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想出名依靠網路,古代人是依靠什麼,做到名揚天下的

Posted 布告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現代人想出名依靠網路,古代人是依靠什麼,做到名揚天下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現代人想出名依靠網路,古代人是依靠什麼,做到名揚天下的

咱們今天 有 網路,如果某個人做的某件事,能夠踩中某個敏感點,很可能就在網路上迅速發酵,而這個人也可能因此「一夜暴紅」。
但是古代沒有網路。不但沒有網路,也沒有電話,通訊很不發達。不但通訊不發達,交通也不發達。很多人,就是出個縣城都很困難。或許一輩子,他都沒有出過縣城一次。一些生活在邊遠地區的人,就是去縣城走了一次,這件事都會一直成為他津津樂道的話題,讓他回味一生。
可是,古代雖然很封閉,但是還是有不少所謂的「網紅」,他會迅速地就天下有名。比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這樣的話,就說明了,在古代確實有非常多的人,他們的名氣能夠迅速地傳遍天下。
不僅如此,而且我們還會發現一個現象。當下網路發達,但是現代人想出名,費盡心機都辦不到,而古代交通通訊都不發達,卻很容易就出名了。
那麼,古人究竟是依靠哪些手段出名的呢?
其一,官方的布告。
「布告」是一種非常形象的說法,就是把內容寫在一塊布上,然後四處張貼。
這種情況,在古代極為普遍。而這種方式,也很容易讓老百姓採信。這就相當於今天的「官微」。很多生活在偏僻地方的老百姓,大約也就是通過這些布告,獲知朝廷的信息。
官方發布的布告中,可能是一些高中狀元的人。但更多的是一些通緝犯,或者是一些罪大惡極要處決的人。這種方式,在近現代還依然存在。某個人要被處決的時候,都會把他的事迹寫在布告上,在他的名字上畫一個大紅叉。
其二,知識分子的講述。
古代讀書人不是很多。一般的老百姓,對讀書人的話,都會很相信。而讀書人,實際上就相當於是那時候的媒體記者,他們就擔負著傳播信息的作用。
比如蘇東坡當時寫詩很出名,而且他的詩名當時就已經名滿天下。那時候,只要他寫了一首詩,立刻天下人就知道了。比如他在嶺南寫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還有他寫的「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這樣的詩句,立刻就被讀書人到處傳抄,以至於京城的章惇也知道了。
章惇當時心裡就想,到了嶺南這樣的瘴癘地了,你竟然還過得這樣逍遙快活,那怎麼行!於是,章惇把蘇東坡往更加遙遠的海南貶謫而去。
除了這樣的詩文,被知識分子到處傳抄以外,一些讓一般知識分子興奮和羨慕的事情,比如某個讀書人高中進士,肯定會在知識分子中瘋狂傳播。前面我們說到的「一舉成名天下知」,顯然就是羨慕嫉妒的讀書人推波助瀾的結果。
其三,娛樂場所的傳唱。
古代最正宗的文學是詩歌。但實際上,詩歌首先是從音樂中來的,中間一段時間脫離了音樂,但最後還是歸到音樂之中。
《詩經》中的詩歌,都是來自於民間的歌詞。後來在唐朝的時候,詩歌獨立出來,寫詩成為讀書人最重要表達方式。但是,到了宋代的時候,詞出現。元代的時候,曲出現。這樣,詩歌又回到了音樂。
實際上,回到音樂,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如果只是詩歌,可能只是在有限的知識分子之間交流,很難走進普通老百姓中。普通老百姓很難知道這個詩人。白居易倡導過「新樂府運動」,實際上就是要讓詩歌進入普通老百姓中,當然也是為了讓詩人在普通老百姓中更有名。但畢竟成效不是很大。而詩歌與音樂結合,通過古代各種各樣的娛樂場所傳唱,因此,詩歌傳唱的就更廣,詩人的名聲就更大。
其四,茶餘飯後的演繹。
古代的人,要想更出名,其事迹,必須要成為演義傳說,才能在民間廣為流傳。
三國人物為什麼家喻戶曉?就是因為三國人物進入了演義故事之中,這種故事在茶餘飯後被多方講述,各種演繹,因而他們才非常出名。
也許在這種演繹中,很多人物,已經與歷史上本來的面目不一樣。比如楊家將的故事,後世的講述,早就偏離了最初的情形。但是,正是這種變形,楊家將的故事流傳得更廣,楊家將才更出名。如果是講真三國,講真楊家將,估計可能他們的故事,早就沒人聽了。他們的知名度,也沒有那麼大了。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還可以看出,由於古代通訊不發達,「媒體人」不多。因此,不可能讓很多人出名。但是一旦某個人出名了,其傳播範圍,也是遠遠高過當下人的。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等)

