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为什么要挖了这两人的祖坟?他们怎么得罪武则天了?
Posted
篇首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武则天为什么要挖了这两人的祖坟?他们怎么得罪武则天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武则天为什么要挖了这两人的祖坟?他们怎么得罪武则天了?
武则天在古代,那真是超级大牌啊,人家不仅是两任皇帝的老婆,自己还当上了女皇帝,儿子、孙子都是皇帝。人家养男宠,养三个;她脾气不好,惹了她就被挖祖坟!
历史上,有两个人被武则天挖了祖坟,他们到底做了什么,竟让武则天做出这样惊世骇俗的举动来呢?
郝处俊,生于隋炀帝统治时期,公元607年,他的父亲是郝相贵,许圉师的外甥。在郝处俊十岁的时候,他失去了双亲。由于从小就喜欢读书,热爱学习,郝处俊在唐朝贞观年间考中了进士,先后担任了县令、吏部侍郎的职务。
唐高宗中后期,武则天干政的行为越来越放肆,隐隐有夺位夺权之嫌。郝处俊就是坚决反对武则天派系的李氏皇权派,曾多次上书高宗,直谏高宗不要让位于武则天。后来,郝处俊年事已高,于唐高宗开曜元年去世,享年75岁。
据说郝处俊下葬以后,有一个书生路过郝处俊坟墓,然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葬压龙角,其棺必斫。”意思就是这座墓刚好压在了龙脉的角上,里面埋的棺材将来一定会被刀、斧头之类的东西砍的。
不曾想,书生的话最后竟应验了,准的不能再准了。郝处俊有两个儿子,到了孙子那一辈,就出事了。郝处俊的孙子郝象贤竟然在武则天统治时期造反,武则天一气之下就下令将郝象贤的尸体割裂分解,还挖掘了郝处俊的坟墓。
另一个被武则天挖了祖坟的是李敬业。
李敬业即徐敬业,他是李绩之孙,李震之子。由于父亲过世得早,所以李敬业很早就承袭了祖父的英国公爵位。虽然是个年轻的侯爵,但是李敬业却并不是一个草包,相反他骑射功夫了得,有谋略和才智,是个翩翩佳公子。
当时,武则天废唐中宗立睿宗,想要临朝称制,继续做她的皇帝梦,李敬业自称为匡复府大将军,以匡扶中宗复辟为理由起兵,反抗武则天的统治。骆宾王为了帮助李敬业,写了著名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把武则天形容成“杀害姐姐,屠戮哥哥,杀死皇帝,毒死母亲”的恶人,让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
李敬业最后失败了,原因就是他采取了错误的战略,妄图王气。魏思温劝过他,既然是以夺回皇权为口号,那就光明正大的直取洛阳,天下人看到了,就都会来响应的。李敬业则认为金陵有帝王气象,要夺取常、润二州。
后来,李敬业失败被杀。武则天还不打算放过他,而是追削了李敬业祖父和父亲的官职封爵,并掘墓砍棺,剥夺李敬业的“李”姓,恢复其本姓徐氏。
虽然这两个被挖祖坟的都是自己犯了罪,可是这掘人祖坟也太缺德了!
相关参考
过去人很看重祖坟的所谓风水,因“挖祖坟”而引起的掘墓扒坟现象,便成了中国古代盗墓史上的一大绝景。唐朝中期,大宦官鱼朝恩便动过挖郭子仪祖坟的歪念头。鱼朝恩与郭子仪素来不和,《新唐书·郭子仪传》(卷150
郭沫若挖了明定陵,为何又要挖武则天墓?老梁的说法,值得借鉴郭沫若是我国一代宗师级人物,各个方面都能伸一手,堪称「”学术全垒打”。郭沫若诸多头衔中,有两个名号是「”毁满天下,谤满天下”,分别是考古学与历
导读:过去人很看重祖坟的所谓风水,因「挖祖坟」而引起的掘墓扒坟现象,便成了中国古代盗墓史上的一大绝景。> 唐朝中期,大宦官鱼朝恩便动过挖郭子仪祖坟的歪念头。鱼朝恩与郭子仪素来不和,《新唐书·郭子
导读:过去人很看重祖坟的所谓风水,因「挖祖坟」而引起的掘墓扒坟现象,便成了中国古代盗墓史上的一大绝景。> 唐朝中期,大宦官鱼朝恩便动过挖郭子仪祖坟的歪念头。鱼朝恩与郭子仪素来不和,《新唐书·郭子
清末民初,有两个河南人改变了溥仪的命运,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两人就是袁世凯和孙殿英。袁世凯祖出生于河南项城,他的家族在当地势力很大。父亲是个小官,袁世凯从小就梦想着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在1892年袁世凯
清末民初,有两个河南人改变了溥仪的命运,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这两人就是袁世凯和孙殿英。袁世凯祖出生于河南项城,他的家族在当地势力很大。父亲是个小官,袁世凯从小就梦想着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在1892年袁世凯
还不知道鱼朝恩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要去挖郭子仪的祖坟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鱼朝恩,唐朝时期的第一大宦官,那个时候鱼朝恩已经专横到连皇帝都管不住了,无论什么大事小情鱼朝
作者:喵哆哩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21军的前身,是由新四军第2师、第4师一部组成的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按照「”三三制”编制,下辖61师、62师、63师,曾参加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素有「”
唐朝时期有一位宰相,名叫元载,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可惜他家境贫寒,就连参加乡试也只能步行着去,而且很多次都没考中。如果他当时就放弃了,也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那些事了。元载博览子史,尤其精通道学。天
唐朝时期有一位宰相,名叫元载,此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可惜他家境贫寒,就连参加乡试也只能步行着去,而且很多次都没考中。如果他当时就放弃了,也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那些事了。元载博览子史,尤其精通道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