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临死前告诫曹操要防着此人,但曹操没在意结果竟悔之晚矣

Posted 势力

篇首语:知识是从刻苦劳动中得来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吕布临死前告诫曹操要防着此人,但曹操没在意结果竟悔之晚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布临死前告诫曹操要防着此人,但曹操没在意结果竟悔之晚矣

吕布祖父去世后,其父吕良继任,娶妻黄氏,系五原郡补红湾人,是一大户富豪财主之女。之后怀孕,男婴出世更为奇事,但见脐带自断,双目有神,两拳紧握,站立面前,黄氏惊奇,急擦去污物抱于怀中。后说与丈夫,吕良心中大快:“吾儿神也。”因出生布上,故起名吕布。

吕布,字奉献,东汉末年名将,为五原郡九原人。其勇猛善战,天下无双,坐骑赤兔可日行千里,一把方天画戟可横扫万敌,有着不可匹敌之势。吕布先后于丁原、董卓、袁术麾下效力,曾任徐州牧,并由此发展自己的势力。

建安三年,吕布在下邳与曹操交战,不敌被擒,最终被处死,死前说:“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在民间小说、戏曲等艺术形式的传播下,吕布“威猛英勇”的形象深入人心,并流传至今。当然,吕布在人们心中并非完美,其虽战力无双,无可匹敌,却势力利多变,不受旁人待见。

可以说,除去他的勇猛善战外,并无令人值得称道的地方。

早年间,吕布追随并州刺史丁原。汉灵帝死后,丁原诛杀宦臣并夺得金吾大权,董卓进京后,收服吕布诱杀丁原,自此,吕布以义子身份归附董卓麾下。

董卓为人性情暴躁,常人很难相处。吕布虽是其义子,却仍旧少不了冲突摩擦。公元189年,司徒王允利用二人间的隔阂,设下离间计。当时王允府上有一义女,名为貂蝉,貌美如仙,颇受吕布倾慕。王允见此,故意将貂蝉送予好色的董卓,以此激化二人矛盾。在多番挑拨下,吕布杀死董卓,并娶貂蝉为妻。

董卓身死的消息传出,其旧部势力打出复仇旗号,攻入京城,吕布不敌溃逃。当时正逢乱世,群雄并起,可供吕布投靠的也就那么几个军阀势力。上文说到,吕布为人处世并不受人待见,若不是他一身好武艺,怕是无人愿意收留。多番辗转中,吕布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扬、刘备等势力,且与曹操势力数次交战。

建安三年,曹军攻打吕布所守的下邳。由于吕布其人有勇无谋,多疑善变,致使麾下军队犹如散沙,他的一些部将亦相继生出反意。在吕布多次战败后,军中部将侯成、宋宪、魏续先后叛逃。实力大减的吕布自知无法抗衡曹军,悲愤之下命左右部下取其首级交由曹操,但部下不忍,吕布只好率军出城投降。

其后,他想归附曹操麾下,借求免死。刘备得知后,告诫曹操称:“吕布此人数次叛主,势利多变,不可信也。”曹操觉得言之有理,遂将吕布缢死。“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是后世对吕布的最好诠释。在三国时期,吕布是盖世无双的勇将,广为后世称颂,但同时,他的一些所作所为却令人不齿。

《三国志》作者陈寿曾评价称:“吕布其人仅有匹夫之勇,却无英杰之谋,为人轻狡反复,自恃功利,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王夫之亦抨击道:“吕布若不死,天下永无安定之日。吕布若死,天下乱世方可平息。”

陈寿、王夫之的说法不无道理,但却有些片面。二人似乎将天下动乱的缘由归咎于吕布头上,未免有失公允。

东汉末年乱世,为大势所迫,正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乱世是否存在,岂会是一个小小的吕布所能左右的。在群雄并起的年代,吕布亦不过是一颗棋子,难以左右自己的命运。其次,陈寿所评的“轻狡反复”,则为事出有因,无论是背叛丁原还是诛杀董卓,吕布无疑是被利用的一方,因此,他不应该背负“轻狡反复”的罪名。

吕布一生最大的污点就是诛杀丁原投靠董卓,使他背上“贪生怕死”、“忘恩负义”的骂名。历代学者亦在这件事上大幅渲染,吕布形象一落千丈,成为背信弃义的代表人物。当然,吕布杀丁原于情于理都不应该,这件事他应该负有一定责任,但谈不上“忘恩负义”这么严重,在当时形势下,丁原之死已成必然,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东汉末年,朝廷中两股势力日渐对立,宦官与外戚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已然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汉少帝继位后,宦官势力蠢蠢欲动,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商讨,意要趁此清剿朝内宦官,此计划受到太后的反对。何进遂召集四方豪杰将士,率兵入城,逼迫太后就范。

