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3大宠臣,为何只有李卫得以善终

Posted 李卫

篇首语: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雍正王朝3大宠臣,为何只有李卫得以善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雍正王朝3大宠臣,为何只有李卫得以善终

雍正能荣登皇位,除了靠的多年韬光养晦和隐忍不发外,他还有一个小集团,在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雍正与隆科多、年羹尧和李卫交往甚密,夺嫡中通过隆科多稳住朝中大局,通过年羹尧间接控制西北地区局势,最终一举铲除八爷党和其他反对势力,成为清朝历史又一大有作为的君王。

雍正继承大统后,就着手巩固帝位培养出一批能臣干吏,这其中雍正帝尤为器重宠臣李卫。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李卫被饰演成一个小乞丐,由于办事机灵干练才被救灾的雍正收留身边,最后培养成一方大吏。

但其实在历史上李卫压根不是什么穷叫花子,而且家境还是比较富裕,只因自己学习不好,才被迫通过卖官鬻爵捐了一个官,授兵部员外郎。据史料记载,李卫虽然大字不识多少,但头脑却非常机智敏捷,师爷等人起草公文奏章时他往往能切中问题要害,让人佩服之至。

由于李卫个人才能出众,雍正帝即位后,便任命为直隶驿传道,可还没能到任又被改任命为云南盐驿道。在盐驿道任上,李卫的政绩斐然,很快就被升任布政使,主管全省财政税赋,但仍然兼管盐务的职务。

随后在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又提拔他为浙江巡抚,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在浙江任上,李卫不但在管理盐政、查缉私盐方面成就突出,还自筹资金修筑海塘,并且善于捕盗,而且于雍正七年一举侦破了甘凤池的反清复明案,着实得到雍正皇帝的喜爱!

作为一个没有官宦背景李卫,在当官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羁绊,这让他谨慎又忠心,眼中就只有雍正帝一个人,一心为雍正帝办事,所以雍正帝用他很是放心。

在此后的几年里,李卫也是一路高升担任各种要职,并最终官居总督,成为清朝的一品要员、封疆大吏。纵览雍正一朝,雍正基本上没有说过他的不是,而且对他提拔速度之快,表扬之多,在众宠臣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嘉许之怀,笔莫能罄”,这就是雍正对李卫的感情流露。

其实李卫之所以能够受到雍正皇帝的重视和信任,主要还是因为李卫在仕途上政绩突出,而且对皇帝特别忠心,永不结党营私。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雍正皇帝最痛恨的就是朝廷中的大臣结党营私,形成朋党。除此之外,李卫的特别之处就是雍正帝识“千里马”之人,他能很好的拥护雍正皇帝所颁布的新政,这一点也让雍正很高兴。

能够事事都为主子着想,这让雍正皇帝非常欣赏,而且李卫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却不滥用职权,为人非常低调,这也让雍正皇帝非常放心。终雍正一朝,像李卫这样恩宠备至,官位之盛,实属少有。

最终李卫于乾隆三年(1738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可以说是雍正年间三位宠臣中命运最好的一位了,而李卫之所以能够善终原因也很简单,其秘诀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忠!

相较于李卫,年羹尧和隆科多的命运就不怎么好了,据《清史稿》记载:“二人凭借权势,无复顾忌,罔作威福,即于覆灭,古圣所诫。”在雍正帝即位之初,年羹尧和隆科多并称雍正的左膀右臂,年羹尧更是先后被任命为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赴青海征讨厄鲁特罗卜藏丹津叛乱,成功后封为一等公,成为实际的西北王。

随后年羹尧不仅在涉及西部的一切问题上大权独揽,而且还一直奉命直接参与朝政,雍正在给年羹尧奏折中写道:“尔之真情朕实鉴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

可以说年羹尧本来拥有着一副绝世好牌,但他却在高官显爵集於一身后,恃宠而骄不把其他官员放在眼里,史书记载有一次年羹尧进京陛见雍正时,迎接他的官员都跪拜着,他却坐在马车上无视这些官员的存在径直而过,更有甚者在面对雍正皇帝之时态度骄横无视君臣之礼。

从年羹尧自身而言,他的死确实有点咎由自取。雍正帝对他的妄自尊大已经警告再三“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可年羹尧却丝毫不知谦逊自保,不守为臣之道。最终让雍正皇帝在奏折中大骂年羹尧,为正法纪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赐自尽。

而隆科多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作为当时步军统领,隆科多在皇位继承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为,手握京师重兵,如果没有他的支持很可能雍正就没法顺利继位了。

故关于雍正顺利继位就有这么一句话“世宗之立,外得力于年羹尧,内得力于隆科多”。正是有这样一份拥立之功,所以在雍正继位后,隆科多官运亨通,位极人臣。位高而权重,权重则结党,位高权重的隆科多却趁此机会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门生、党羽。

