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能力堪比曹操、刘备、孙权但在《三国演义》只是龙套角色

Posted 太守

篇首语: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的能力堪比曹操、刘备、孙权但在《三国演义》只是龙套角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的能力堪比曹操、刘备、孙权但在《三国演义》只是龙套角色

三国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大巨头就不用多说了,其他诸如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公孙瓒、韩馥、陶谦…… 宇内豪雄,也都各逞其能。

不过,还有一个人,能力绝不在上述诸人之下,甚至堪与曹操、刘备、孙权比肩,却一直以来被人们严重低估。

此人便是下邳淮浦(今江苏省涟水县)人陈登。

陈登,字元龙,出身名门望族。

陈登的父亲是沛相陈珪,陈珪的叔父是曾经做过司空、光禄大夫、太常、太尉等要职的后汉名臣陈球。汉灵帝光和二年(西元179年),陈球联络朝中部分大臣诛杀宦官。事虽不成,陈球身死,但他的行为备受清流名士推崇。陈球的儿子也非常牛,长子陈瑀,任吴郡太守;次子陈琮,任济阴太守。

所以说,论及家世背景,陈登来头不小。

不过,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人们的心目中,陈登就是一个小龙套的角色,只是在曹操收吕布的时候作为内应出现了一下,难登大雅之堂。

事实并非如此。

陈登少年时就有澄清海内、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

25岁时,举孝廉,任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市)县长,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

《三国演义》写陈登在曹操收吕布时充当了曹操的内应,此事属实。

汉末乱局,徐州的豪强地主和世族势力组成的徐州势力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要极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希望在本地区发生动荡和混乱而对自身的利益造成损害;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太情愿接受外来势力的介入,使本地区成为诸侯混战的战场。

当朝廷委派的扬州人陶谦进入徐州,陈登就成了陶谦和徐州势力双方沟通、协调的中间人。陶谦死后,陈登一度考虑过扶助刘备当上徐州牧,但很快就对刘备的军事指挥、地方管制能力产生了怀疑。吕布夺取了徐州,陈登和父亲陈珪一起在吕布手下当上了官。不过,吕布为人反覆无常、有勇无谋,综合能力比刘备还差。陈登转而倒向曹操一边,帮助曹操除掉了吕布。他也因此被封为伏波将军,任广陵太守。

陈登任广陵太守期间,治政有方,民赖其利,百姓对他感恩戴德,可以说,已经收获了江、淮民心,遂有吞灭江南之志。

广陵地接长江,向为江东孙策所觊觎。

汉献帝建安四年(西元199年),孙策攻下皖城后,蓦然向徐州陈登部发难,跨江进击陈登所守匡琦城。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敌人来势凶猛,我们以寡敌众,恐怕不能抵挡,不妨引军退避,留一座空城给他们。江东人水人居陆,必不能久处,用不了多久,自然离开。

陈登一听,勃然大怒,疾言厉色地喝道:「吾受国命,来镇此土,若不能遏除凶慝,与逃寇何异!吾出命以报国,仗义以整乱,上应天、下顺民,师出必胜。」

不过,为迷惑敌人,陈登下令紧闭城门,偃旗息鼓,示弱于敌。

一时间,将士衔声,寂若无人。

陈登并未闲着,高踞城楼,观望形势,等捕捉到了可以出击的战机,便突然打开城门,指挥将士们猛虎出笼一样杀出。

江东大将周章猝不及防,阵脚被冲乱,溃不成军,很多士兵登船不及,被杀死淹死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

孙策气愤丧军,复兴大军卷土重来。

陈登不慌不忙,一面派人向曹操请求援兵,一面在援兵必经之地聚积柴草,隔十步一堆,纵横成行,布列整齐,乘夜点燃,光照远近。

城上军民不知真假,以为援兵已到,欢笑称庆,士气大振。

江东大军不知真假,以为援兵已到,望火惊溃,仓皇失措。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陈登亲勒马步兵追奔,斩首万级。

以一郡之力屡败孙策重兵,陈登之能实不在小霸王孙策之下。

可惜天妒英才,陈登39岁就病死了。

做一大胆假设,如若陈登不死,一旦登陆江东,极有可能代替孙策。

关于陈登之死,《三国志‧华佗传》记载,陈登是因为吃海鲜,吃入了血吸虫一类的寄生虫,虽得华佗治好,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最后肠断丧命。

陈登一死,竖子成名。

孙策一举跨有江北。

一年后,曹操平定了河北,挥麾南指,以八十万之众收拾江南,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失败——赤壁之战。

以后,曹操每次遥视长江,总要悻悻叹息:「恨不早用陈元龙计。」语言中充满了对陈登的膺服和追思。

与曹操相比,刘备对陈登的景仰之情,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曾有名叫许汜的人从广陵到荆州,跟刘表谈起了陈登,愤愤不平地说:「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未除。」

