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气不大,却接连打败刘秀手下八位猛将,刘秀亲自出征才获胜
Posted 猛将
篇首语: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此人名气不大,却接连打败刘秀手下八位猛将,刘秀亲自出征才获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人名气不大,却接连打败刘秀手下八位猛将,刘秀亲自出征才获胜
公元26年,即刘秀登基称帝的第二年,南阳郡落入叛军手中,刘秀立即命令大将吴汉前去解决此事。当时吴汉手中握有十几万大军,很快夺回大部分失地,眼看就要取得彻底胜利,半路却杀出个邓奉,东汉将士损失惨重,邓奉究竟是何人,为什么要跟刘秀对着干呢?
邓奉的身份不简单,其家族是新野名门望族,从亲戚关系方面来看,又属于皇亲国戚。邓奉的亲叔叔邓晨,从一开始就跟着刘秀南征北战,并且娶了刘秀的二姐。刘秀跟阴丽华成亲后,考虑到现实问题,不能带着妻子漂泊。
当时天下大乱,如果让妻子阴丽华安置在老家,刘秀肯定不放心,在姐夫邓晨的建议下,刘秀请邓奉照顾阴丽华及其家人,邓奉欣然答应。此后两年多时间里,邓奉为了保证阴丽华的安全,不仅把她接到府上,还派兵日夜守护,让刘秀没有后顾之忧。
咱们都知道,刘秀一生最爱的人就是阴丽华,因此把邓奉当作恩人对待,这份恩情没齿难忘。刘秀当上皇帝后,为了报答邓奉,除了给予丰厚赏赐,还在军营中给他安排一个不错的职位。
近水楼台先得月,原本能力非常出色的邓奉,加上有皇帝做靠山,很快被提拔为破虏将军,仕途一片光明。既然如此,为何邓奉不好好珍惜,非要举兵谋反呢?只因为一件事,而且此事与刘秀没有直接关系,全是吴汉对属下管教不力惹的祸。
前面提到吴汉奉命讨伐叛军,期间纵容士兵四处掠夺,南阳郡百姓怨声四起。说来也巧,邓奉请假回家乡看望亲人,吴汉的所作所为让他勃然大怒,甚至认为这是刘秀用人不当导致,一气之下揭竿而起,跟吴汉的军队打了起来。
邓奉使出釜底抽薪之计,直接攻下吴汉存储粮草的地方,随后又与其他人联合,实力不容小觑。刘秀听说邓奉起兵谋反,失望中带有些许畏惧,抽调出精锐部队,包括岑彭、朱佑、贾复、耿弇、王常、郭守、刘宏及刘嘉八位猛将。
如此豪华的阵容,足以看出邓奉难以对付,也显示出刘秀志在必得的决心。然而,邓奉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不但接连击败刘秀手下的八位猛将,还生擒了朱佑。刘秀彻底怒了,亲自挂帅出征,位面之子果然不一般,邓奉不是刘秀的对手,不久后兵败被杀。
参考资料:《后汉书》《东观汉记》
相关参考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发生在江东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王朗、太史慈和孙策。原文如下:两阵对圆,孙策出马,谓王朗曰:「”吾兴仁义之兵,来安浙江,汝何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太祖,康乾盛世。但对东汉开国皇帝,神武不可测,允冠百王的刘秀却知之甚少。这位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帝的刘秀名气显然不如前面所提的几位皇帝
提起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明太祖,康乾盛世。但对东汉开国皇帝,神武不可测,允冠百王的刘秀却知之甚少。这位庙号世祖,谥号光武帝的刘秀名气显然不如前面所提的几位皇帝
公元27年,刘秀集团与数十万赤眉军在崤山谷地爆发大战,结果赤眉军战败,全部投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崤底之战。>>崤底之战意义深远,通过此战,光武帝刘秀彻底收降赤眉军,从而占据了关中大部分地区,为东汉统
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下令将二十八位开国功臣的画像供奉于洛阳南宫的云台阁,后世将这些人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大多数人都得以善终,也有少数战死沙场的,但有一人的死,却令人扼腕叹息!他智
冯异是东汉初年的一位名将,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字公孙。汉光武帝刘秀刚起兵时,他就在刘秀手下效劳,立下很多战功。他虽然功高盖世,为人却十分谦虚,从不居功自傲,因此人们非常敬仰他。汉光武帝派冯异率
历史人物 为什么刘秀的云台28将没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名气大
历代帝王能够荡平天下,除本身英明神武之外,少不了一群出生入死的有功之臣。东汉初期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唐朝初期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其中典型的两个例子。但从名气上比较,实力毫不逊色的云台二十八将却
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下令将二十八位开国功臣的画像供奉于洛阳南宫的云台阁,后世将这些人称为云台二十八将。在云台二十八将中,大多数人都得以善终,也有少数战死沙场的,但有一人的死,却令人扼腕叹息!他智勇兼
西汉末年,国戚王莽篡权,面南称帝,立国号为“新朝”。篡位之举,名不正言不顺,遭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反对,纷纷起兵讨伐王莽。汉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刘秀和哥哥刘縯为保住汉室江山与众多起义军一起揭竿而起,高举义旗,
西汉末年,国戚王莽篡权,面南称帝,立国号为“新朝”。篡位之举,名不正言不顺,遭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反对,纷纷起兵讨伐王莽。汉高祖刘邦第九代孙刘秀和哥哥刘縯为保住汉室江山与众多起义军一起揭竿而起,高举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