所谓的“四方豪杰将士”其实就是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势力、以丁原为首的并州势力,期间吕布就在丁原麾下为将。

两大军事集团表面上为同盟,实则明争暗斗,相互争权。何进召集后,董卓率先进入京城,并将汉少帝控制,取的先机。丁原势力进入后,整个汉室朝廷已经为董卓所掌控。常言说一城不容二王,董卓、丁原两大军事集团相继进入城中,自然要分出主次关系。

董卓虽占据政治主动,却手下兵力有限,与丁原军事集团开战并无胜算。但他又不愿就此将主动权拱手相让,于是,董卓准备以阴谋手段诛杀丁原,而吕布则成为他达成目标的棋子。前文说到,吕布为丁原麾下武将,那么,董卓又如何劝服他叛主呢?吕布究竟出于什么原因诛杀丁原?

笔者觉得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董卓控制了皇帝及朝廷中枢,具有政治主动权。若董卓逼迫汉少帝给吕布下令,让其诛杀丁原,吕布必然不敢违抗。在《三国志》中记载,吕布并非丁原私人势力,而是东汉官吏,听命于圣上合情合理。

二、吕布与董卓出于并、凉二州,这里在东汉后期,为羌胡的主要活动地区,汉人与胡人长期杂居,吕布、董卓皆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习惯了蛮夷之风,且二人同以骁勇善战闻名,早年皆是初级打拼而起,经历相似,更易引发共鸣。

更为重要的是,董卓早年在并州起家,并担任并州刺史,而吕布出生的五原郡,亦属于并州境内,二人虽不曾相识,却都对并州有着特殊的情感,由此,吕布选择归附董卓倒也可以理解。

三、董卓进入京城后,并未纵恶作恶、涂炭生灵,相反,他提拔了不少能力卓著的名士,官居高职,而其自身部下却仅被任命为低级职位。其外,董卓还在树立威望上做了不少努力,如早前在党锢之祸时,名士陈藩、窦武被冤杀,曾引起天下百姓悲愤。

董卓控制朝政后,当即为陈藩、窦武恢复清白,此举为他积累起不少声望。随着董卓影响形成,越来越多的百姓投靠归附,皆期望依靠董卓达到政治革新。吕布亦如此,谁不想跟随一个拥有民心的明主呢。

吕布其人有勇却少谋,缺乏斗争经验,以至于多次被人利用,无论是杀丁原还是杀董卓,其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杀人工具而已。董卓在独揽大权后原形毕露,百姓革新幻想破灭,吕布对董卓的忠心必然也产生了动摇,因此才得以轻易被王司徒离间利用。

与杀丁原不同,吕布杀董卓在百姓心中广受赞誉,并因此获得极高声望。但这些并未给吕布带来实质性帮助,相反,杀死董卓,使他彻底激怒凉州军事集团,以至于溃逃长安。吕布最先投奔袁术,但袁术怕引来凉州军事集团报复,拒不接纳,于是,吕布改投袁绍。袁绍收留吕布的原因很简单,即看重了他冠绝无双的勇武,准备让他对付黑山军张燕。

此战中,吕布作战勇猛,势不可挡,大破张燕军队。袁绍觉得吕布此人勇猛过人,不可匹敌,将来恐难以驾驭,遂暗下遣人掩杀吕布,后被吕布察觉逃走。吕布有功于袁绍,却反遭其暗算,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后世对于吕布这次“叛逃”,则显得理智了许多。

逃离袁绍势力范围后,吕布又成为了无主之人,眼下能够投奔的势力,也就只有曹操、刘备二方了。但吕布在兖州曾与曹操交战,他自然不会自投罗网,最后,吕布投奔刘备。两人相遇后,吕布对刘备敬重有加,刘备亦非常怜惜吕布这员武将,忙酒菜招待。席间,二人把酒交谈,吕布妻子一旁陪侍,气氛倒也和气融洽。

不曾想,吕布期间一句话,引得刘备不满,吕布言:“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从中看出,吕布称刘备为弟弟,显然有些颠倒主次。但是,从吕布角度来看,他与刘备同为北地人,再加上,吕布比刘备大上两岁,称其弟弟主要为了拉近关系。可是,在刘备眼中,这却是极为不敬,以下犯上。

且吕布命妻子“向拜,酌酒饮食”,更让刘备觉得吕布其人“语言无常”,心中逐渐厌恶。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吕布被曹操所擒,刘备曾力劝曹操诛杀吕布。其实,刘备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两点:

