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为何大多不能善终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为何大多不能善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为何大多不能善终
古代有一种东西,比金银财宝珍贵百倍,拥有它就相当于多了一件护身符,即传说中的免死金牌,也被称作丹书铁券。免死金牌并非杜撰出来的物品,历史上的确存在过,几乎每个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平定天下之后,都会命人制造出多块免死金牌,分别赏赐给文臣武将。
据考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免死金牌的雏形,此后历朝历代均沿用此赏赐方式,只是具体形状和材质略有差异。皇帝赐给臣子免死金牌,主要是为了让功臣放心,无需担忧“狡兔死,走狗烹”,但那些得到免死金牌的功臣,最后结局如何呢?举几个例子。
替刘邦打下大半江山的韩信,功勋毋庸置疑,假如项羽当年慧眼识英,发现韩信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信任,笑到最后的肯定是项羽,就没有刘邦什么事了,但历史不能假设。刘邦称帝之初,对韩信很不错,拜将封侯不说,还赐给他一块铁券(免死金牌)。
韩信相当激动,估计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认为以后可以高枕无忧,即使犯下过错,汉高祖也不会把他怎么样,最多官职和俸禄降低,一家老小的安全能够保障。韩信太单纯了,被吕后和萧何联手骗入皇宫,不久后身首异处,估计临死前始终思考一个问题:我有免死金牌,为啥还敢杀我?
唐代的侯君集,在朝中的身份和地位不容小觑,同时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征讨吐谷浑、灭高昌的战事中功劳卓著。当时唐太宗为表彰各位功臣的付出与贡献,弄了不少免死金牌,以侯君集的爵位,必然少不了他的份,可是侯君集后来还是被朝廷下旨处死。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也效仿之前历代帝王的做法,把昔日跟着他征战四方的谋臣、将军叫来,赐予不同规格的免死金牌,丞相李善长一人独得两块,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各有一块,据说后来蓝玉也获封免死金牌。
原本众人皆认为,既然有了免死金牌,等同于得到皇帝不杀的承诺。只可惜,这些人几乎没有善终的,尤其手握两块免死金牌的李善长,包括他本人在内,家族中近百人被处死,免死金牌不但未能保住性命,反而成了催命符。由此可见,古代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多数都不能善终,究竟为何呢?原因只有11个字。
虽然牌子有免死的作用,却不适用于所有场合,否则大臣岂不是为所欲为,皇帝非常聪明,留了一手,明确规定免死金牌使用的条件。博物馆中收藏的免死金牌上面,刻有“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11个字,意思是说,不管功劳有多大,一旦被皇帝认定为谋反,免死金牌就失去作用。
所以,咱们回过头看一下,几乎所有朝代被杀的功臣,罪名皆为谋反,或者因其他人谋反之事牵连。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既然皇帝可以赐给臣子免死金牌,一切解释权在皇帝手中,皇帝的话就是圣旨,哪怕大臣被冤枉,也是百口莫辩,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参考资料:《汉书·高帝纪下》、《辍耕录》、《野荻编》《明史》等
相关参考
古代的开国皇帝,在刚建立新王朝后,为了表示对功臣的感激和器重,经常会赏赐他们免死金牌或者免死铁券。通常情况下,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若非犯下欺君或者谋反的罪名,一般不会有性命之忧,除非皇帝一心想要整死他
古代的开国皇帝,在刚建立新王朝后,为了表示对功臣的感激和器重,经常会赏赐他们免死金牌或者免死铁券。通常情况下,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若非犯下欺君或者谋反的罪名,一般不会有性命之忧,除非皇帝一心想要整死他
李善长,开国丞相,明太祖朱元璋曾赐给李善长铁券,也就是免死金牌。“免二死,子免一死”据说以此可赦免自己两次死罪,子一次。最后的结果却是被朱元璋处死全家七十余人。朱元璋赐的免死金牌为何不能救李善长一命?
...长,开国丞相,明太祖朱元璋曾赐给李善长铁券,也就是免死金牌。“免二死,子免一死”据说以此可赦免自己两次死罪,子一次。最后的结果却是被朱元璋处死全家七十余人。朱元璋赐的免死金牌为何不能救李善长一命?李善...
一般情况下,铁券的外形如瓦片状,上面的文字最初是用丹砂所写,所以也叫"丹书铁券"或是"丹书铁契"。南北朝时的梁,改丹砂为银粉,称之为"银券"。隋朝时改为金砂,称之为"金券"。但大多数朝代,还是以丹书铁
丹书铁券,是古代皇帝跟臣子订的一份契约,具有刑罚豁免权,俗称免死金牌。然而这个豁免权仅仅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在历朝历代中,拥有免死金牌的大有人在,可惜他们当中许多人却死于非命。在汉代,刘邦带领一群所谓
丹书铁券,是古代皇帝跟臣子订的一份契约,具有刑罚豁免权,俗称免死金牌。然而这个豁免权仅仅是理论上的,事实上,在历朝历代中,拥有免死金牌的大有人在,可惜他们当中许多人却死于非命。在汉代,刘邦带领一群所谓
大臣即将被斩首,掏出免死金牌保命,皇帝:没长眼吗?你看背面写着啥?古代文臣武将,想要的最高赏赐是什么?不是万顷良田美宅,也不是大量黄金珠宝,更不是美貌出众的佳丽,而是在性命攸关时,能够躲过一劫的护身符
在古代,皇帝至高無上,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有時候皇帝也會因為面子而處死大臣或者是這位大臣立下過很多功勞,就這樣處死未免有些不公,因此有了免死金牌。不過免死金牌也不是萬能的,有次皇帝要處死大臣,
在古代,皇帝至高無上,所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有時候皇帝也會因為面子而處死大臣或者是這位大臣立下過很多功勞,就這樣處死未免有些不公,因此有了免死金牌。不過免死金牌也不是萬能的,有次皇帝要處死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