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道:朕和太子,谁的做法对
Posted 大臣
篇首语:做一个俗人,要知世俗而不俗世,知世故而不世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元璋问道:朕和太子,谁的做法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元璋问道:朕和太子,谁的做法对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在皇帝身边当差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也许一句话说的不好就会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可是性格多疑善变,喜好杀戮,做他的大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常提心吊胆。比如朱元璋曾问了大臣袁凯一个问题,袁凯回答以后就倒霉了,先是坐大牢,后来又不得不装疯卖傻,最终才保住了一条性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袁凯是元末明初人,“国初诗人之冠冕”,明朝初期著名的诗人。明朝建立以后,袁凯就在朝廷担任官职,因为人正直,被朱元璋任命为监察御史。官阶虽然不高,但却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深得朱元璋的信任。
据《金台纪闻》、《剪胜野闻》、《明良记》等几本明朝时期的著作记载:有一次,朱元璋打算杀掉一批囚犯。当时正好朱元璋让太子朱标练习处理政务,于是就命袁凯拿着卷宗给朱标复查。朱标性格宽厚,主张仁政,反对朱元璋一次就杀掉这么多人,认为其中很多人罪不至死,因此“恳释之”,建议将一部分人从轻发落。袁凯向朱元璋汇报了朱标的建议,朱元璋听后很不高兴,便问袁凯:“朕想从重处罚,太子却建议从轻发落,我俩谁做的对呢?”
袁凯听到朱元璋这么问,立刻吓得半死,因为这个问题实在太难回答了。一个是现任皇帝,一个是未来的皇帝,说谁对谁错都不行,都得罪不起啊。好在袁凯才思敏捷,忽然灵机一动,对朱元璋说道:“陛下想从重处罚是执法严明,太子建议从轻发落是仁慈宽厚。”
应该说袁凯的回答十分得体,谁也没得罪。他以为自己可以顺利过关了,却不料,朱元璋听后更加生气,“以为凯持两端,下之狱”,认为袁凯不老实,打入大牢关了起来。
进了大牢后,袁凯怕连累家人,就开始绝食,想要一死了之。可是三天后,朱元璋却派人给他送来了食物,并把袁凯放了出来,官复原职。但从此以后,每天临朝,朱元璋就指着袁凯向大臣们说:“是持两端者!”这是把袁凯塑造成了一个反面典型,用来敲打文武百官。
袁凯羞愧不已,深知朱元璋不会轻易放过他。一天,袁凯上朝路过金水桥时,突然倒在地上,“诡得风疾仆不起”,像中风了一样,趴在地上一动不动。朱元璋当然不相信,就让人拿木匠用的铁钻来钻他。袁凯忍痛不动,朱元璋认为他真的病了,让人把他送回家去。
袁凯知道好猜忌的朱元璋依然不会轻易相信,不久后,就与家人回到了家乡。“凯归以铁索锁项,自毁形骸”,袁凯回到家乡后又开始装疯,并用铁链拴在自己脖子上。果然,朱元璋派使者偷偷来监视袁凯,袁凯就蓬头垢面,满嘴胡言乱语,还趴在墙角吃猪狗的粪便。当然,这些粪便是用面粉制作的,提前放在墙角。使者回去后向朱元璋禀报了所看到的景象,朱元璋这才彻底相信袁凯是真的疯了。
成功骗过朱元璋后,袁凯虽然只能小心翼翼地过日子,但是保全了家人,最后也好歹落了个善终。
相关参考
历朝历代都有比较受宠的大臣,皇帝把他们视作心腹,但能像和士开这般受宠的却寥寥无几。和士开善于察言观色,看出了长广王高湛潜力很大,果断投靠到他的麾下,北齐文宣帝高洋,认为和士开除了阿谀奉承,别的啥也不会
明太祖朱元璋,原本一介布衣,后来,起义成功,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有功也有过,总得来说朱元璋治贪官污吏,总是得心应手。朱元璋刚登上皇位,就逼迫曾经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交出兵权,这件事情被
世上几乎没有完美的人,即使是圣人也不例外,多少都会有些不足之处,古代的皇帝更是如此。纵观历史上的几百位帝王,有几位称得上“相对完美”,其中就包括汉光武帝刘秀,完美到给世人一种错觉,怀疑他是不是从现代穿
古代的帝王都是主宰天下的人物,他们喜怒无常,他们的意志很难被人把握,所以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因为帝王可能之前很喜欢你,但是也可能马上就会下令处死你,就算是最擅长揣摩圣意的大臣,在帝王身边也是如履薄
说起明太祖朱元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纵观中华两千年封建历史,能以一介平民的身份创造一个王朝的,除了汉高祖刘邦之外,就是朱元璋了,可谓是乱世出英雄,朱元璋世代贫农,在自身差点都要饿死的状态下,一举翻身,
清朝之前,皇帝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都会采用“嫡长子继承制”,一旦确立了太子,就连皇帝本人也不能轻易将其废黜,否则文武百官肯定不愿意。比如汉高祖刘邦,因为宠爱戚夫人,曾想废掉太子刘盈,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
平安,小名保儿,明朝初期将领,“靖难之役”中建文帝一方的名将。平安的父亲平定是跟随明太祖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将领,在1368年攻打元大都时战死。平安当时年幼,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官职,还被朱元璋收为了义子。
清朝之前,皇帝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都会采用“嫡长子继承制”,一旦确立了太子,就连皇帝本人也不能轻易将其废黜,否则文武百官肯定不愿意。比如汉高祖刘邦,因为宠爱戚夫人,曾想废掉太子刘盈,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
历史人物 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困扰了明成祖朱棣十六年之久
我们知道,明朝的建文帝是朱元璋的皇太孙,其父是皇太子朱标。在建文帝继承皇位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大肆削藩,这一做法引起藩王的不满。>尤其是燕王朱棣,其势力相当强大,对侄儿建文帝的这种做法极为不满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李善长长谋略,善用人。无论是政治军事上,还是经济民生上,李善长对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付出的功绩不可谓不大,堪称明朝开国功臣第一位。朱元璋曾说:“朕起自草莽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