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死不投降苏军,美国背后资助
Posted 部队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宁死不投降苏军,美国背后资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宁死不投降苏军,美国背后资助
从1942年开始,德国愈发感到兵力捉襟见肘。武装SS部队开始放弃其自诩的所谓“纯雅利安人”的高征兵标准,开始征召大量外国人加入德军。其中一部分是外国德裔,一部分则是外国中的德军支持者。甚至连几十万愿意合作的俄国战俘,都被纳入德军麾下成为不缺或缺的“辅助人员”。
抓获美军的武装SS
在由外国人组成的德军部队中,两极分化情况很严重。其中一部分的战斗意志相当强悍,甚至比德国部队还能打,比如武装SS维京师、武装SS北地师等等。维京师后来居然还升格为了装甲师,新式装备优先补给,待遇很优厚。1943年开始,德军从波罗的海沿岸的原苏俄控制区也征召了大批兵源,组成了多个师,直接投入东线战场的作战。这些地方反俄情绪很重,几年前又遭到苏军的吞并,所以士兵的斗志十分旺盛。德军外籍兵团还有从芬兰、荷兰和法国征召的士兵。
1945年的维京师豹式坦克
1945年,德国已经进入战败倒计时,东线战场的战斗尤其绝望和残酷。颇为值得人奇怪的是,德军中不少外籍兵团居然越战越勇。4月16日苏军打响柏林战役,柏林的城防部队中很多都是外籍兵团的士兵。苏军的战报认为,这群人极其死硬,经常在阵地上打到最后一个人。而很多德国部队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倒是选择投降。4月30日,苏军兵临柏林市中心的国会大厦、勃兰登堡门、提尔加登花园地区,打响了最后战斗。而这片核心地区的德军部队,相当多都是外籍兵团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荷兰士兵。他们为德国战斗到了最后一滴血,大部分都在绝望的最后之战中战死。
柏林国会大厦满目疮痍
而在柏林被攻占的时候,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德军最后一块阵地:库尔兰桥头堡却坚如磐石。这块区域位于拉脱维亚北部,德军大概集结了20多万兵力与苏军三个方面军对峙。苏军在1944年波罗的海沿岸战役后切断了当地德军与东普鲁士的陆上联系,但德军可以通过海运保持补给。苏军曾发动过5次总攻,但都铩羽而归。在库尔兰地区的德军中,不少是波罗的海三国当地的外籍兵。
外籍德军摧毁苏军坦克
德国无条件投降后,库尔兰的德军立即进行海上疏散,尽可能返回德国本土,而留下了10多万人则只能向苏军投降。但很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的士兵拒绝脱下军装,拒绝放下武器,他们接受了指挥官的最后祝福后,撤入当地的大片森林山地中坚持抵抗!随后的战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战后之战”。苏军从40年代末就投入大量兵力进行清剿,但无奈当地对俄国人的回归十分抵触,那群打游击的最后的德军得到了很多支持。
坚持作战的拉脱维亚籍德军
在多次战斗中,那些德军残兵宁死也不投降,哪怕被苏军清剿部队包围了也战斗到最后。波罗的海沿岸有案可查的最后一个德军居然是在1959年被苏军击毙的——他是个拉脱维亚人,距离德国投降已经过去了14年。有研究者认为,这些战后的针对苏军的游击作战,得到了美国的一些支持,他们希望借此引起更大的针对苏军的破坏行动。美国在战后与原德军力量的合作的确是很常见的。
相关参考
众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读了无条件投降的公告,并命令各地的日军就近向盟军缴械投降。然而,天高皇帝远,消息的传播难免有迟滞,再加上不少日军顽固分子本来就不死心,索性搞出了一出将在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建文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败以后,他本人不仅丢掉了皇位,而且下落不明,生死存疑。但是却出现了一个非常令人震撼的现象,建文朝的很
作为明朝末期的国家脊柱,袁崇焕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在他驻守山海关的日子里,大清铁骑从未越过一步,数次引兵关下,却唯有望关兴叹,感叹对手的强大。不过由于小人的陷害,最终他也走上了岳飞的老路,被崇祯皇帝处
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起义爆发,随即,天下响应。秦朝的主力部队都在边境,地方军队在起义军的攻击下一触即溃,很快,起义军就打到了离秦都咸阳仅百里的戏地。眼看秦朝政府就要玩完,这时一个人站了出来,这
在一些历史剧当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感人的一幕:将军因作战失败,成为敌军的俘虏,不管敌人用什么方法,他都不会屈服,高官厚禄不能让他动摇,威逼拷打也能抗住,最终以身殉国。这样的将领不只电视上有,历史上的确
历史人物 隋唐将领单雄信简介 单雄信为何宁死都不肯向李世民投降
单雄信人物生平简介 单雄信是隋唐时期的一员名将,曹州济阴人。与徐世勣关系友好,誓同生死。隋末与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让的瓦岗义军反隋。大业十三年,翟让在王伯当与徐世勣的建议上将瓦岗之主的位置让给李密,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实行无条件投降,结束战争。严格来说,「”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是有条件的,即日本还是保留了「”天皇制”。保留天皇制的动议
历史人物 隋唐将领单雄信的简介 单雄信为何宁死都不肯向李世民投降历史名人
单雄信人物生平简介 单雄信是隋唐时期的一员名将,曹州济阴人。与徐世勣关系友好,誓同生死。隋末与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让的瓦岗义军反隋。大业十三年,翟让在王伯当与徐世勣的建议上将瓦岗之主的位置让给李密,
朝鲜被日本占领40年。关于朝鲜问题,开罗宣言中规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日本投降前夕,美国总统杜鲁门给斯大林的信中提到,苏军接受朝鲜北纬38度线以北的日军投降,美国接受38度线以南的日军投
看过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蜀汉最终的灭亡和刘禅的懦弱投降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可以说当时蜀汉的兵马是节节败退的,当时邓艾是一路胜仗打到了成都,眼看着再怎么努力也无力回天的刘禅选择听从群臣建议出城投降,即使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