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金兀术后人,繁衍800年,血统纯正

Posted 金兀术

篇首语:等不到的晚安就别等了,挤不进的世界就别挤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我们是金兀术后人,繁衍800年,血统纯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们是金兀术后人,繁衍800年,血统纯正

汝州城往东10公里左右,有一个名为完庄的小村落,村子里生活着200多户姓完颜的村民,他们是“满族人”,据说是金代将军金兀术的后人,自金兀术之后,已经繁衍了800多年。

这个村子被发现后,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他们到底是不是金兀术后人?一村民说,他们确实是金兀术后人,而且是血统纯正的,为了保持满族血统,至今有自己的通婚习俗,不与汉人通婚。

金兀术是谁?他与岳飞有什么关系,在北宋和金交战的历史舞台上,又曾经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金兀术又名完颜宗弼,历史记载是完颜阿骨打的第四个儿子,也有人说是第六子,在其死后谥号“忠烈”,现在看来,无论是金朝还是宋朝,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众所周知,金国的主体是女真族,女真族后来入关建立清王朝。

清朝初年曾用国号“后金”,对于这个名字中原人十分排斥,于是改为“清”,显然满清改国号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完颜宗弼与岳飞是一个时代的人,难免会被后人拿来比较,历史上两人曾多次交手。

1126年,完颜宗弼引大军来攻,接连攻克汤阴、汴梁,汤阴是岳飞的老家,金兵到来之前,岳飞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军官,并没有实权,战争胜利与否并不是他能决定的,三年之后,完颜宗弼再次来袭,此时岳飞已经是督统制官,随同南宋数万将士前往作战。

虽然升了官,岳飞依旧没能触及军中大权,随后的交锋当中以岳飞离去而终结,双方并没有真正交手,不过从局势上来说,金军全面压制宋军,宋朝军队回撤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战争的走向,随后完颜宗弼大举南下,攻取临安,为了暂缓金军的步伐,岳飞采取游击战术取得奇效。

双方并没有爆发大规模冲突,不过岳飞连战连胜,这次交锋以岳飞获胜告终,1130年,金兀术率军回撤,仅仅留下小股部队断后,岳飞抓住机会重创敌军,此后的几年时间内,互有胜负,不过统计双方的记载,岳飞和金兀术的战绩却有很多矛盾 。

公元1139年,金兀术平定内部叛乱,再次南下夺取河南,从战果上来看,金兀术获胜,史书上仅仅记载了其攻陷河南,两次败给岳飞的事实却只字不提,显然对与两人的战绩对比有失公平,不过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金兀术败给岳飞仅仅是他的伤亡更大,最终结果并不好说。

双方数次交锋,以金军攻取河南而终结,金兀术取得了最终胜利,简单说历史仅仅记住了胜利者,虽然在交战过程中,岳飞多次重创金军,却没有挽回局势,又丢了河南,当然占据被动,两位同一时代的名将各展才华,给双方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金国人曾评价岳飞:“岳飞威名远扬,整个国人都为之震动,然而他还是被皇帝猜忌,诛连族人,令人惋惜。”金国人十分敬佩岳飞的为人,宋朝同样敬佩金兀术的卓越才能,仅从作战次数上来说,金兀术要比岳飞更加出色。

不过两人的起点不同,所处的朝廷政策也不同,相比岳飞来说,金兀术的起点更高,在岳飞还是一个低级军官的时候,金兀术就已经是统兵大将了,论时代背景,宋朝国内主和派占据上风,岳飞处境艰险。

两国交锋拼的不仅是将领的领导才能,而是整个国家的实力,如果统治者怯懦不堪,不能给予支持,岳飞拿什么来取胜,尤其是“靖康之耻”被视作中原王朝最大的耻辱,也能体现出统治者的无能。

金兀术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得以使出离间计,让奸臣秦桧害死岳飞,论谋略,金兀术的能力也要强于岳飞,两人各自的下场也验证了这个事实,金兀术靠着多年积攒下来的谋略独揽大权,得以善终,而岳飞身为大将,没能战死沙场报效国家,却被奸人害死,令人惋惜。

女真族的崛起来不开金兀术,多次亲率大军南下,导致中原地区数不清的百姓死于战火,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吞并南宋而努力,世宗评价其“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可见他是女真历史上杰出的军事统帅。

相比之下,岳飞的经历就十分坎坷了,两人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虽说身在不同阵营,人们也更希望看到英雄相惜的局面,只是这种情况在岳飞死后再也见不到了。

由女真演变而来的满族对金兀术十分推崇,现在还有许多关于完颜宗弼的遗迹,例如完颜宗弼运粮河,在宋辽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完颜宗弼屯粮台、老兀术坟等等。

完庄的村民们还保留着女真时期的特点,每年祭祀先祖,尽管他们把民族改成汉,始终不忘金兀术当年的荣光,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满族人,为了保持血统纯正,他们只在村内结婚,不与邻村汉人通婚。

相关参考

经过几千年的民族融合,现在还有没有纯正的汉族血统

俗话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中华民族在远古时期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同一个民族华夏族,这也是后来真正的汉族血统。当时华夏族生活的半径非常小,大概以黄河流域中游的地区为主。后来华夏族和其他民族不断交融,在历朝历代

河源人是纯种中原汉人吗血统纯正吗

汉族的正统血统是远古时的华夏族,只局限在黄河中游地区,整个华夏民族是不断扩张同化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是不可能有纯正的华夏血统的。作为广泛意义上的汉族,历史上经过数次大规模迁移、融合,也很难有真正意义的

宋朝血统最不纯正的平民大帝 宋理宗赵昀简介

宋理宗赵昀,宋理宗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60岁。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

宋朝血统最不纯正的平民大帝 宋理宗赵昀简介

宋理宗赵昀,宋理宗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60岁。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

大清亡了108年,仍有皇族后裔留辫子,为延续纯正血统拒绝娶汉人

皇帝作为古代最高统治者,拥有皇权位于万人之上,哪怕是跟着皇帝身边的人都能吃香的喝辣的,何况还是皇亲国戚,怕是走在哪里都比人高人一等,尤其是官员看到这类人都想趋炎附势一下,希望能对自己的官运有点好处,而

历史人物 宋理宗赵昀简介 宋朝血统最不纯正的平民大帝

宋理宗赵昀,宋理宗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60岁。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

历史人物 宋理宗赵昀简介 宋朝血统最不纯正的平民大帝

  赵昀,是的第十四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60岁。赵昀,绍兴府人,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

有纯正的秦王室血统

层层加码的糊涂账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的问题,不但成为秦国历史上一个迷雾重重的谜,也成为历史学上一桩千古聚讼的公案,更成为两千年来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秦始皇姓嬴名政,出生于战国时代的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

中国历史上有名血统最不纯正的皇帝 宋理宗赵昀

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最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冒牌皇帝呢?他的继位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与莒,于

中国历史上有名血统最不纯正的皇帝 宋理宗赵昀

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最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冒牌皇帝呢?他的继位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与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