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第一次发电报,跑死了3匹马,才得出一个字的结论

Posted 电报

篇首语:知识是工具,而不是目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鸿章第一次发电报,跑死了3匹马,才得出一个字的结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李鸿章第一次发电报,跑死了3匹马,才得出一个字的结论

在古代,人与人间的信息传递大致有三种形式,一种为书信,即用人力或者动物(马、鸽)等来以文字或者图像的形式传递给另外的人,这种也最为常见。另外还有口口相传,例如著名的“传语报平安”,需要人特地跑一趟。还有就是用其他媒介,例如烽火和鼓点等等。

电报的发明是信息传递的一大进步,最早用于朝廷和地方的信息传递。在清朝乃至以前,朝廷的政令大部分以“廷寄”的形式送达各地方,若是遇到紧急信息需要传递,有500里加急和800加急可以使用。一般廷寄都是300里每天,这样从北京把政令传到海南,也需要20天多天的时间。

1879年,主抓洋务运动和外交的李鸿章,被英国公使不断的骚扰,目的是想向李鸿章推销他们的电报,此时电报已经发明了近30年,英美等国的电报技术已经非常纯熟,甚至在一些租界已经开始“偷偷”安装电报。由于清政府偏于保守,英国人只能先从提倡洋务的李鸿章这里找突破口。在电报传入中国之前,德国人曾向慈禧推荐过电灯,慈禧非常反感,认为这玩意儿“伤风败俗”,把他们骂了一顿。所以尽管英国人向李鸿章吹嘘的天花乱坠,李鸿章还是要亲自试一下电报才敢引荐。

李鸿章借筹建大沽炮台的时机,让英国人在天津和大沽之间铺设电线,在辛苦半个月后,电报正式接通,当时李鸿章身在大沽,离天津大概有80里路,如果用快马,一天能再两地跑4个来回,英国人说电报能够:瞬间即达。李鸿章挥笔写下了四个字,让英国人发报到天津,据记载,这四个字是:密鸿巧辰。

这四个字,第一字是保密的意思,第二给字是李鸿章的意思,第三个“巧”代表每个月的18日,第四个字是时辰。也就是说,后两个字是记录时间和日期的。在发报成功后,李鸿章派人快马加鞭赶到天津,等来人回来,已经到下午,来人回答:天津在辰时左右,确实收到4个字,和李鸿章发的四个字一模一样。据来人回答,由于路上不敢耽搁,换了6匹马,跑死了3匹。

李鸿章心思缜密,他有一个怀疑,就是在他派人去的同时,英国人也派人比他先到了天津,泄露了这4个字,或者说英国人有可能收买了派去的人。虽然这种可能很小,但是李鸿章处事谨慎,他第二天又做了一个测试,这一次他派自己最信任的手下张树声先去天津发报处蹲点,李鸿章给他一张纸条,让他先不要打开,约定明日巳时他会按照纸上的文字发过去,到时候让张树声把纸条和电报内容对照,如果是一样的,立即在天津发一个回文。

第二日,李鸿章如约发了一条电报过去,没等他喝上一口茶,就收到了张树声回复的两个字:瞬准!李鸿章放下茶杯,对英国公使说了一个字:好。当年底,在李鸿章的推动下,慈禧太后批准,全国主要城市都安装电报,主要用于朝廷公文的传达。在经历漫长的摸索,加密制度完善之后,慈禧才同意电报可以民用。

所以说,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作为晚清最出名的外交家,纵然很多屈辱条约上是他签的名字,但他对近代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

相关参考

泰顺3000年|一块牌匾背后看清朝泰顺知县涂大谟怎么报 ”洪恩”

知恩必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仅《左传》记载,就有春秋时的结草报恩、西汉韩信赠千金报一饭之恩等历史典故。回头看本土,则有泰顺崇报祠、外翰第等祭拜恩人之圣地。今天讲的这个报恩故事未曾录入任何正史野史,只

世界诸古代文明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断代工程1.夏商周断代工程只是一项学术课题而已,因为规模大、多学科合作才引起特别瞩目,其实在工程之前,类似的分期编年断代工作就多得不计其数,这种研究也不会因工程的结项而停止(工程得出的结论也没有强

慈禧首搭火车提3奇葩要求李鸿章傻眼…司机气到无力

清末慈禧太后,是一个掌握着实权的无冕皇后,经历过四代帝王的她,实质掌权长达47年,连皇帝都成为她操控权力的棋子。其人一生骄奢淫逸,即便是清王朝覆灭,她依旧不改穷奢极欲的作派,而她第一次搭火车提出的3个

孙中山曾孤注一掷投靠李鸿章 遭遇冷落才走向革命

1894年6月,医生出身的孙中山关闭了自己的诊所和药房,又通过关系找到上海名流郑观应、王韬、罗丰禄等人写了几张条子,北上天津找到当朝汉族第一高官李鸿章,希望能够在李的幕府中谋得一个职务。为此,孙中山精

一绝色才女,44岁才出嫁,婚后生3女,一女是千古女帝

古代封建时期,尤其盛行早婚早育,虽然历朝历代规定不同,但女子大都在13岁左右就得出嫁为妇,如有不从者,家中甚至还要承担翻倍的赋役。百姓的生活本就不富裕,再加上「”男尊女卑”,他们自然就早早将女儿出嫁了

一绝色才女,44岁才出嫁,婚后生3女,一女是千古女帝

古代封建时期,尤其盛行早婚早育,虽然历朝历代规定不同,但女子大都在13岁左右就得出嫁为妇,如有不从者,家中甚至还要承担翻倍的赋役。百姓的生活本就不富裕,再加上「”男尊女卑”,他们自然就早早将女儿出嫁了

八国联军侵华时如果慈禧不跑死磕的话,有两大受益人你想到了吗

1900年慈禧太后霸气的向西方列强宣战,想依依仗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来与西方列强硬碰硬,打出大清的威风来。结果是没想到的是换来了八国联军侵华,这八国军队一路上是势如破竹,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更是没有起到什么作

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外国皇后,为了报父母之仇,派兵攻打自己的国家

中国古代皇帝的总数量大概有两百多位,而皇后过去负责母仪天下,却不止两百多位,皇后死了皇帝随时可以立新皇后,皇帝死了只能找人继承皇位。而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只有一位皇后是外国人,她就是奇皇后,活跃时间是

二战时日本在中国死了多少人

按照美国学者根据日本战中统计计算,在大陆被击毙的日军,共计四十四万余。一位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张忠义先生,旁征博引日军史料,也得出一个接近的数字,45.5万人。国民党军参谋总长何应钦在《八年抗战》中公布

“你敢要一枪 我撤了你”

核心提示:毛泽东说:“你要枪,不能从他们手里要,那是人家从敌人手里缴获的,要枪要向敌人要。人家天天打仗,好武器有用场,咱们这里又打不了大仗。”陈赓说:“我已经发电报让部队送来了。”“你敢!”毛泽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