此外在清朝卖官鬻爵的现象极为普遍,掌握官员升迁任免的隆科多通过卖官鬻爵获取了大量的财富,最出名的就是他有一个宠妾曾建议隆科多收取大贪官江宁巡抚吴存礼馈银一万二千两,为其办事。可以说隆科多也和年羹尧犯了一样的毛病,觉得自己是雍正的功臣,行为不再收敛,多次贪污敛财。

最后无比失望的雍正帝下诏曰:“朕御之初,隆科多、年羹尧皆寄以心腹,毫无猜防。孰知朕视为一德,彼竟有二心,招权纳贿,擅作威福,欺罔悖负,朕岂能姑息养奸耶?”最终隆科多因结党营私,并私藏玉牒,被雍正帝逮捕、抄家,定四十一条大罪,幽禁于畅春园。后在雍正六年(1728年),隆科多死于禁所。

最后我们要说,李卫、年羹尧和隆科多都曾一度为雍正的三大宠臣,然而其三人的命运最后却大为不同。年羹尧以战多成为外辅重臣,隆科多以贵戚成为内辅重臣,两位内外重臣最终却结局悲惨至极,唯有捐资为官的李卫信奉一个“忠”字得以善终!

这或许正是:“树大招风,官大担险。”越是位高权重,就越要懂得收敛和低调!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凡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矣。

相关参考

辅佐雍正的四大功臣,为何只有一人得以善终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改年号雍正,是为雍正帝。雍正帝即位后,开始着手铲除曾经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八爷党”成员(即以皇八子胤禩为首,成员包括:皇九子胤禟

乾隆讨厌雍正宠臣李卫,御批他非公正纯臣,缘由竟是因为一名道士

清朝雍正皇帝时期的宠臣李卫是读者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因为《雍正王朝》、《李卫当官》等热播历史剧的缘故,李卫的拥趸还不少,大家都很喜欢这个叫花子出身,不畏权贵,聪明机灵的角色。电视剧中人物的描写当然是

比宜修皇后还 ”毒”的康熙大妃,为何在雍正朝得以善终

导读:康熙主政前期励精图治,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天下一片祥和之像。但后期的九子夺嫡之战,差点动摇了国之根本。反观雍正朝时期,放眼望去,除弘历早已内定为储君之外,其余阿哥如弘时被杀、弘昼自污,似乎并

比宜修皇后还 ”毒”的康熙大妃,为何在雍正朝得以善终

导读:康熙主政前期励精图治,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天下一片祥和之像。但后期的九子夺嫡之战,差点动摇了国之根本。反观雍正朝时期,放眼望去,除弘历早已内定为储君之外,其余阿哥如弘时被杀、弘昼自污,似乎并

李卫有几个儿子

李卫有几个儿子?他的儿子结局如何?  年羹尧和李卫都是雍正朝宠臣,但是两人的结局却天差地别。年羹尧被雍正帝列92条大罪,于雍正四年赐自尽。而李卫却一路坐到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的职位,最后善终

雍正为何对安南侵占中国领土置之不理,反对寸土必争的李卫严斥

雍正二年(1724)底,雍正的宠臣,云南藩司李卫发现安南居然蚕食了开化府一百多里疆土。安南,越南古名。安南得名于唐代的安南都护府,自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秦朝开始成为中国领土,北宋时,越南才成为一个独立的

雍正头号宠臣李卫,巅峰权势有多大

盐课在古代社会一直是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民间走私最厉害的地方。眼见李卫在处理盐政上有独到心得,雍正三年李卫调任浙江巡抚,主管两浙盐政,当时两浙地区盐枭盛行,组织强大。李卫大力打击私盐贩子,设官

雍正头号宠臣李卫, 巅峰权势有多大? 看看乾隆有多恨他, 就明白了

在雍正短短十三年的帝王生涯里,田文镜、李卫、鄂尔泰三人一直是雍正眼里的大红人,尤其是李卫,最受雍正帝宠爱。历数清朝官员,李卫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先祖曾是明朝的锦衣卫千户,传到李卫这一代虽没了官职,

汉初三杰为何只有张良得以善终并获得刘邦尊重

高祖刘邦建国时,文臣武将如云,而萧何、韩信、张良居功至伟,史家称为“汉初三杰”。尽管“人杰”均功劳盖世,但是功成名就之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一个处变不惊、虚怀若谷、从善如流,终化险为夷免于难;一

雍正为何重用大文盲李卫

  文萧梦  最近又重看了电视剧《李卫当官》,故事中的李卫开始只是一个市井泼皮,一个大字都不认识的人,因为家乡遭灾,不得已带母亲逃难与江南道御史岳子风女儿岳思盈与儿子小满相遇,后经历一些事,李卫不仅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