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心腹武将,带1万多人出征只回来800人,史书揭开残忍真相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世民的心腹武将,带1万多人出征只回来800人,史书揭开残忍真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世民的心腹武将,带1万多人出征只回来800人,史书揭开残忍真相

唐高祖李渊,是众所周知的唐朝开国皇帝。不过他这个开国皇帝,比起刘邦、朱元璋等开国皇帝,未免来得太过容易。别的开国皇帝,都是在疆场上搏杀十余年,几乎拼了老命才把帝位抢到手。李渊则很少有这种经历,他大部分时间坐镇后方,让儿子李世民血染疆场奋力拼搏,李渊最后只管摘桃子,几乎是坐享其成。

李渊光顾贪图一时安逸,却没料到他这么干造成一个致命的后患。他一方面放手让李世民包打天下,导致李世民威望地位日益升高,另一方面却把皇帝继承人指定为长子李建成。结果造成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成了一山不容二虎之势,最终引发了武德九年六月的玄武门之变,李家兄弟骨肉相残。

李世民为了确保玄武门之变的成功,做了周密安排。仅仅是确定当天的参战将领,就让他煞费苦心。为了掩人耳目,不过早暴露目标,只能挑选几个最可靠、最忠心的心腹干将随行。《旧唐书》记载,李世民最后确定的名单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共十个人。玄武门之变,是决定李世民一生命运的关键时刻,可想而知,这几个人都是李世民最信得过的心腹之人。

其中的郑仁泰,是李世民的从龙之臣,从起兵之初就跟随他冲锋陷阵,从武德元年开始到李世民病故,始终紧跟李世民,前后合计三十余年。几乎参加了平定薛举、刘武周、窦建德、刘黑闼、征伐高句丽等所有战役。虽然他的名气比起李靖、秦叔宝、尉迟恭等人要逊色不少,但他也先后担任右武侯将军、左屯卫将军,受封同安郡公,是贞观年间唐朝武将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李世民故去后,唐高宗李治登基。李治登基之初,也颇想做个有为之君,大力开疆辟土,频繁发动对外战争。唐朝第一批开国老将们所剩无几,郑仁泰作为跟随李世民几十年的老将,终于纳入他的视线。龙朔二年,唐朝北疆游牧部族铁勒部侵犯中原,李治立即调兵遣将,征伐铁勒部之战开打。

虽然郑仁泰此前很少独当一面挂帅出征,但李治本能地以为,他既然是父皇李世民的近臣,想来本事应该不差。于是决定把此番重任交给他。《资治通鉴》记载,李治任命“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大总管”,与薛仁贵兵分两路出兵征讨铁勒。结果薛仁贵所带一路人马在此战中出尽风头,“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痛歼铁勒十余万骑兵,大获全胜,威名远扬。

郑仁泰一路人马却扑了空,寸功未立,却被薛仁贵抢了风头,心中那份憋屈劲儿就甭提了。铁勒部主力已经遭薛仁贵毁灭性打击,本来唐军此时收兵回营,就是个完美结局。但郑仁泰却不甘心,想着自己熬了大半辈子才当了一回主帅,岂能就这么空手而归。于是他派出大量斥候,四处打探,看哪里还有铁勒部残存力量,没打着老虎,打个兔子回去也算不白来一回。

《资治通鉴》记载,郑仁泰在焦急等待中,终于得到一个喜讯,有个斥候回来禀报:“虏辎重在近,往可取也”。有个地方铁勒部囤积着大量粮草辎重,可以乘虚夺占。郑仁泰大喜,急忙点兵,“仁泰将轻骑万四千,倍道赴之”。他亲自带领一万多名骑兵,星夜兼程,前去袭取铁勒部的后勤基地。

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在茫茫戈壁大漠上,也不知是斥候情报有误,还是郑仁泰走错了路,他们长途奔袭千余里,“不见虏”,连铁勒人的影子也没见到一个。更为倒霉的是,他们把携带的粮食都吃光了,还碰上了一场大风雪。士兵们又饿又冻,饥寒交迫士气沮丧,最后被迫杀掉战马充饥。没了战马行军速度更为缓慢,每天都有大量士兵冻饿而死。等到他们历尽艰辛回到唐朝境内,一万四千多人已经死亡大半,“余兵才八百人”。最坑的是,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他们这一路却连一个敌兵也没杀死,等于白白去进行了一次死亡之旅。

