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言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乾隆已年满12岁,康熙为何惊得放下酒杯
Posted 康熙
篇首语: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传言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乾隆已年满12岁,康熙为何惊得放下酒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传言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乾隆已年满12岁,康熙为何惊得放下酒杯
据说康熙正在为立嗣问题大伤脑筋之时,武英殿修书总裁方苞给康熙的奏折里面有一句话说:“有一个好皇孙,可保大清三代盛世”。
之后正好有一次弘历(乾隆)的父亲雍亲王(雍正)对康熙皇帝说:“您有两个孙子从生下来还没有机会一睹他爷爷的圣颜呢…希望圣上能够见一见孙子们”。于是康熙欣然应允,于是约定了时间 ,地点见见自己的孙子。
康熙61年3月12日傍晚,(那一年弘历11岁) 皇帝驾临牡丹台, 品酒赏景 。刚看到这两个孩子 ,康熙皇帝不觉的放下手中的酒杯, 弟弟弘昼没有给他留太深的印象 ,但是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不忘, 当时弘历身材欣长 容貌清秀 眉宇间充满了灵气与淡定, 看上去就显示与众不同 ,所以在行礼的时候 皇帝也特别注意他 ,弘历行为敏捷得体一点也没有这个年纪 小孩常有的紧张与局促,与在身边的弘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丰富的阅人经验告诉康熙这个孩子绝对能成一番大事业 ,他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开始询问他的功课 ,弘历便大方地背诵了几段经书 并且全部清楚讲解出文章的意思,这让康熙更加高兴 ,这是他见过的孙子当中最出色的一个。但康熙毕竟是一朝明君,不会依靠感觉行事,康熙对生辰八字很深信不疑 所以在牡丹亭见过弘历几日之后, 便命雍亲王呈上弘历的八字给自己。
康熙命罗瞎子为弘历批生辰八字,果然这个孩子的八字与众不同 贵不可言,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 就有乾隆生辰八字 ,并附带康熙61年的生辰八字批语内容:
“辛卯(康熙五十年),丁酉(八月),庚午(十三日),丙子(子时) 此命贵富天然,占得性情异常 ,聪明秀气出众 ,为人仁孝 ,学必文武精微…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
所以又过了几天 康熙又一次驾临圆明园,一顿 饭后宣布了一个影响历史的决定, 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 ,此前康熙仅见过这个小孙子一次 ,因为弘历给他的印象是与众不同 ,处事不惊 ,不争夺,容貌清秀充满灵气 。或者说具有帝王之相的八字,促使他最终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
野史传说雍正“父凭子贵”才登上了皇位。
相关参考
长到十多岁,孙子才有机会见到祖父,这在爱新觉罗家中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康熙皇帝的孙子实在太多了,一共九十七名,政务缠身的老皇帝只见过不到其中的一半。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康熙帝选中乾隆帝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乾隆帝是在自己12岁那年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爷爷康熙帝,他自然不知这一见将会完完全全地改变他乃至整个王朝的命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跟自己12岁的孙子弘历
康熙帝选中乾隆帝的历史真相是什么乾隆帝是在自己12岁那年才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爷爷康熙帝,他自然不知这一见将会完完全全地改变他乃至整个王朝的命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跟自己12岁的孙子弘历
康熙初见12岁乾隆:到底喜欢这个孙子什么?本文摘自《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作者:张宏杰人民文学出版社一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
早年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在位)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据说康熙年间的一天,康熙帝在圆明园第一次见到了孙子
历史秘闻 康熙第一次会见乾隆,惊得放下酒杯,立即查看乾隆生辰八字
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12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对国家将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康熙五十年(1711年),弘历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弘历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康熙六十年(1721年),据说康熙帝在雍亲王府就是后来的雍和宫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当时弘历十岁,祖
古代皇帝吃香的喝辣的,生活水平属于顶级,而且有一批医术高超的御医照顾,但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未必有一般人活得久。排除一些意外情况,人的寿命长短,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遗传因素,这一点非常重要;二是个人平
康熙首次见到弘历,便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
圆明园是康熙帝亲自提笔命名的。为什么叫圆明园?园子的第一位主人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其中,“圆”是指个人的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