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名妓寇白门以一首诗嫁入官门最后靠卖身买回保国公朱国弼一条命

Posted 青楼

篇首语: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秦淮名妓寇白门以一首诗嫁入官门最后靠卖身买回保国公朱国弼一条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秦淮名妓寇白门以一首诗嫁入官门最后靠卖身买回保国公朱国弼一条命

风尘美人多不幸,最不幸的是从云端跌到尘埃里。就像寇白门的一生。

她在能诗善画的秦淮八艳中不算最出名的,但她的身世比别人还要复杂——其他名妓都是幼年被拐卖,只有她出生在世代为娼的人家。在南京的钞库街,红粉寇家在晚明的名气很大,跟街上另一头的名妓李香君的「媚香楼」互为风景,吸引了很多来看秦淮风月的人。

钞库街在什么地方呢?它位于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南岸,东北起文德桥,西南至武定桥,在明代是国家金库——宝钞库的所在(明朝钱币为「大明通行宝钞」),所以因此得街名。此外,由于南京是明清两代江南乡试的举办地,有大大小小的贡院分布,在钞库街上也有试馆,所以这里的人流量一直不小。

曾经热衷出入青楼的作家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写秦淮风月时,绘声绘色:「那秦淮河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两边河房里住家的女郎,穿了轻纱衣服,头上簪了茉莉花。一齐卷起湘帘,凭栏静听。所以灯船鼓声一响,两边卷帘开窗。河道里焚的龙涎,沉、速香雾一齐喷出来,和河里月色灯光合成一片。望着如闻仙人,瑶宫仙女。」

话说明朝一开国,朱元璋曾在南京大肆建青楼,他的本意是希望有钱的民间人士去消费,增加国家的税收,结果去的主要是官员们。

朱元璋一生气,就撤掉了许多官办的青楼,但是私营的风月场所却此起彼伏地冒出来了,成为南京的一面招牌。别说其他人,就是朱元璋身边功臣的子孙们,也经常在风月里流连忘返,反而对国事漠不关心。

这其中,就有第八代大明保国公朱国弼(明朝有公、侯、伯三等爵专授功臣和外戚,三等爵一般世袭,明朝第一代保国公是宣平武庄王朱永),他在崇祯年间秦淮河畔的热闹中,登场了。

明崇祯十五年(西元一六四二年)秋天的一个夜晚,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南京钞库街寇家楼下,肃穆站立。这时,足足有五千名士兵手执红灯笼排队站着,从南京武定桥一直到保国公朱府门口,一路吹吹打打,唢呐盈天,场面极度壮观。

路过的人都觉得好奇,这是在干什么呢?很快,答案揭晓了——从寇家抬出了一顶重彩八抬大轿,在五千士兵的护送下威风凛凛地直奔朱府。原来是这里最美的姑娘、年方十八岁的寇白门,嫁给了年轻的保国公朱国弼为妾。

这场婚礼的排场,完全不似一个青楼女子要从良,倒像是一个官府人家的小姐出阁,成为当时南京最大、最隆重的一场婚礼。而这场婚礼的情景,深深烙印在当事人寇白门的心里,让她直到多年后还会捡起这些片段,来安慰自己残缺的生活。

眉淡衫轻春思乱。不怪无情,反受多情绊。怕上层楼凝望眼,落花飞絮终朝见。

钗凤暗敲双股断。划损雕兰,一一相思遍。香袅兽炉空作篆,茶麻开谢闲庭院。《蝶恋花》

这是寇白门的《蝶恋花》词,也正是这首词,把朱国弼推到了她的面前。他是个情场老手,却喜欢青涩的姑娘,虽然家里有的是姬妾,但面对能歌善舞又会诗词的寇白门,还是动了心。而对家里姊妹都是青楼女的寇白门来说,嫁给保国公就等于有了一个永远的靠山,再不用靠出卖色相为老年攒生活费了。

对寇白门的美,明末清初的作家余怀说过:「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不能竟学。」原来她的身上有一种青楼中人罕见的真诚坦率,是别人怎么都学不来的。而她没有一丝一毫的圆滑,这也正是她的魅力所在。

这种魅力让钱谦益也写她:「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年来花信违。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泪一沾衣。」看看,即使有同样出身名妓的夫人,男人对世间美色,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不过这时候的寇白门无暇顾及这些,她在朱府当着得宠的新人,只要微笑就能得到一切,让姊妹们羡慕不已。这种日子持续了两年,一直到崇祯十七年的那个春天。

这一年的四月,已经建立「大顺」政权的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攻进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煤山自缢,年仅三十四岁。崇祯在临死前穿着充满补丁的龙袍,极度失望地在遗书里说:「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他的话翻译过来就是:你们这些世受皇恩的大臣,到我需要你们的时候却一个人也不来了,都是你们害了我啊!