本来一场完美的胜仗,因为郑仁泰的个人贪心和无能,让唐军遭受惨重损失。《资治通鉴》记载,这一场惨败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残忍真相:“马尽,人自相食”。这八百人能回来,居然是靠吃掉战友、以人为粮才活下来的。唐朝大臣杨德裔愤然上书,要求唐高宗惩治郑仁泰:“自圣朝开创以来,未有如今日之丧败者!”认为这是唐朝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败仗。李治此时才算彻底看清了郑仁泰的真面目,念他是先朝老将,没有治他的罪,从此再不敢对他委以重任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垓下之战还有10万大军,项羽为什么带800精锐骑兵逃走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太史公司马迁在编撰《史记》时候,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其中“本纪”是专门针对帝王的言行政绩,可在“本纪”中,有一个独

历史人物 此人是李世民心腹的武将,他有过哪些战绩

你真的了解郑仁泰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唐朝初年,朝中大臣各自站队,分为了太子党和秦王党,最终,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干掉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登上了皇位。当年,李世

怀玉山失败:粟裕带的什么样先头部队

1935年1月9日茶山会议后,红十军团作出了南下返回赣东北苏区的决定。军团参谋长粟裕率先头部队800多人在前面行进,军团长刘畴西则率军团主力部队2000多人在后面跟进。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随同先头部队

历史军事 蜀汉最强防御大将 800人对抗1万坚守了一年

蜀汉虽然是三国势力最小的国家,但是却不乏英才。或许大家最为熟悉的当属《三国演义》之中的五虎上将,已诸葛亮为代表的四贤相,其实还有很多英雄人物,比如蜀汉最强防御大将霍峻,率部曲数百人,血浴孤城,抵御刘璋

历史人物 唐朝最勇猛的胡人将领,契苾何力率800人阻击1万敌军

唐朝时有一名将,名叫契苾何力,看到这个名字,想必大家就已经知道他一定是个胡人将领了。从他一生的所作所为来看,堪称是唐朝最勇猛的胡人将领。其实在唐朝,这并不奇怪,毕竟当时的唐朝极为开放和包容,一切心向中

唐朝历史 千里追敌收复河东失地 唐太宗李世民第二次出征

平定薛举后,李唐的第二个对手是刘武周。与薛举相比,刘武周的实力还算弱的,刘背后的主子――突厥人,却是李唐的心腹大患。619年,李渊再次让李世民率关中主力征伐刘武周。李世民率军自龙门关东渡,驻军柏壁。绛

出关14万战马,回来不到3万,漠北之战中,汉军到底伤亡多少

匈奴从西汉立国初年便已成为中原的心腹之患,汉武帝前后总共组织了多达16次的对匈奴战争,其中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夺取了河套平原,使长安免除了匈奴的直接威胁,而前119年的漠北之战汉朝则以倾国之力出击

历史人物 白起打仗百战百胜,为何长平一役之后不愿再挂帅出征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秦将白起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长平一战后,赵国45万青壮近乎全没,只余下两百多年纪尚小的人被白起放回来报信。此时可以说是赵国国力最为虚弱的时候,鉴于这样的情况,当时白起的力主

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元,文物局只給1萬元遭拒,轉身拍賣1980萬

老人拿國寶索要8百萬,文物局出價1萬被拒,後被拍賣出千萬高價在1995年秋意盎然的時候,北京有一個琉璃廠,人們接踵摩肩,特別的熱鬧開心。來來去去都是爲了淘到自己想要的文物,有一個70多歲的老人,工作人

历史人物 于汉博能力到底有多强 仅仅500多人就击退日本1万多人

今天我们要讲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一种凶险的历史,对于每个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人而言他们无比害怕回忆从前,后来的老兵也曾说过比起回忆曾经,那些荣耀实在比不上曾经受过的苦难。我宁可这段回忆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