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不哭武松不見,魯智深圓寂的七個疑點,能得出怎樣一個結論

Posted 梁山

篇首语: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宋江不哭武松不見,魯智深圓寂的七個疑點,能得出怎樣一個結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宋江不哭武松不見,魯智深圓寂的七個疑點,能得出怎樣一個結論

花和尚魯智深六和寺坐化,行者武松六和寺出家,這對生死兄弟真正做到了不離不棄。但是細看魯智深坐化過程,卻發現其中至少有七個疑點,而這七個疑點似乎可以用兩個字來解答——那答案會令人很舒適。
余象斗對魯智深坐化一事,給出的評點是「智深坐化,似乎得道。武松等效其修行,何等清閑快活!」
讀者諸君都知道,魯智深坐化,是因為想起了師父智真長老的四句:「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坐化」之前,魯智深還進行了解釋:「『逢夏而擒』,俺在萬松林里廝殺,活捉了個夏侯成;『遇臘而執』,俺生擒方臘。」
幸虧這話是魯智深對六和寺一幫小和尚說的,因為這話宋江聽了這話之後會反問:「那個夏侯成不是被你殺掉了嗎?這可是你親口說過的呀!」
魯智深確實是殺掉了夏侯成,那是在征方臘烏龍嶺大戰中,行者武松被包道乙的玄天混元劍斬斷了左臂,魯智深勢如瘋虎,一條渾鐵禪杖奮力打去,就了武松搶了那把寶劍,又把前來迎戰的夏侯成打跑了。
最好的兄弟重傷昏迷,魯智深怒火攻心,不殺幾個人不肯罷休,一直追進深山,並且迷失了路徑,直到最後生擒方臘才出現。
魯智深一禪杖把方臘拍倒捆綁,身邊可是沒帶著俘虜夏侯成——那個夏侯成早就被他打死了。這一點魯智深說得很明白:「洒家自從在烏龍嶺上萬松林里廝殺,追趕夏侯成入深山裡去,被洒家殺了。」
可能是智真長老千算萬算,也沒算到魯智深跟武松兄弟情深,為了替兄弟報仇,魯智深再次大開殺戒。
殺了夏侯成,卻解釋為生擒,這是魯智深坐化過程的第一個疑點:這個從來不打誑語的大胖和尚,咋說了瞎話?
任何人說瞎話,都是為了掩蓋不想讓別人知道的事情真相,那麼事情真相又是什麼呢?咱們接著看第二個疑點:魯智深真的不知道什麼是圓寂嗎?
魯智深在五台山上,「攪了四五個月」才第一次喝酒鬧事,鬧事之後,「一連三四個月,不敢出寺門去。」
這就是說,魯智深至少在五台山呆了七八個月,在大相國寺,又當了一段時間菜頭,算起來咋也當了一年和尚,這一年之中,五台山和相國寺連一個和尚都沒「圓寂」?即使沒有一個和尚圓寂,他也應該知道五台山文殊院和汴梁大相國寺里的塔林,就是圓寂僧人的最終歸宿。
明知道圓寂就是死,魯智深為什麼要問六和寺的和尚?
魯智深明知故問,得到了他想得到的答案,也為自己「圓寂」找到了理論依據,但是接下來第三個疑點出現了:魯智深人緣兒很好,他「圓寂」了,為什麼倖存的梁山好漢連一滴眼淚都沒掉?
只要是梁山軍重要人物辭世,宋江都哭得昏天黑地,但是魯智深「沒了」,宋江只是「嗟嘆不已」,眾好漢前來焚香禮拜,也是一聲沒哭。
都說梁山好漢已經看淡生死,但是他們畢竟沒有出家為僧,一個整天笑呵呵跟大家喝酒吃肉的好兄弟沒了,這幫人是絕對不會毫無悲戚之情的。
宋江和梁山眾好漢沒哭,但畢竟是來了,而吳用和武松林沖,這之後居然憑空消失了——這就是第四個疑點:吳用不來,有情可原,林沖武松為什麼不送好大哥「最後一程」?他們在忙些啥?
有人說武松重傷未愈,已經爬不起來了,林衝風癱,也不可能出現。這種解釋當然是說不通的,因為當時林沖還沒有「患病」,鐵打的武松也根本就沒把斷臂之傷放在心上,就在魯智深宣布圓寂之前,武松還跟他在一起喝酒欣賞風景呢:「魯智深自與武松在寺中一處歇馬聽候,看見城外江山秀麗,景物非常,心中歡喜。」
於是魯智深「圓寂」的第五個疑點出現了:武松跟魯智深在一起說了些啥?他們為什麼那麼高興?是不是已經商量好要在此處常住了?
讀者諸君都知道,武松的江湖經驗,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首屈一指,任何江湖伎倆都瞞不過他。別人瞞不過武松,武松卻有可能瞞過別人,他要是把自己掌握的江湖障眼法施展出來,估計連浪子燕青也會被忽悠瘸了。
即使發現了什麼疏漏,早已打定主意神隱的燕青,也不會多嘴多舌,而是只會躲在一邊偷笑。
在宋江大撒金錢收買六和寺僧眾之後,一個朱紅龕子被抬出去燒掉了,這就是第六個疑點:那龕子里裝的是魯智深嗎?
當時梁山軍傷兵滿營,每天都有重傷不治者,要是找一個剛剛犧牲的戰士裝進去,有誰會發現?
這些疑點,六和寺的徑山大師可能也發現了,所以他的頌詞中也有疑點:「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
這就簡直是要把事情挑明了:魯智深這叫「潮遁」,你們也別再找他了,讓他在六和寺逍遙快活吧!
綜合分析魯智深坐化過程的七個疑點,筆者給出的答案就是兩個字——假的!
魯智深對功名利祿不屑一顧,他的好兄弟武松傷殘要留在六和寺,他自然不會甩手不管。更為微妙的是,林沖在魯智深「坐化」之後,忽然就得了「風癱」起不來了,而且是在半年之後,一切都塵埃落定之後,「死訊」才傳到京城,讓高俅等人徹底放下心來。
於是我們有理由設想:在宋江李逵喝毒酒斃命,吳用花榮在蓼兒窪上吊的時候,六和寺的幽深之處,清風徐徐吹來,空氣中瀰漫著砂鍋狗肉的香氣,一位大胖和尚居中而坐,上首坐著一個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的大漢,下首是一位獨臂頭陀,三個人金樽醇酒觥籌交錯,正喝得不亦樂乎。
筆者堅持認為,所謂六和寺坐化,實際是智真長老授意,武松操作,魯智深主演的一場喜劇,這場喜劇有諸多穿幫之處,但是包括宋江吳用燕青在內的梁山好漢,都選擇了視而不見的配合。
當然,睿智的讀者諸君可能還會在其中發現更多的疑點:功名利祿是假的,魯智深坐化是假的,但真兄弟不離不棄、真英雄應該有個好歸宿,那倒是真的……

