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Posted 走向
篇首语: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大明帝國是如何走向滅亡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大明帝國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1644年4月,崇禎皇Di在煤山山頂的歪脖子樹下自縊身亡,明朝滅亡。◎滅亡明朝的,首先是天災。
崇禎統治時期,非常不幸,跟地球上的小冰期對應上。
先是寒潮,氣溫驟降;然後是遭受了長達7年的史無前例的大旱和飢huang,饑民甚至剝食樹皮,不得不吃腐屍而活命;這還沒完,乾旱和飢huang之後,瘟疫接踵而來。據當地官員預測,山東某州半數以上的居民死於瘟疫,山西死亡率高達80%——90%。
◎絕大多數天災最後都是人禍。滅亡明朝的,骨子裡還是大明國策。
災疫嚴重,糧食歉收,民眾收入銳減。人們兩手空空,沒有繳納賦稅的能力。而此時,崇禎皇Di作何選擇呢?
自朱元璋以來就有一個規矩,凡是宗室,國家就得養著,而且高規格供養。到了崇禎時代,北方數省,單供養本省的藩王,就入不敷出;同時,為了保衛京師,京營已經膨脹到了70萬人,可百無一用,空耗糧餉。
只要大刀闊斧,把京營裁撤,讓宗室自謀生計(高級別的宗室,都有大量的土地),財政困難自然緩解。
然而,大刀闊斧改革的崇禎,不敢沖自家人下手,也捨不得裁撤京營,只會逼官僚加稅,多攤派。結果只能讓原本就因為天災而流離失所的農民雪上加霜,等待崇禎的就是四個字:
官逼民fan。
……
以上內容來自西方漢學家寫得大歷史:《哈佛中國史》。
這套書的英文名字直譯是《Di制中國史》,從「早期中華帝國」,途徑「分裂的帝國」「世界性的帝國」「掙扎的帝國」,直到「最後的中華帝國」。不僅沒有意識形態束縛,細密梳理歷史,而且它還注重從氣候、地理等長時間段要素揭開歷史走向更深層次的原因。真得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相关参考
隋朝,這個在歷史上經歷了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分裂之後最終走向了大一統的王朝。隋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僅僅只有37年。但是就是這37年,隋朝展示了什麼叫質的飛躍。隋朝從多方面進行改革,對後世產生了極
在唐末至五代十國一直延續到南宋,這三百年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北方游牧民族大規模南侵,在北方甚至整個華夏建立了政權。今天就來講一下其中之一的、也是比較出名的朝代——金朝。金朝崛起於完顏阿骨打,金朝的崛起
在唐末至五代十國一直延續到南宋,這三百年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北方游牧民族大規模南侵,在北方甚至整個華夏建立了政權。今天就來講一下其中之一的、也是比較出名的朝代——金朝。金朝崛起於完顏阿骨打,金朝的崛起
慈禧是清朝滅亡的罪人?乾隆皇帝責任更大,看看他在位的政策?說起晚清的慈禧太后,很多人都對她咬牙切齒,她奢華至極,對內壓榨百姓,對洋人卻卑躬屈膝,說她是晚清國滅亡的第一罪人,那麼作為晚清後期的實權統治者
慈禧是清朝滅亡的罪人?乾隆皇帝責任更大,看看他在位的政策?說起晚清的慈禧太后,很多人都對她咬牙切齒,她奢華至極,對內壓榨百姓,對洋人卻卑躬屈膝,說她是晚清國滅亡的第一罪人,那麼作為晚清後期的實權統治者
雖說清朝有「康乾盛世」,康熙和乾隆也是清朝最為出名的倆個皇帝。可是,不少人還是認為,清朝其實就是亡於乾隆的,乾隆把自己老爹和爺爺辛辛苦苦造就的盛世給敗了。一個朝代,一個盛世最後會滅亡,其實從很多細節就
周幽王二年(前780年),西周都城鎬京發生地震,涇、渭、洛三條河流枯竭。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周幽王無視民生凋敝,任用虢石父執掌政事,加重搜刮百姓財物。因此引起了處於生死邊緣百姓的強烈不滿。前779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帶來的話題是——清朝276年最大的謊言,大清滅亡的禍根,正是這個皇帝埋下的。提起盛世這個辭彙,我們多數人都會想到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等比較出名的盛世景象,但不知道從什麼時
秦——統治殘暴,相權過大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來看,秦朝的統治是相當殘暴的,受商鞅變法的影響,統一後的秦朝依然是嚴刑峻法,稍有不慎便上酷刑,誅連九族,並且勞民傷財,修築阿房宮,使當時的百姓在繁重的徭役下
秦——統治殘暴,相權過大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來看,秦朝的統治是相當殘暴的,受商鞅變法的影響,統一後的秦朝依然是嚴刑峻法,稍有不慎便上酷刑,誅連九族,並且勞民傷財,修築阿房宮,使當時的百姓在繁重的徭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