刘备正寄住在荆州,虽对许汜的话不以为然,却没马上反驳,而是问刘表:「您觉得许君所言如何?」

刘表说:「欲言非,然许君为善士,不会胡说虚妄之言;欲言是,元龙却又名重天下,太奇怪了。」

刘备扭头问许汜:「君言陈元龙骄狂,以何为凭?」

许汜高声地说:「我过去因世道动荡而路过下邳,见过陈元龙。他毫无待客之礼,自顾自地高卧大床,而让我们坐在下床。」

刘备冷笑道:「我太了解元龙了,现在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您素有国士之风,元龙也希望您忧国忘家,有匡扶汉室之志。可是您却向元龙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谈也没有什么新意,这当然是元龙所讨厌的,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元龙和您说话?假如当时是我,我肯定会上百尺高楼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区区上下床的区别呢?」

说到这儿,刘备目视远方,深情满怀地说:「诚如元龙这般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代,当今世上难有人及其项背啊。」

刘备对陈登的评价,也引发了后来宋朝大词人对陈登的咏叹。

其中,张孝祥词云:「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张元干则词云:「元龙湖海豪气,百尺卧高楼。」

《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中对陈登的评价是:「陈登、臧洪并有雄气壮节,登降年夙陨,功业未遂,洪以兵弱敌强,烈志不立,惜哉! 」对陈登也是满满的惋惜之情。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曹操孙权刘备为什么能造就三国鼎立?刘备相比曹操孙权最大优点是什么?

曹操、孙权和刘备三人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开始,虽然曹操没有称过帝,但他的贡献一点不比皇帝小,而且综合能力应该也在孙权、刘备之上。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曹操、孙权还有刘备三人的品质还有优点,东汉末年各地群雄崛起,

曹操求而不得的三个牛人,都投靠了刘备,其中一人堪比诸葛亮

曹操,字孟德,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也是公认的三国实力最强的枭雄。曹操文武双全,不仅精通兵法,而且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尤其擅长写诗,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曹操之所以能成为三国最强王者,除了个人能力突出外,

历史秘闻 曹操求而不得的三个牛人,都投靠了刘备,其中一人堪比诸葛亮

曹操,字孟德,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也是公认的三国实力最强的枭雄。曹操文武双全,不仅精通兵法,而且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尤其擅长写诗,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曹操之所以能成为三国最强王者,除了个人能力突出外,

历史人物 他的能力堪比诸葛亮,却被小人陷害致死

邓艾,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将领,深谙兵法之道,也是三国后期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公元208年,曹操攻克了荆州,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种地。

历史人物 他的能力堪比诸葛亮,却被小人陷害致死

邓艾,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的杰出将领,深谙兵法之道,也是三国后期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公元208年,曹操攻克了荆州,强行将当地人民北迁,邓艾及其母亲、族人便在这时被强迁到汝南种地。

三国历史 曾追杀曹操、刘备、孙权 威震江东

三国时代烽火连天,要想要在乱世生存,不是一件容昜的事!尤其,在群雄并起的年代,选对主子很重要,当然,如果是有能力的将领,又另当别论!话说当时曾有一位名将,年仅25岁的时候就追杀过一代枭雄曹操,29岁的

三国历史 曾追杀曹操、刘备、孙权 威震江东

三国时代烽火连天,要想要在乱世生存,不是一件容昜的事!尤其,在群雄并起的年代,选对主子很重要,当然,如果是有能力的将领,又另当别论!话说当时曾有一位名将,年仅25岁的时候就追杀过一代枭雄曹操,29岁的

历史人物 孙权、刘备和曹操谁的学习能力最强?曹操正是欣赏孙权的这个优点

曹操把孙权当做英雄,但是心里最佩服的还是孙权,因为在他们三人当中,孙权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是最强的。看似孙权的出身是最好的,江山都已经被哥哥给打了下来,不过孙权继位后想要保住这个地位就变得非常不容易

历史人物 孙权到底有什么能力?曹操欣赏孙权什么?

东吴被称为是三国里最“人和”的地方,基本上孙权在位的时候没发生过什么内斗大臣们都能和谐相处,其实这是非常不同意的。很多人都感觉孙权是曹操和刘备里面存在感最低的,但是在正史当中东吴的记载也是非常多。就连

曹操刘备孙权中谁更有气节

中国人讲究一个气节,尤其是古代士子,这会被看成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事情,因此才会有“杀身成仁”、“宁折不弯”、“士可杀不可辱”等说法。但在三国鼎立之前,有一个特殊现象,将军士子改换门庭是家常便饭,有人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