相关参考

魯智深去世,宋江為何沒哭

魯智深活捉方臘後,在八月十五那天聽到潮信後坐化,按常理,梁山上倖存的好漢應該都來送別,一向愛哭的宋江也應該哭出新高度。可事實上卻完全不是這樣,宋江一滴淚水也沒有,和魯智深情同手足的武松和林沖也沒有前來

梁山五大派決戰杏黃旗下,魯智深宋江都會輸,哪一派能最終勝出

梁山幫派林立,實力最為雄厚的,當屬宋江魯智深等人為首的五大派。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鎩羽而歸,如果梁山五大派決戰杏黃旗下,結果會如何?如果魯智深宋江都輸了,哪一派能最終勝出?,隨著水滸原著的普及,人們對宋江

梁山五大派決戰杏黃旗下,魯智深宋江都會輸,哪一派能最終勝出

梁山幫派林立,實力最為雄厚的,當屬宋江魯智深等人為首的五大派。六大派圍攻光明頂鎩羽而歸,如果梁山五大派決戰杏黃旗下,結果會如何?如果魯智深宋江都輸了,哪一派能最終勝出?,隨著水滸原著的普及,人們對宋江

鲁智深为何敢和宋江公开唱反调

宋江要招安,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生性耿直的武松。武松虽然和宋老大交情深厚,但原则问题上却历来寸土必争,他腾地就站起来向宋老大抗议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看得出,武松对招安深

這位好漢能力出眾,可惜沒參與征討方臘,否則梁山可以多活14人

《水滸傳》完結時,一百零八將中結局還算圓滿的只有那麼幾個。一有李俊詐病歸隱,成為暹羅國王;二有魯智深生擒方臘,在杭州圓寂;三有武松被封清忠祖師,壽至八十。其中最是悶聲發大財的,就是神醫安道全。神醫安道

水滸傳中,魯智深武藝高強,為什麼對江湖上的小混混很客氣

在《水滸傳》中,魯智深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人物,也是一個比較有智慧的人物,雖然外表看起來粗獷,但是粗中有細,有自己的思考。他隨心隨性,怒吼時一身正氣,居常時亦見佛性。,魯智深武藝高超,所以很多情況下,他的

水滸傳中,魯智深武藝高強,為什麼對江湖上的小混混很客氣

在《水滸傳》中,魯智深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人物,也是一個比較有智慧的人物,雖然外表看起來粗獷,但是粗中有細,有自己的思考。他隨心隨性,怒吼時一身正氣,居常時亦見佛性。,魯智深武藝高超,所以很多情況下,他的

梁山泊一牛人,宋江在他眼里不算啥,武松、林冲都要给他面子

曾经有很多水浒迷如此说“他是最有可能当梁山集团CEO的,在集团当中,他也许武力值不如武松鲁智深,论智力不如吴用,论阴谋诡计不如宋江,但综合实力,他却是当之无愧的水浒第一号牛人,在梁山集团内部,就连一向

为何在宋江那里却被埋没 才能堪比诸葛亮的朱武

宋江得知鲁智深在华州被捉,大怒于是带着吴用、花荣、林冲、杨志等人共计七千人马,离了梁山水寨,前往少华山与武松、朱武等人商议对策。后来在吴用的妙算下救出了鲁智深、史进,当日朱武也建议只有里应外合才能拿下

水浒传里武松最好的朋友真是花和尚鲁智深?

武松和鲁智深相见甚晚,大概是二龙山才真正成为知己的。除此之外,二人似乎并不相识。不过这并不妨碍,二人成为过命之交。一直以为,梁山上,只有武松鲁智深才是真汉子大英雄。武松一路打猛虎打蒋忠杀潘金莲杀西门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