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悲惨的帝王自缢而死,死后还没有陵寝只能葬在贵妃的陵寝
Posted 陵寝
篇首语:我以为我们之间的故事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后来我才发现,在念念不忘的日子里,我遗忘了我们之间的故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是最悲惨的帝王自缢而死,死后还没有陵寝只能葬在贵妃的陵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是最悲惨的帝王自缢而死,死后还没有陵寝只能葬在贵妃的陵寝
崇祯帝即位时,由于内忧外患的严重,明朝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了。东北地区,后金势力日益强大,辽东重镇已经失陷。西北地区,更是连年干旱,蝗虫遍地,颗粒无收。老百姓不得不吃蓬草,剥树皮,甚至以泥土、石粉充饥,出现了"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的情况,各地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特别是王喜胤、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城陷地,声势越来越大。面临这严峻的形势,加之崇祯帝为扭转危局过于急躁,对吏治的整治不当,以及心胸狭窄、喜奉迎、恶直言和任人不当、多猜疑、重诛杀等缺点,终于使他励精图治,中兴明室的愿望彻底破灭。风雨飘摇的明朝政权,也被农民起义推翻。
崇祯帝御前殿鸣钟集百官,想孤注一掷,作最后挣扎,但大臣们一个也没到。崇祯帝走投无路,只好登上万岁山,在寿皇亭旁的树下自缢而死。死时"披发跣左足,右朱履,衣前书曰:\'朕自登极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太监王承恩随崇祯帝一同上山,遂再拜恸哭,在崇祯帝前跪缢而死。
李自成农民军攻入皇宫,在清宫过程中,没有找到崇祯帝。李自成下令"献帝者,赏万金,封伯爵;匿者,灭族"。二十日午,才发现崇祯帝己自缢身亡。李自成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帝后尸体停在东华门侧,装入柳木棺内,搭盖了临时灵棚。二十三日重新改殡,以红漆棺殡帝,黝漆棺殡周后。崇祯帝头戴翼善冠,身着衮玉渗金袍,周后亦依制加袍带。
帝后棺椁在东华门所设灵棚连停数日,明朝的官员都不敢去看。只有襄城伯李国桢"泥首去帻,踉跄奔赴,跪梓宫前大哭"。农民军将他抓住见李自成。他"以头触阶,血流被面"。李自成劝李国桢投降。李国桢说:让我投降必须答应三件事:一是明代帝王陵寝不能发掘破坏;二是用天子礼葬崇祯皇帝;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李自成一一答应。但难办的是崇祯帝生前并没有预建陵寝。其原因按清查继佐《罪惟录》记载是这样的:"崇祯初年,徧求天寿,无吉壤。至十三年,始召刘诚意孔昭(诚意伯刘孔昭)及张真人甲(真人张甲),协视地,得蓟州凤台山(清代又作"昌瑞山"或"丰台岭",即今河北遵化清东陵所在地)。云地善而难得治陵起工之吉,吉在甲申(崇祯十七年)以后,不及事。"于是李自成农民军只好决定将崇祯帝、后葬入田贵妃的墓中。
田贵妃,即前述的皇贵妃田氏,其坟园建筑由工部侍郎陈必谦负责营建。但地面建筑未成,而明朝已经灭亡。
田妃墓隧道长十三丈五尺,宽一丈,深三丈五尺,督修四昼夜至初四日寅时始见地宫石门。用拐钉钥匙推开头层石门,里面是三开间的香殿,中间悬挂两盏万年灯,内灯油仅二三寸深,缸底都是水。陈设的祭品,前有石香案,两边列五彩绸缎侍从宫人。田妃生前所用器物衣服盛贮在大红箱内。东间石寝床上铺裁绒膻,上面叠放着被、褥、龙枕等物。由于地宫内潮湿,衣、被等物多浸泡黬黑,被褥仅一面用锦绣,其余都用布缝合,金、银器皿也都是用铅铜冒充。打开第二层石门,里面是通长大殿九间,石床长如前式,高一尺五寸,阔一丈,上面停放着田妃棺椁。
初四日申时,帝后棺木送到,停放祭棚内,棺木前陈设猪羊金银纸札等祭品,众人举哀祭奠。祭毕,将田妃椁(棺外木套)打开,先将田妃棺移于石床右侧,次安周后棺于石床左侧,最后将崇祯帝的棺木放入田妃椁中,停放在石床正中位置。棺椁之前各设香案祭器,点起万年灯,遂将两座石门关闭,将隧道填平。
