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自杀殉国,光绪下旨将其棺木加上3道铁链,十余年不准下葬

Posted 光绪

篇首语: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丁汝昌自杀殉国,光绪下旨将其棺木加上3道铁链,十余年不准下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丁汝昌自杀殉国,光绪下旨将其棺木加上3道铁链,十余年不准下葬

丁汝昌,一个在历史进程中充满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一代名将,也有人说他是中国海军溃败的罪魁祸首。

在他去世之后,当朝统治者甚至对他加以最残酷的惩罚,对其咬牙切齿恨之入骨。

1836年,丁汝昌生于安徽,是当时清朝重臣李鸿章的左膀右臂,担任北洋海军水师提督。1895年2月在全军覆没前,他心灰意冷,自杀殉国。

丁汝昌是陆军将领出身,没有什么海军统领经验,为何当时突然被提拔成中国水军的提督?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将领要求呢?

我们不能说某个系统出来的将领,就一定不能胜任另一个系统的职务。有些事情看重的并不是所谓的专业训练,因为他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便认为他是个不称职的将领,这样的结论未免太过武断。

但是在当时的朝堂之上,依然有不少人拿着这一幌子弹劾丁汝昌,其实根源并不是在于他本身的所作所为,而是因为他所身处的派系。

李鸿章保举他做提督,多少存在私心,因为他是安徽人,是他的嫡系,其他有资格担任这个职位的大多都是南方的陌生面孔。任用自己的手下,能保证自己对这支海军的绝对控制。

在他任内,这支军队的运行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他治下不严,底下的海军经常拉帮结派,在邻近地区放荡不羁,这些有关于生活方面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但从军事战略上来说,他没有什么太大的错漏。

在国难面前,他面对的是重重阻力和艰难的现实,就他而言,能够支撑这么长时间已经是勉力为之,如果只因为最后的失败而对他妄加惩罚,让他一个人承担责任,实在是有些太不近人情以及苛刻了。

客观来说,丁汝昌确实已经做出了最后的抗争,在家国沦陷之时,他还曾做出最后努力,企图组织敢死队力图夺回失地,可惜卵不能击石,他最后依然失败了。

在倾覆面前,他只能进行最后选择。一边,是请愿的百姓和官兵,眼看援军无望,覆灭在即,这些人集结在他的军营外面,请求提督给一条生路。

一边,是敌人舰队的步步紧逼,自己赖以生存的炮台已经被敌人占领,原本守护自己安危的大炮现在成了向自己背后开火的利器。

海面上,战火连天,到处都是人的惨叫声和火炮声。自己已经是革职戴罪之身,就算不死在战场,苟活下来也必定会受到万夫所指,无法获得自己尽心尽力守护人民的原理,这也是种精神上的死亡。

权衡之下,他选择服毒自尽,决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对于大清朝廷来说,他在战场上的表现,非但谈不上称职,可以说的上渎职。腐朽的朝堂上对他的弹劾从未停止。

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所有的责任都扣到了他的头上。光绪帝认为他指挥不力,下旨“籍没家产”,命他死后穿上黑色囚衣,棺材漆成黑色,外加三道铜箍捆绑,用砖封在其村头,十余年不许埋葬。

对于传统社会的人来说,这样累及来世的惩罚实在是太过可怖。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被自己国家痛骂的将士,却在敌人的记载之中被称作是爱国名士,这其中曲折自在人心。

直至1910年,经载洵等人奔走,苟延残喘的大清才为他平反,两年之后他才得以入土为安。

中国的溃败有自己的历史原因,在那场战争之中,他已经竭尽全力来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中国军人的尊严,对如此对待着实有些让人寒心。

相关参考

甲午中日战争,丁汝昌等人自杀殉国,纽约时报44字评论,感动千万人

晚清时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发展,综合国力得到快速的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更是得到空前的强盛。即使是这样,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清朝的整体实力还是要强于日本。在李鸿章、左宗棠及张之洞等人的带领下,清朝进

甲午惨败后,丁汝昌以身殉国,却被挖坟鞭尸!

甲午海战是北洋水师打得最惨烈的一战,不光数艘军舰被击毁沉海,连北洋精良将领丁汝昌等人,也是以丧命。然而令人愤慨的是,自杀殉国的丁汝昌并没有获得其时清当局的尊敬,反而在身后仍不得安谧,棺椁被加上了三道铁

甲午惨败后,丁汝昌以身殉国,却被挖坟鞭尸!

甲午海战是北洋水师打得最惨烈的一战,不光数艘军舰被击毁沉海,连北洋精良将领丁汝昌等人,也是以丧命。然而令人愤慨的是,自杀殉国的丁汝昌并没有获得其时清当局的尊敬,反而在身后仍不得安谧,棺椁被加上了三道铁

此人身为一降将,却被李鸿章跟左宗棠抢着用,最后此人自杀殉国

说起丁汝昌这个人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他是一位民族英雄。十八岁的时候,他参加了太平军,由于出身贫寒,而且又遇到了家乡闹灾,想要活命的话,只能成为军人。他头脑精明,十分灵活,而且懂得分析形势。在曾国荃讨伐

清朝一官员犯下死罪,得知此人祖先的名字后,康熙下旨将他赦免

古人的宗族观念非常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不能忘本,从而留下落叶归根、认祖归宗等相关成语。清朝初年,山东有一位叫孔尚任的才子,经过一番努力,官至户部员外郎,后来却犯下死罪,甚至有可能株连三族。康熙得知

邓世昌本有机会获救,却甘愿与爱犬殉国

清末的海军,就像民国时期的空军一样,是最时髦、最洋气的一帮人。北洋海军的整个军官群体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像丁汝昌这样从旧式军队过来的老将,主要负责行政、后勤等非技术性的工作,这些人物在军官中占

丁汝昌挽诗集 甲午海战中的丁汝昌

...,出现了许多英勇之人,也出现了许多懦弱之辈,不过看丁汝昌在此次海战中的表现,也实在让人焦急惋惜。光绪十四年。即公元1888年,清政府定北洋海军官制,在威海择地建造水师公所。作为总理海军事务大臣的醇亲王奏准...

皇后只说一句话扫了皇帝的兴,下旨立马将其赐死?

皇后只说一句话扫了皇帝的兴,下旨立马将其赐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皇后本是和皇帝相辅相成,一朝的后位与皇帝的前朝政治相连,掌握的好了大多是成了皇帝统治的助力,但是偏偏有位皇帝就是这么任

多尔衮唯一的女儿爱新觉罗·东莪究竟嫁给谁了

  东莪是多尔衮唯一的一个女儿,生于崇德三年(1638),生母为朝鲜王族之女。顺治七年,多尔衮去世,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多铎之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

多尔衮唯一的的女儿爱新觉罗·东莪究竟嫁给谁了

东莪:生于崇德三年(1638),睿忠亲王多尔衮的独生女儿,生母为朝鲜王族之女。顺治七年,多尔衮殁,清世祖(顺治)纠其罪,下旨将其子女东莪、多尔博(多尔衮无子,过继豫亲王多铎之子)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