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牌匾上射有一根箭,为何300年了都不摘掉?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故宫的牌匾上射有一根箭,为何300年了都不摘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故宫的牌匾上射有一根箭,为何300年了都不摘掉?

去故宫游玩的伙伴们不知道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地方,这里和旁边的太和殿比起来太不起眼了,但是它的匾额上有个射出的箭镞不知道你们看到没?

这还要回到清朝早期的起义军,白莲教是中国最为神秘的宗教结社之一,相传它的前身--白莲社从东晋时期就已经形成,南宋时期正式成为“白莲教”,成为半僧半俗的一种组织。由于教义通俗,很容易被群众接受,所以它曾经有非常强大的势力及群众基础,元、明时期曾经多次组织起义,到了清朝则有一部分教徒将“反清复明”作为他们的毕生追求。而今天讲的就是白莲教的一个分支--天理教在嘉庆年间组织的一场起义。

嘉庆十八年(1813年8月13日),嘉庆皇帝一行前往承德北部的木兰围场行猎。满族尚武,从康熙帝起每年都举行大规模的木兰秋狝。此时京城空虚,北京的天理教头目林清看到了机会,林清是北京丰台宋家庄人,在北京人脉宽广,街坊邻居都知道他是天理教徒,与当地官员也都熟识。所以根本没有人去抓他,可见当时之腐败。

在10月8日,天理教徒集结了200余人正式发动了对紫禁城的攻击。兵分两路,东路攻打东华门,西路攻打西华门。在几名太监的接应下西华门顺利攻占,当门外的清军气喘吁吁追过来时,总管太监拦住他们,说内廷里住的是皇后、嫔妃,除了皇帝、皇子和太监能进,其余人踏进一步就是死罪!内里的贼我们自行捉拿,你们尽管放心!然后号召大批太监手持木棍前去捉贼。

▲西华门、东华门和隆宗门的位置

进攻东华门的起义军因为一些意外,在关闭大门之前只冲进入了5人,东华门给起义军带路的太监看到只进来这么几个人,怕泄露身份结果贼喊捉贼,临阵倒戈喊来其他太监将这五人乱棍打死。

而西华门冲进来的60多人闷头闯进内务府一顿抢砸,杀了尚衣监(其实就是个裁缝),顺路洗劫了文颖馆,杀死几名在里面校书的编修,等跑到距离太和殿一墙之隔的隆宗门时,大门已经关闭了。

他们又是砸又是骂就是打不开门。起义军找来几根大木头想把大门撞开。于是喊着号子抬着圆木撞向大门,多次撞击大门纹丝未动,反倒把起义军累得够呛。他们知道隆宗门是进入内廷的关键,一旦打开内廷就任其出入了,所以一定要打开这道门。起义军见撞不开门,于是决定翻墙入内开门。

在宫里的王公大臣也匆忙赶来,其中智亲王(道光皇帝)和总管太监用鸟枪打死了爬上墙的两名起义军。这时援军终于赶到,来的是北京最精锐的部队--火器营。顿时枪声响彻紫禁城。起义军四散逃跑,最后在皇宫中躲藏了两天一夜才全部被消灭。

而隆宗门上的箭镞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嘉庆皇帝要求不要拔,留在那里以此示警。就这样,匾额和门柱上的两个箭镞一直保留了近200多年。而当时王朝腐败到连个大门也看不住的程度,东华门、西华门的官兵居然连几十名起义军都无法阻击在紫禁城之外,可见那时候清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相关参考

隐藏一皇室秘密 故宫牌匾上的这个字少了一笔

在建筑物中,门与墙的区别是,门是活的,而墙是死的。墙是一睹坚不可摧的壁垒、不可逾越的障碍;而门却可以常开常关,成为人进出的通道。把门敞开,在向外界坦露胸怀的同时,也从外界取景;关上大门,是为了避开尘世

北京故宮匾額上有一根箭,爲什麼一直沒有摘

故宮隆宗門的匾額上確實有一根斷箭,這個斷箭不是刻意放上去的,而是在敵人攻城的時候,被敵人射上去的。不過這時候你就會好奇,誰有這麼大的膽子,敢跑到皇家重地來撒野?說起這件事來,就不得不說200年前,發生

历史人物 父母死了都不哭 爱妃死了哭七天

本文摘自《清朝其实很有趣儿》,作者:雾满拦江,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平民思维与帝王智慧的分野我们用来证明皇太极大奸大伪的资料,和史家用来证明皇太极至诚至善的资料,是一份。国内史家阎崇年先生登上电视讲清

古代弓箭手需要准备多少箭

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古装影视剧里面看到,那些古代出门在外打仗的士兵们,弓箭手们都会背着一个专门用来放箭的东西,打仗的时候需要用到了,就从里面抽出一根箭来射出去。不过,就像是子弹总归还是有被打完的时候,弓

连一根体毛都不放过 纪晓岚笔下的明熹宗选妃

“裸检”是皇家秘密,作为一种制度,一直存在于各朝宫妃采选过程之中。《汉杂事秘辛》所记未必是东汉时宫妃选拔的实情,纪晓岚笔下却弥补了一份遗憾。在杨慎所处的明代,女子入宫前体格也极其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

连一根体毛都不放过 纪晓岚笔下的明熹宗选妃

“裸检”是皇家秘密,作为一种制度,一直存在于各朝宫妃采选过程之中。《汉杂事秘辛》所记未必是东汉时宫妃选拔的实情,纪晓岚笔下却弥补了一份遗憾。在杨慎所处的明代,女子入宫前体格也极其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

纪晓岚笔下的明熹宗选妃一根体毛都不放过

明熹宗朱由校选妃子秘闻“裸检”是皇家秘密,作为一种制度,一直存在于各朝宫妃采选过程之中。《汉杂事秘辛》所记未必是东汉时宫妃选拔的实情,纪晓岚笔下却弥补了一份遗憾。在杨慎所处的明代,女子入宫前体格也极其

纪晓岚笔下的明熹宗选妃一根体毛都不放过

明熹宗朱由校选妃子秘闻“裸检”是皇家秘密,作为一种制度,一直存在于各朝宫妃采选过程之中。《汉杂事秘辛》所记未必是东汉时宫妃选拔的实情,纪晓岚笔下却弥补了一份遗憾。在杨慎所处的明代,女子入宫前体格也极其

揭秘历史上射死蒙哥的不是杨过而是他?

13世纪的蒙古,简直是开了挂,横扫亚欧大陆,铁骑所到无不臣服。然而,一个小城却坚守了数十年,蒙古从来没有征服过。在蒙古军攻打该小城时,南宋士兵的一箭,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这一战就是钓鱼城之战。率领蒙

揭秘历史上射死蒙哥的不是杨过而是他?

13世纪的蒙古,简直是开了挂,横扫亚欧大陆,铁骑所到无不臣服。然而,一个小城却坚守了数十年,蒙古从来没有征服过。在蒙古军攻打该小城时,南宋士兵的一箭,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这一战就是钓鱼城之战。率领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