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被慈禧囚禁至死咎由自取
Posted 光绪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光绪被慈禧囚禁至死咎由自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光绪被慈禧囚禁至死咎由自取
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百日维新宣告失败,随即囚禁光绪皇帝于中南海瀛台。长久以来,人们在谈到光绪皇帝时,总会报之以深深的同情。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光绪在位34年,一心想有所施展,奈何手中无权;二是光绪身心俱疲,他成为傀儡皇帝,内心充满苦闷,结果被囚禁至死,一声叹息。
光绪从4岁登基到38岁去世,在位时间如此之长,可没有一番作为,确实是一个悲剧。可是,在光绪老师翁同龢看来,光绪被囚禁至死,丝毫不值得同情。这是为何?从《翁同龢日记》中,我们发现了光绪的真实面目,绝大部分人心目中那个文弱、无能的皇帝,竟然有着完全相反的一面:
他性格暴躁、骄纵和偏执,一言不合就大发雷霆。光绪还没大婚时,翁同龢就发现自己这个学生脾气之暴躁非同一般。从光绪九年二月到六月的不到半年间,翁同龢就在日记中记载了光绪竟六次大发脾气。
其中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光绪突然爆发,用手奋力击打玻璃,结果“满手尽血也!”动不动就乱摔东西,甚至表现出自残的倾向,对于还未成年的光绪来说,这绝非寻常,以至于翁同龢感叹,“圣性如此,令人恐惧!”光绪为何会这样?
由于年幼时就入宫,光绪严重缺乏父母的关怀,致使长期生活在畸形的生活中,使得他心理年龄长期处于儿童阶段。对于这一点,末代皇帝溥仪最有发言权,是皇位让他内心产生了变化。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描述了童年时期的生活,“琉璃瓦顶是黄的,轿子是黄的,椅垫子是黄的,衣服帽子的里面、腰上系的带子、吃饭喝茶的瓷制碗碟、包盖稀饭锅子的棉套、裹书的包袱皮、窗帘、马缰……无一不是黄的。这种独家占有的所谓明黄色,从小把唯吾独尊的自我意识埋进了我的心底,给了我与众不同的‘天性’”
光绪也是如此,从入宫那一刻起,慈禧太后不仅禁止光绪与父母的联系,而且要求光绪身边的侍卫、宫女、太监等不能出现年轻人,“所有左右近侍,止宜老成质朴数人,凡年少轻佻者,概不准其服役。”长期生活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光绪心理逐渐扭曲,最终性格暴躁,结果成为了一个悲剧。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光绪帝被囚禁期间,竟然一直在学习西方文化,试图拯救大清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后,就将光绪皇帝软禁了起来。光绪帝不仅失去了管理帝国的权力,连生活上的自由也失去了。>从现象上看,光绪帝完全没有了存在感,他甚至有自我放弃的倾向。>1900年,慈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都是男尊女卑,女子不能干政,但是也产生了3位擅权弄政的女子,一位是西汉时期的吕后,一位是女皇武则天,而一位就是清末掌握大权长达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而且其囚禁光绪皇帝长达10年之久
在清末历史上,除慈禧之外,珍妃就是最具传奇色彩、最受人瞩目的妃子了。虽然她只活了短短的25年,但至今人们依然对她的故事津津乐道。在世人心目中,珍妃一直是一个因帮助光绪变法维新而遭慈禧嫉恨,继而被打入冷
光绪三十七年(一九○八年),三十七岁的光绪皇帝载湉在被囚禁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驾崩。他死后的第二天下午,掌握了他一生一世的慈禧太后也在中南海仪鸾殿去世。两位冤家似的人物死的时间竟然如此相近,是巧合,还是
大家都知道清朝末年,光绪死后不到一天的时间慈禧也跟着驾鹤西去。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有人动其手脚?有人说,光绪是被毒死的,那么这个下毒的人是谁?难道是背后有人谋划操纵?现在我们先来看看光绪被慈禧囚禁后的生
在近代史上,光绪皇帝是最受同情的,一生被慈禧太后欺压,搞个戊戌变法,企图强大中国,也被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破坏,此后更是长达10多年的囚禁,暗无天日。而到最后,好不容易熬到慈禧太后年纪大了,要死了,却在慈
光绪三十七年(一九○八年),三十七岁的光绪皇帝载湉在被囚禁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驾崩。他死后的第二天下午,掌握了他一生一世的慈禧太后也在中南海仪鸾殿去世。两位冤家似的人物死的时间竟然如此相近,是巧合,还是
在近代史上,光绪皇帝是最受同情的,一生被慈禧太后欺压,搞个戊戌变法,企图强大中国,也被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破坏,此后更是长达10多年的囚禁,暗无天日。而到最后,好不容易熬到慈禧太后年纪大了,要死了,却在慈
一百年前的1908年,被囚禁在瀛台的光绪皇帝和实际统治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慈禧太后几乎同时死去。一个是三十八岁的壮年,一个是七十四岁的老人,两人在政治上势不两立,却同时死亡,难道是偶然的巧合?这就形成了一
在近代史上,光绪皇帝是最受同情的,一生被慈禧太后欺压,搞个戊戌变法,企图强大中国,也被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破坏,此后更是长达10多年的囚禁,暗无天日。而到最后,好不容易熬到慈禧太后年纪大了,要死了,却在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