初六日,赵一桂率捐葬乡耆人等再赴葬所祭奠。祭毕,于附近西山口等三村拨夫百名,各备锨筐,舁土为崇祯帝堆起了坟冢。赵一桂、孙繁祉又捐银五两,买砖在冢周修筑了五尺高的围墙。崇祯帝后,在大顺农民军政权的命令下就这样葬入了田妃墓中。
清朝人主中原后,为收买人心,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为清廷效力,始将这座葬有崇祯帝后的妃子坟命名为"思陵",并改葬崇祯帝后,营建了地上园寝建筑。按《清世祖实录》记载,清廷下令以礼改葬崇祯帝后,并营建思陵建筑,时在顺治元年(1644年)五月。
清朝灭亡后,军阀连年混战,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又蹂躏了思陵,屡逢劫难,残毁十分严重。地下墓室曾先后两次被当地土匪盗发。1947年,国民党军队为修炮楼,又大规模地拆毁陵园地面建筑。至新中国建立前夕,思陵已是满目凄凉,只有坟冢、楼殿遗址、石雕五供、碑石作为珍贵文物保存下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思陵的珍贵文物得到应有保护。
相关参考
人死如灯灭,管你生前是帝王还是走卒,死后还不是一具枯骨。当然也有不同,至少帝王墓葬规格高,风水讲究,陪葬品丰富。而走卒,就可能只是草席一裹,埋了了事。 古时候帝王墓葬,必定会请极懂风水的人找一个
团扇又称宫扇、纨扇,起源于商代,最早用于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直到西汉时期,扇子才被用来取凉。 我们通常所说的团扇指的是一轮明月形的扇子,实际上这种扇子又称“合欢扇&rdquo
中国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身份在历史沧桑中不断变化,许多人都知之一二。1967年因患肾癌在北京逝世,后于何处?此事鲜为人知。> 按封建国家定制,新登基以后,就要选择「万年吉地」,营建陵寝。宣统溥
史籍记载,曹丕一生都十分节俭,是一位倡导薄葬的皇帝。曹丕的父亲曹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摸金校尉”的创始人,在曹操的带领下,这批人不知道盗过多少皇亲国戚的陵寝,将墓中宝物全部搜刮一空,充作军饷。
史籍记载,曹丕一生都十分节俭,是一位倡导薄葬的皇帝。曹丕的父亲曹操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摸金校尉”的创始人,在曹操的带领下,这批人不知道盗过多少皇亲国戚的陵寝,将墓中宝物全部
皇陵是专门为皇帝打造的,基本都是奢华无比。那可不是一般能能入葬的,即使是最位高权重的大臣,也没有这份待遇。然而,有个皇陵,却有一位太监与其葬在一起,而且康熙还为他立下碑!很多人可能觉得,皇帝死后可能会
皇陵是专门为皇帝打造的,基本都是奢华无比。那可不是一般能能入葬的,即使是最位高权重的大臣,也没有这份待遇。然而,有个皇陵,却有一位太监与其葬在一起,而且康熙还为他立下碑!很多人可能觉得,皇帝死后可能会
人死如灯灭,管你生前是帝王还是走卒,死后还不是一具枯骨。当然也有不同,至少帝王墓葬规格高,风水讲究,陪葬品丰富。而走卒,就可能只是草席一裹,埋了了事。 古时候帝王墓葬,必定会请极懂风水的人找一个
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为何从来没有盗墓贼 ”光顾”
诸葛亮曾出使东吴联孙抗曹,因见钟山山峦巍峨,似蛟龙盘曲,石头山地势险固,如虎踞江边,故而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盛赞。自六朝第一位帝王孙权开始,钟山即成为帝王陵寝及功臣勋戚的葬
在湖北的钟祥市,有一座神秘而极具特色的明代皇陵,它有两座以瑶台连在一起的坟冢,修建历时四十年,耗费白银200万两,墓主人是个藩王,死后却使用帝王级别的陵寝,它就是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明显陵。明显陵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