相关参考

成吉思汗是依靠外星人才征服世界的

在古代,象成吉思汗一样的萨满通常有权有势,远古外星人理论声称:这些萨满的故事揭示的是与其他世界通灵的人们。以下为外国专家描述内容:公元1211年,中国北方,被蒙古游牧民族统一五年后,成吉思汗对金国展开

曹操依靠这个来称雄天下

中国古代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一些智囊人物,他们足智多谋、专门为别人出谋划策。《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记载:“樗里子滑稽多谋,秦人号曰‘智囊’。”《史记・晁错传》记载:“太子家号曰‘智囊’。”有一些在王朝

孔子罵的一句髒話,卻成了現代人的口頭禪,你知道是哪句嗎

孔子曾經飈了一句髒話,還被弟子記錄在了《論語》裏面,結果傳了一代又一代,流傳到了現在,成了現代人的“口頭禪”。孔子有一名叫做宰予的弟子,這名弟子機智聰明,說話也很好聽,因此孔子很喜歡他的這名弟子,還曾

明朝初期,刘伯温为什么阻止朱元璋攻打日本

在历史长河中,刘伯温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明朝建立以后,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大统一,北方还有隐患。然而,一个依靠战争建立起来的王朝,更需要的是休养生息,给老百姓踹气的机会。

王昭君的美貌和功績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依然偉大

昭君出塞的歷史典故由來已久,王昭君的美貌和功績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依然偉大。王昭君促進了中原地區與匈奴之間的和諧共處,也為中原地區的和諧與安定建立了良好的基礎,其中功不可沒的王昭君做出了偉大貢獻。我認為

理財投資,是現代人終身學習的必修課

現實中的你,是否發現了這樣一種情況:當我們克服諸多誘惑,一心存錢後,往往在願望即將實現的時候,發現「錢」不夠了。飛奔的房價、子女教育費用、未來的養老金,甚至不期而遇的一場大病......前段時間,一篇

古代人如何踏青春遊

陽春四月,鳥語花香,正是出遊的好時光,當然,現代人的春遊好時光,對於古人來說,也是一樣的。那麼,古人們出去如何讓踏青春遊呢,會不會比我們現代人更會玩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評一下古人的春遊玩法:曲水流觴

孔子罵了一句髒話,卻成爲現代人的口頭禪,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孔子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至聖先師,是一個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認真理論起來,他也可算半個政治家,畢生行走在追求仕途的道路上。孔門有三千弟子,他的教育方式也被人們一直所推崇,主要特色

唐朝發明了一種酷刑,越胖的人受刑越痛苦,現代人卻很喜歡玩

眾所周知,刑罰是為了懲罰那些犯罪的人,古代刑罰名目眾多,根據考證,夏朝之前就已經有了刑罰的存在,隨著歷史不斷演進,各種酷刑也逐漸增多,秦國就是其中的典型。漢朝建立以後,統治者雖然廢除了許多秦朝的酷法,

一个依靠女人发迹的北魏权臣

高欢是北魏时的权臣,他的发迹历程并没有像影视剧里面那样励志,而是依附着在一个女人的身上才一路平步青云直至成为了北魏权臣。那么,为什么说高欢是一个依靠女人发迹的北魏权臣呢?他依靠的女人又是谁呢?高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