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諾門罕上演羅生門,日軍蘇軍各執一詞,到底誰才是慘敗

Posted 历史

篇首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80年前諾門罕上演羅生門,日軍蘇軍各執一詞,到底誰才是慘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80年前諾門罕上演羅生門,日軍蘇軍各執一詞,到底誰才是慘敗

其實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就已經看到了結局,軸心國雖然在1940年之間佔盡了優勢,但也正是因為如此,讓他們格外自信,沒想到一驕傲就危險了。更何況,德國雖然軍事實力非常強勁,但是真的不會選隊友,尤其是日本,基本沒有聽從過指揮。
說起這場發生於1939年5月份的諾門罕戰役,相信不少人對此有所耳聞。80年前日本和蘇聯在遠東地區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主要是由邊境衝突引起的,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蘇之間發生的第一場戰役,此後直到1945年雙方才經歷了第二次交戰,日蘇兩次交戰均以蘇軍獲得勝利而告終。
諾門罕戰役雖然只是一場局部戰役,但卻是日蘇之間第一次正面對決,而且這場戰役對二戰結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雙方對於這場戰役格外認真,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裝備,據相關數據統計,在135天內,日蘇投入戰場兵員20餘萬人,大炮500餘門,飛機900架,坦克、裝甲車上千輛,死亡人數達到了6萬。
向來狂傲的日軍第一次折戟而歸,他們不得不承認沒有聽從德軍的要求反而選擇向蘇聯進攻的戰略是錯誤的,這場戰役也讓日軍改變了自己的作戰計劃。然而,從雙方的最終結果來看,蘇軍死亡9703人,加上傷亡人數和失蹤人數總計超過了2.5萬人;日軍在此次戰役中死亡7696人,傷亡人數總計1.9萬,另外,蘇軍的裝備損失數量也大於日軍。那麼,為什麼在蘇軍損失更大的情況下,日本要承認自己慘敗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麼蘇軍的傷亡人數會大於日軍?有專家統計過,蘇軍2.5萬的傷亡人員中有44%是子彈帶來的傷害,另外48%是炮彈、手榴彈的傷害,剩下的是航空炸彈和刺刀的傷害。而日軍1.9萬的傷亡人數,其中有62.7%都是炮彈傷害造成的,剩下的37%是子彈傷害。從這些數字我們可以推測出在進攻方式上蘇軍和日軍有著明顯的不同。
日軍前期的進攻比較靈活,多採用偷襲和防守反擊的方式,組織了多次夜間偷襲,甚至利用「燃燒瓶」突襲,使得蘇軍傷亡慘重。而蘇軍的打法則非常穩定,一直在保持高強度的進攻姿態,對於日本的小伎倆也做了相應的戰術調整,使得日本無計可施,論拚命也拼不過蘇軍,只有認輸了。
從這次戰役中就可以看出日本非常不適合打持久戰,只要遇上更加強硬的對手,面對壓倒性的人數優勢日本就一定會輸,這也為後來日本投的降埋下了引子。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諾門罕戰役真的是蘇軍大勝嗎

二戰時期蘇聯可謂是反法西斯陣營的一大重要戰力,在歐洲戰場與德軍激戰牽制德軍,並在最後攻入了柏林,在亞洲戰場蘇聯與日軍作戰,推進了日本的投降。蘇聯與日本不單是二戰時期有過作戰的經歷,早在上世紀初兩國就因

历史秘闻 張飛實力被人低估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千百年來,不僅張飛的形象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連張飛的字也是各執一詞,各抒己見。《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中準確的記載:“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

历史秘闻 張飛實力被人低估

文:立早閒人(白馬晉一原創團隊成員)千百年來,不僅張飛的形象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連張飛的字也是各執一詞,各抒己見。《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中準確的記載:“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少與關羽俱事

历史军事 不顧死亡人數逼近4萬,白宮宣稱拐點將至,大批軍艦駛向伊朗

4月15日,在伊朗家門口,17艘艦艇匯聚一堂,其中包括6艘美軍戰艦,以及11艘伊朗快艇,對此美伊兩國各執一詞,美國認為伊朗影響了美海軍的軍事演習,同時還違反了「國際法」,而伊朗則認為美軍影響了國際和平

历史军事 俄軍蘇35又貼身攔截美軍機 最近相距7.6米

近日,美俄戰機在地中海上空頻繁上演近距離交鋒。俄軍蘇-35戰鬥機在4天內兩次攔截美軍P-8A反潛巡邏機,攔截中俄軍機都逼近到距離美機不足8米的範圍內,美方多次指責俄軍飛行員這種行為不安全不專業。據「商

历史军事 俄軍蘇35又貼身攔截美軍機 最近相距7.6米

近日,美俄戰機在地中海上空頻繁上演近距離交鋒。俄軍蘇-35戰鬥機在4天內兩次攔截美軍P-8A反潛巡邏機,攔截中俄軍機都逼近到距離美機不足8米的範圍內,美方多次指責俄軍飛行員這種行為不安全不專業。據「商

大明疆土,朱元璋、朱棣到底誰貢獻更大

我們都知道永樂年間,明朝國力是強盛的,有人說永樂年間,明朝版圖最大,但也有人說,朱元璋時期的版圖才是最大。哪到底誰的貢獻更大呢?看看兩人是如何開疆拓土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從秦始皇

大明疆土,朱元璋、朱棣到底誰貢獻更大

我們都知道永樂年間,明朝國力是強盛的,有人說永樂年間,明朝版圖最大,但也有人說,朱元璋時期的版圖才是最大。哪到底誰的貢獻更大呢?看看兩人是如何開疆拓土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從秦始皇

張學良被釋放後,記者問他最佩服誰,他說了三個人名

來源:搜狐網提到張學良,人們對他也是褒貶不一,九一八事變中,張學良手握三十萬東北軍,然而卻沒放一槍一炮,就讓日軍佔領了東三省,東三省丟失後,張學良也後悔不已,西安事變中,張學良聯合楊虎城逼蔣抗日,促成

到底誰奠定了中國版圖

明清時期,是中國爭議比較大的兩個朝代。總體來說,明清時期是中國走向衰落的時期,也是農耕文明走向封閉的時代。在政治上,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達到了頂峰,整個社會處於一種高壓狀態;經濟上,重農抑商全面推行,海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