記載中,有六個人個人戰鬥力特別猛,爆發力無人可比,六位都是誰呢?個人戰鬥力最厲害的,首推關羽。關羽在解白馬之圍時,在萬眾之中,斬殺袁紹大將
都知道在新中国在成立之前,国家经历了14年的战争洗礼,革命先烈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杀敌,从开始就历经艰难险阻才换来现在的一片安宁,其中一些战功累累的优秀指战员,在国家成立以后。为表彰他们在战争中作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至一百零三回,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廖化和司马懿。原文如下:却说司马懿闻北原兵败,急自引军来救。方到半路,忽一
公元234年八月诸葛亮病逝,临终前跟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密议退军事适。诸葛亮遗命让魏延负责断后,姜维辅助。并对杨、费、姜等人讲如果魏延不听,就不用管他了。三国志讲: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
历史人物 此人轻易斩杀蜀汉两位大将,诸葛亮束手无策,却被一老将轻松解决
三国是一个修罗场,刀剑无情,有时候小兵也可以杀死大将,比如说张飞便是死于小人之手。今天小知君要讲的这位将领并不出名,却是在诸葛伐魏中先后斩杀两位蜀将。最后,蜀国出来一位老将轻易斩杀此人。我们都知道,在
细数中国古代帝王,若真要评个“历史之最”的话,那应该有最猛的,最狠的,最毒的,最荒唐的,最聪明的……可轮到后周世宗柴荣,却只能轮到一个字——冤。辛苦打下了江山,到头来却被另一位天子拾了便宜,吃着他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