一、吕布曾夺取徐州之地,刘备对其怀恨在心。

二、刘备深知吕布英勇,若投奔曹操,必然会壮大曹军实力。而他将来最大的敌人即为曹操,因此,刘备绝不可能让吕布投降曹操。

那么,吕布为何会失败呢,这点与其自身性格有着直接关系。

吕布仅戎马半生,即名满天下、英勇无双,看似完美,却有着不小的性格缺陷,即优柔寡断、疑心猜忌,这直接影响到他后来的一系列决策,最终造成失败。如部将高顺对他忠心耿耿,吕布却疑而不用;谋士陈宫屡出奇计,吕布充耳不闻,错失诸多先机,岂有不败之理。

综述来看,吕布其人性格豪爽、洒脱不羁,忠心追随者不在少数。且吕布一生既无割地为王,又无滔天罪恶,与曹操屠城坑卒相比,显然是人善心慈。后世对他“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评价太过片面,东汉末期,乱世动荡,群雄并起,各方势力间尔虞我诈,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者更是多不胜数,岂止吕布一人?

吕布墓在河南省修武县郇封乡郇封村,该墓冢南北长约十八米,东西宽约六米,坟上杂草丛生。可叹,后世喜以成败论英雄,若吕布深谙政治之道,并拥有超前的战略目光,就不会落得个后人唾弃的下场。

相关参考

吕布临死前道破刘备一个秘密,曹操有何反应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其实,吕布在三国里面还是做过一些值得后人称雄的时期,据史料《三国志》记载,吕布骁勇,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军。意思就是说吕布此人天生神力,绝对是一个战前冲锋陷阵功臣掠地的

吕布临死前高呼七字,但是曹操没有重视

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三国人物的遗言,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悍将吕布临死前所留的七字遗言,假如曹操予以重视,三国

为何吕布死后,曹操没霸占貂蝉,因为他发现了貂蝉的秘密

三国是一副洋洋洒洒的江山画。前有悍将战场厮杀,后有军师运筹帷幄。代代枭雄纵观天下,这也是是一部书写男人的历史。不过,就算是在男人遍布的历史舞台,其中也会出现极个别的角色女人。那回眸间,眼中的风情万种,

曹操没杀司马懿,司马懿也漏杀一人,最后结果如何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曹操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曹操之所以没有称帝,很重要的两个原因,一方面是他作为大汉臣子的情结,另一方面是他还没有一统天下。其实早在被封“魏王”的时候,曹操就有想过称帝,但在谋士的劝

吕布死前留下七字遗言,奈何曹操没有重视,否则三国历史将会改写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三国人物的遗言,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和热烈讨论。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悍将吕布临死前所留的七字遗言,假如曹操予以重视,三国历史恐

一代枭雄曹操怕的人居然有七个之多

>  是的狠茬子,硬角色,不过也有畏惧的人。曹操不怕,尽管刀马纯熟,武艺高强,可惜有勇无谋,当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就从吕布眼皮底子下逃走。可见曹操没把吕布放在心上。除了吕布,曹操还有畏惧的人。>>  

袁绍为何又不偷袭许昌? 官渡之战前曹操进攻刘备

...的淋漓尽致。1.刘备与曹操的分分合合建安四年时,败于吕布后的刘备依附于曹操。此时,曹操手下的武将谋臣纷纷劝他杀掉刘备,去除后患,如程昱所说:“我看刘备这个人,才能出众,有很多人依附。他终究不会甘居人下,...

袁绍为何又不偷袭许昌? 官渡之战前曹操进攻刘备

...的淋漓尽致。1.刘备与曹操的分分合合建安四年时,败于吕布后的刘备依附于曹操。此时,曹操手下的武将谋臣纷纷劝他杀掉刘备,去除后患,如程昱所说:“我看刘备这个人,才能出众,有很多人依附。他终究不会甘居人下,...

陈宫被俘后为什么不向曹操求饶

陈宫是吕布的谋士,曹操东征吕布时被叛将捉住献给曹操。失去了陈宫,吕布登上下邳城的白门楼,看到曹操紧紧地将城池包围,只好投降。投降后的吕布向曹操求情,希望放了自己,虽然曹操权衡利弊,最终杀了吕布,但曹操

陈宫被俘后为什么不向曹操求饶

陈宫是吕布的谋士,曹操东征吕布时被叛将捉住献给曹操。失去了陈宫,吕布登上下邳城的白门楼,看到曹操紧紧地将城池包围,只好投降。投降后的吕布向曹操求情,希望放了自己,虽然曹操权衡利弊,最终杀了吕布,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