他说的也有一定道理,毕竟李自成在打开皇家国库的那一刻,是真正地震惊了:整个大明国库居然只剩下不到四千两银子,钱都去哪了?还不是在腐化堕落的大臣和藩王公爵们的私人口袋里。崇祯临死前要用军队打仗,没有钱便向大臣们借钱,这些人居然就是厚着脸皮不给。

到崇祯皇帝死后,他们哭天喊地在南京建立起弘光政权,拥立了比崇祯能力更不行的福王朱由嵩当皇帝。这时候的朱国弼因为参与了拥立福王登基,成为弘光政权的功臣。

可是计画赶不上变化。这些人还在花天酒地,清军部队就定中原,下江浙,一路杀了过来。就在这一年的六月,清廷颁布「剃发令」,诏书高悬在江南,声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凡不随者,杀无赦」。

这引起了素来被认为柔弱的江南人的集体反抗,许多读书人家的子弟弃笔从戎,投入了抗清斗争,却终因缺乏军事素养而失败。

清军由此开启了屠城模式: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屠嘉兴、屠江阴……所到之处,血流成河。当兵部尚书史可法在扬州倒下时,弘光政权已经没有了敢打仗的大臣,清军就这样杀到了南京。西元一六四五年的五月,大雨滂沱,整个弘光朝廷的三十多名重臣集体投降。保国公朱国弼跪倒在清军统帅多铎经过的路上,差点被马蹄踩到。

这些降臣到了北京,发现日子并不好过,朱国弼一家更是直接被软禁了起来。他想来想去,决定把所有的姬妾卖了换钱,来赎他自己的性命。

名妓寇白门在首批被卖的名单上。她这时候终于清醒了,知道眼前这个曾经用豪华婚礼让她感动的保国公本来就是一个没有担当的男人,他的排场、他的阔气、他的爱慕和欣赏,全部都是假的,他心里也没有别人的死活,只有自己。

但是青楼女子,什么场面没见过,寇白门止住了他的惊慌,只说:「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

从前爬得有多高,之后摔下来就有多沉重。被无情抛弃的寇白门,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她骑着一匹白马,带着陪嫁的丫头,黯淡地回到了南京。

她也说到做到,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筹到白银万两,为困境中的朱国弼买回了一条命──而这些都是她的卖身钱。朱国弼脱身之后,还想用旧情留下寇白门,这时重操旧业的秦淮名妓冷笑着说:「当年你用银子赎我出青楼,如今我也用银子把你赎回来了,我们互不相欠。」她留下一首诗就离开了:

烽火狼烟,河山半壁残,秦淮十里风流散。青楼黯,何须叹?

正是男儿驰骋时,羡煞红颜!饮马大江边,请君听阵阵,琵琶轻弹。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简介,寇白门活了多少岁

人物生平天启四年(1624年)寇白门出生,出身于世代娼门,而寇白门,纯洁如白纸。崇祯十五年(1642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拥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

“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简介 寇白门最后是怎么死的?

  寇白门是秦淮名妓,原名寇湄,白门是她的字,公元1624年在金陵出生。寇氏在金陵是世代娼门,且多出美女,白门便是其中一个。时人常称其为女侠,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同

寇白门是秦淮名妓吗?寇白门有着怎样的结局

寇白门是秦淮名妓,原名寇湄,白门是她的字,公元1624年在金陵出生。寇氏在金陵是世代娼门,且多出美女,白门便是其中一个。时人常称其为女侠,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同称“

寇白门是秦淮名妓吗?寇白门有着怎样的结局

寇白门是秦淮名妓,原名寇湄,白门是她的字,公元1624年在金陵出生。寇氏在金陵是世代娼门,且多出美女,白门便是其中一个。时人常称其为女侠,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同称“

历史人物 “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简介 寇白门最后是怎么死的

  寇白门是秦淮名妓,原名寇湄,白门是她的字,公元1624年在金陵出生。寇氏在金陵是世代娼门,且多出美女,白门便是其中一个。时人常称其为女侠,与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顾横波、柳如是、陈圆圆同

秦淮八艳之寇白门的三段感情 寇白门嫁给了谁?

  “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这是钱谦益为秦淮八艳之一的寇白门所写的诗,而这首诗的名字就叫《寇白门》。  在明末清初交替之际,国家动乱,战火纷飞。但这些血腥和炮火,似

历史上著名女性 花艳——寇白门

【明末“秦淮八艳”之一】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娟娟静美,跌宕风流。金陵人,其寇家是著名的世娼之家,她是寇家历代名妓中佼佼者,余怀称她“风姿绰约,容貌冶艳”。“今日秦淮总相

历史人物 秦淮八艳之寇白门的传奇人生

  历史上的是个什么样的人:又名寇湄,金陵人,之一,其寇家是著名的世娼之家,她是寇家历代名妓中佼佼者,余怀称她「风姿绰约,容貌冶艳」。「今日秦淮总相值」,是钱谦益对的才与貌的赞誉。寇白门的一生,充满了

历史人物 寇白门(寇湄)个人资料,寇白门(寇湄)个人资料

 姓名寇白门  别名寇湄  国籍中国(明代)  出生地金陵  出生日期1624  崇祯十五年(1642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佣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交往后,白门对

秦淮八绝寇白门简介 她的结局如何?

  寇白门,字湄,名白门,是秦淮八绝之一。寇白门生于世代娼门,自小接触的都是迎来送往的生活,耳濡目染下,寇白门满身皆是风情。  寇白门又是个风姿绰约的美女,在秦淮一带红极一时,引得无数世家公子想要求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