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军占据绝对优势,为何还要跟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Posted 使臣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军占据绝对优势,为何还要跟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军占据绝对优势,为何还要跟辽国签订《澶渊之盟》

宋真宗登基的第七年,即公元1004年,始终不消停的辽军,再一次侵扰大宋边关。这次跟以前不同,辽军不仅人数众多,且由太后和皇帝亲自带队,整容不可谓不豪华。敌军来势凶猛,定州很快失守,紧接着镇守云州的将领兵败被俘。

消息传入京师后,宋真宗吓得手足无措,首先想到的就是往逃往南方,暂时躲避辽军锋芒,立马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提出迁都的想法。重文轻武乃宋朝传统,大部分文臣纷纷双手支持迁都,连地方都给皇帝选好了,恨不得连夜收拾东西走人。

危急存亡之际,宰相寇准挺身而出,痛斥那些主张南迁的大臣,为宋真宗分析敌我力量对比,并表示:当下最好的做法,莫过于陛下亲征!刚恢复神色的宋真宗,又被寇准的一番话吓懵了,御驾亲征可不是闹着玩的,搞不好命都没了。

心里虽然十分抗拒,但宋真宗故作淡定,不能在群臣面前认怂,既没有立刻答应寇准,也没有当场拒绝,而是一言不发。不久后,名将杨延昭呈上奏折,其观点跟寇准一样,希望皇帝不要害怕,辽军看似很强大,其实很容易对付。

事态发展到这种地步,宋真宗只好硬着头皮答应,浩浩荡荡地向边关出发,临行前下旨昭告天下,一方面鼓舞前线将士的作战斗志,另一方面彰显自己英明神武。皇帝亲征的作用,果然不同凡响,宋军勇气和信心倍增,接连打了几场漂亮的战役。

辽军属于客场作战,粮食补给短缺的问题很快凸显,辽太后开始考虑退兵。与此同时,宋真宗在寇准等人的陪伴下来到澶州,站在高高的城楼上,进行一场激动人心的演讲,效果可想而知,《宋史》对此如此描述:“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

看到皇帝亲临,宋军无不泪流满面,争抢着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辽军节节败退。就在此时,辽国居然提出议和,寇准对宋真宗说道:“敌军人困马乏,已是强弩之末,陛下应趁机将其歼灭,然后挥军北上,收回燕云十六州,完成太祖和先帝未实现的愿望。”

宋真宗摇了摇头,把寇准的话当成耳旁风,一意孤行,派使臣与辽国议和。许多人都不理解,宋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为何宋真宗还要跟辽国签订《澶渊之盟》?答案只有四个字:胆小怕事!尽管宋真宗不算昏君,但缺乏开疆拓土之能力和雄心,目光不够长远,才做出如此愚蠢的决定。

使臣去议和之前,宋真宗竟告诉他,就算辽国索要白万两白银,都必须毫不犹豫答应。寇准气得直跺脚,跟随使臣走出大殿,指着他说:“如果你对辽国许诺超出30万两白银,我会亲自砍掉你的脑袋。”使臣了解寇准说到做到的脾气,最终谨记其叮嘱,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条件与辽国签下《澶渊之盟》。

参考资料:《宋史》《辽史》

相关参考

澶州之战,宋朝明明打赢了,为什么还要签订澶渊之盟呢

北宋景德元年(1004)九月,辽国萧太后以收复五代时期被周世宗所占领的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为名,与辽圣宗一同率领20万大军南下攻宋。宋真宗收到前线的告急文书后,召集宰辅群臣商议对策。宰相寇准建议天子亲

和平曙光――望都会战及澶渊之盟

宋辽战争再掀高潮,调兵遣将打得不亦乐乎,瀛莫之战辽军稍占优势,而威虏军一役宋军却扬眉吐气。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辽国南京统军使萧达凛和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统领数万精锐,沿长城口一带再度大规模入侵,杀

历史秘闻 和平曙光――望都会战及澶渊之盟

宋辽战争再掀高潮,调兵遣将打得不亦乐乎,瀛莫之战辽军稍占优势,而威虏军一役宋军却扬眉吐气。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辽国南京统军使萧达凛和南府宰相耶律奴瓜统领数万精锐,沿长城口一带再度大规模入侵,杀

澶渊之盟里有哪些重要历史人物?

澶渊之盟北宋宋真宗-赵恒:在辽国进犯中原,打破数州直逼京都之时,本欲迁都金陵南逃,但被宰相寇准等主战派力荐其御驾亲征。真宗勉强到了澶州北城,在城楼上召见了各军将领。宋军将士看到城楼上的黄龙旗,得知皇帝

宋军在澶渊之战中大胜辽国,宋真宗为何不乘胜追击反而求和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许体会不到战乱带给百姓的痛苦,在1000多年前的中华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们却仍然为了生存,在不停地和外敌厮杀。有的时候战争并不是只有杀戮,其意义还包括对和平的希望。五代十国的乱世以

澶渊之盟是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澶渊之盟的签订有什么意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北宋建立后,为了解决契丹的威胁,在宋太宗时期发动过两次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争,但均已失败告终。河北天险丢失,而都城又在一马平川的河南,北

北宋灭亡的种子,早在他们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时,就种下了

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有名的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南下攻击北宋。面临辽国的大兵压境,北宋朝中惶惶不安,好多大臣纷纷主张南逃,宋真宗皇帝也摇动了。在这生死关头,宰相寇准出头力劝

历史百科 宋辽澶渊之盟

宋辽澶渊之盟北宋末,国力日渐衰弱。这都是北宋王朝向大辽、金妥协的后果。而“澶渊之盟”则是一个耻辱。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故事来了解什么是“澶渊之盟”,为什么它是北宋的耻辱。公元1004年,辽国的萧太后不甘心

这位寡妇竟让大宋王朝两位宰相双双落马

在大宋的历史上,宋真宗赵恒可谓是一个充满“故事”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内,既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同时也出现了天书政治事件,让这位原本不平凡的皇帝更加耐人寻味。然而就在澶渊之盟签订的两年前,即宋真宗咸平

这位寡妇竟让大宋王朝两位宰相双双落马

在大宋的历史上,宋真宗赵恒可谓是一个充满“故事”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内,既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同时也出现了天书政治事件,让这位原本不平凡的皇帝更加耐人寻味。然而就在澶渊之盟签订的两年前,即宋真宗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