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日后必将位极人臣

Posted 状元

篇首语: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太好了,日后必将位极人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好了,日后必将位极人臣

郑朗是河南荥泽(今郑州市)人,唐朝宰相。

郑朗出身于名门望族、官宦世家,自幼勤奋好学,长大后满腹经纶。像郑朗这样的世家子弟,即使不参加科举考试,也可以通过荫封得到官职。但郑朗还是希望可以证明自己的才学,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于是郑朗前往京城,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当时的许多读书人都喜欢借宿在寺庙,郑朗也居住在一座寺庙里。

据《唐摭言》、《感定录》等书记载,郑朗居住的寺庙里有一位老僧人,擅长给人看相,非常准确。老僧人见到郑朗,对他说:“你应当位极人臣,但是科举考试的名次不能太高。若是不幸考中状元,那么你的一生必定会窘迫艰难,命运多舛。”

等到考试的名次公布以后,郑朗竟然排名第一,也就是说他考中了状元,“既而状元及第”。在唐朝时考中状元虽然不及后世那样风光,但也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所以人们都来向郑朗道贺,“贺客盈门,唯此僧不至”,唯有那位老僧人没有来。

后来不知怎么回事,朝廷下令举行复试,“及重试退黜”,结果郑朗的状元名次被取消了,只得到了一个普通的进士名次。这个时候,人们又纷纷来安慰他。而那位老僧人却前来向郑朗道贺,笑着对他说:“自此位极人臣。”

进士及第后,郑朗被朝廷授任为县尉。他从基层小官做起,不断得到升迁,后来担任了起居郎,专门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有一次,唐文宗与宰相议政,抬头看见郑朗正在旁边执笔记事,便说:“刚才所议之事都记下了吧,可否让我看一看?”郑朗断然拒绝:“依照规定,陛下不能查看《起居录》”。

唐文宗问他:“这是为何?”郑朗回答说:“向来做皇帝的都喜欢听颂扬的话,不喜欢听逆耳的话。《起居录》不隐藏皇帝的过失,秉笔直录,若有皇帝听不得逆耳忠言,就会降罪史官。若史官贪生怕死,就不敢如实记录,这样下去,史书就不真实了。”唐文宗听后点头称是,夸奖郑朗忠于职守。不久后,便提拔他担任谏议大夫。

到了唐宣宗时,郑朗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终于位极人臣,做了宰相,果然如那位老僧人所言。可惜我们无法得知,如果郑朗当初真的考中了状元,那么他的人生又会是什么样呢?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皇帝:太好了,朕把公主嫁给你

寿命可以延长,能活百岁是绝大数人的追求,但没有人可以永生,更不可能成为传说中的神仙,这是三岁孩童都懂得的道理,古代帝王却不太明白,幻想长生不老的皇帝屡见不鲜,汉武帝便是其中之一。究竟汉武帝痴迷到何种程

历史秘闻 皇帝:太好了,重赏!相士转身叹息道:不能善终

在人们的印象中,古代帝王都是锦衣玉食,吃穿不愁。如果有人仅仅通过帝王的面相,就敢预言帝王将来会被活活饿死,在当时必定难以让人相信。而这位被预言将会饿死,最终真的被饿死的帝王,就是梁武帝萧衍。萧衍是南齐

历史秘闻 将军:太好了,帮忙一起挖!结果大获全胜

古之为将者,必须具备三个优点,对朝廷忠心耿耿,极为出色的指挥才能,以及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战场往往瞬息万变,许多事情皆不可掌控,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即使危机重重也不能放弃希望,寻找并抓住有利时机,

军事万花筒 一瓶酒

   一瓶酒   部队正在急行军士兵劳斯手中拿了一瓶酒。“请问,您会喝酒吗?”劳斯问一个同伴。“不会。”同伴回答。“噢,那太好了!请您帮我拿

汉朝历史 第八章 运气

  无论古代现代,运气,恐怕都是我中华国民经常吊在嘴边的一个词组。捡了钱,啊,我今天运气太好了!还没有弯腰,钱钱就到了手上;跌了跤,唉,我今天运气忒糟了!一马平川大路平坦,不下雨不刮风还没人拥挤,居然

美国历史 美国因何变得如此强大

  坐在大巴上穿行于美国的高速公路网,最具有冲击力的还是蓝天、白云和树林,美国的环境太好了。同行的朋友的朋友都发出如此感慨,而我的电脑上的天气预报中的PM2.5的数值经常是零,而国内的妻子因为雾霾把窗

与我为敌 必将全部消灭

核心提示:听到这个消息,没等天亮,朱德便带着政工人员离开万县,穿过山路直奔武汉。10天之后,到达武汉的朱德,在南洋大楼给杨森打了一封电报,“兹警告,如敢与我为敌,必将全部消灭你们。”朱德资料图本文摘自

若生于现代,会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晓旭不在人世已多年,观众却感觉她从未离去。因为,每当我们打开《87版红楼梦》时,她就会再次显现在我们眼前。以前,我只知道晓旭演的林黛玉太好了。直到听了她的一次讲座,我才知道,本来晓旭对《红楼梦》的懂得

若生于现代,会是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晓旭不在人世已多年,观众却感觉她从未离去。因为,每当我们打开《87版红楼梦》时,她就会再次显现在我们眼前。以前,我只知道晓旭演的林黛玉太好了。直到听了她的一次讲座,我才知道,本来晓旭对《红楼梦》的懂得

历史秘闻 与我为敌 必将全部消灭

核心提示:听到这个消息,没等天亮,朱德便带着政工人员离开万县,穿过山路直奔武汉。10天之后,到达武汉的朱德,在南洋大楼给杨森打了一封电报,“兹警告,如敢与我为敌,必将全部消灭你们。”朱德资料图本文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