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制度設於漢文帝時期 刺史主要負責什麼事務
Posted 刺史
篇首语:成长是一场温柔的修行。不是越来越强硬和尖锐,而是越来越宽宥和平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刺史制度設於漢文帝時期 刺史主要負責什麼事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刺史制度設於漢文帝時期 刺史主要負責什麼事務
刺史始設於漢文帝時期,其職權強化於漢武帝時期,強化 刺史 職能是漢武帝強化中央集權的一種方式。刺史制度是漢朝對秦朝監察制度的繼承。秦朝在地方實行郡縣制,將全國劃分為36郡,並由中央在各郡派駐一名監察御史,地位等同於郡守。西漢承襲了這一制度,不過監察御史往往和地方郡守勾結在一起,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漢文帝為了監督派駐到地方的監察御史,以防他們和地方郡守營私舞弊,相互串通,於是設置刺史一職,直屬於丞相,專門監督監察御史如何履職。不過由於當時西漢中央直接管轄的郡只有15個,其他地方則被大大小小的諸侯王所控制,再加上用刺史來監督原有的監察官員,這本來就是一種資源浪費,所以這時的刺史只是臨時設置辦事員,職權很小。
到漢武帝時期,隨著「推恩令」的實行,諸侯王國的地盤大大縮小,中央直接管轄的地區越來越大,而原有的監察御史早已失去了其職能,所以如何更加有效地監察地方官員成了擺在漢武帝面前的一個大問題。
於是漢武帝想起了漢文帝設置的臨時辦事員——刺史。
公元前106年,漢武帝下詔,將全國劃分為
幽州、
冀州、
并州、
兗州、
青州、
徐州、揚州、荊州、豫州、
涼州、
益州、交州、司州等十三個監察區。每個監察區設置一名刺史,全面負責監察區內的郡國。之前徒有虛名的監察御史則被廢除。
這時的刺史已經成功轉正,有了正式編製,不再是漢文帝時期 俄 臨時工了。不過刺史的 品秩 並不高,只有600石。但刺史的職權卻不小,漢武帝規定其職權為「所察六條」:
1、強宗豪右,仗勢欺人者。也就是現在說的地方黑惡勢力。
2、二千石官員(郡守),不服中央,貪贓枉法者。
3、二千石官員執法不公者。
4、二千石官員任人唯親者。
5、二千石官員子弟親屬目無王法者。
6、二千石官員和地方豪強狼狽為奸者。
刺史的職權範圍基本涵蓋了地方郡守的吃喝拉撒、一言一行,如有發現情況,可以直接向皇帝檢舉。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出,漢武帝對這些地方官員是有多麼的「不放心」。
為了防止這些刺史成為此前被廢除的監察御史那樣,漢武帝又規定各州刺史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而是在監察區內不斷巡察。刺史每年秋天從中央出發,到年底的時候回去復命,也就是說在寒冷的秋冬時節,正是這些刺史最為忙碌的時候。
想想當時的交通條件,要把那麼大的監察區都跑一遍, 刺史 幾乎要在行程上耗掉一多半的精力和時間,所以這些刺史根本沒空和地方官員拉關係。再想想這些刺史的薪俸只有600石。說實話,刺史這活還真是挺累的。
但這些刺史的工作卻十分勤勉,因為漢武帝給了他們可以看到的前程和希望。一般來講,西漢官員在一個品級上要干滿九年才可以升一級。而刺史在600石的品級上干滿九年後就可以越級升到二千石的「守相」級別,這對於這些刺史來說不得不說是極大的工作動力。
所以這些刺史工作起來那是相當的認真負責。
受此影響,那些地方郡守和豪強自然不敢違法亂紀,也不敢得罪這些品秩比自己低不少的刺史,生怕自己觸犯了「六條禁令」,被刺史檢舉。他們能做的就是盡職履責,謹遵中央號令,於是地方吏治大為改善。漢武帝正式確立刺史制度,強化刺史職權為其強化中央集權,強化地方控制起到了十分明顯的作用。
不過漢武帝之後,刺史制度卻在不斷發生改變,不僅深刻影響了漢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到東漢末年,還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地方割據混戰局面的形成,弱化了中央集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关参考
1953年3月5日,蘇聯的最高領導人斯大林突然去世,享年74歲。對於斯大林的死,人們很是詫異,之前還在與眾人飲酒,突然就一命嗚呼。當時,官方給出的說法是斯大林死於腦溢血。但是人們並不買賬,認為這是一場
秦朝時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其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奠定中國2000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朝一個只用了十年就統一六合,秦朝為什麼能在十年內
公元227年,魏文帝曹丕去世,诸葛亮觉得北伐的机会已经来到,一篇《出师表》洋洋洒洒,感动了后来无数立志恢复故土的中国人,但显然没有打动蜀汉集团内部的另一个大佬——李严。奇怪的李严李严这个人是一个奇怪的
隋朝初年,一个名叫梁彦光的人在岐州刺史的任上干得极为出色,连续多次政绩考评位列第一,被隋文帝杨坚下诏表扬,赐给他一束绢帛和一把御伞,号召全国官员向他学习。>不久后,杨坚将梁彦光调到相州当刺史。然而,过
上個世紀的中國曾遭受過西方列強的入侵,所謂的「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也剛好印證了那個年代所受的屈辱。數千年的封建歷史,我國也曾擁有過極其輝煌的鼎盛時期,但隨著西方各國的不斷強大,清朝也實行閉關鎖國的政
(443~493)> 安世以贵胄子弟出仕。11岁即为文成帝招为中书学生。献文帝时,迁主客令,奉诏接待齐使刘缵,应对自如,迁主客给事中。太和九年(485),感于豪强广占田土,百姓无立锥之地,贫富不
元愉(488年-508年),字宣德,北魏孝文帝元宏第三子,宣武帝元恪异母弟,母袁贵人,北魏宗室。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受封京兆王,历任都督、徐州刺史、护军将军、中书监、冀州刺史。永平元年(508年
历史人物 来济简介_来济 台州刺史_来济的故事_唐初名将来济
本名:来济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出生地:江都主要作品:文集三十卷主要成就: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来济–唐朝宰相 来济生于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祖籍南阳新野,东汉名将来歙十九世孙。高祖来成,北魏
南北朝人物本名:曹景宗字号:字子震所处时代:南北朝民族族群:梁人(汉族)出生地:新野(今河南境内)出生时间:457年去世时间:508年9月12日主要作品:《答释法云书难范缜神灭论》《光华殿侍宴赋竞病韵
南北朝人物本名:赵黑别称:赵海字号:字文静所处时代:北魏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酒泉安弥出生时间:410年去世时间:482年(历史lishixinzhi.com)主要成就:北魏司空冀州刺史赵黑人物生平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