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擋子彈
Posted 斯大林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在前面擋子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前面擋子彈
今年1月最勁爆的國際事件,就是伊朗將領蘇萊曼尼被刺殺。這是十分罕見的、非交戰國之間發生的斬首行動,美國和伊朗的緊張情緒上升到最高點,戰爭差點就要爆發了。戰爭期間的斬首行動其實是很常見的,消滅對方的最高領導人,從來就是情報部門的首要工作之一。二戰中,針對敵方首腦的刺殺計劃估計可以拍部長篇電視劇。
也正因為如此,各國對首腦的保衛工作同樣是不遺餘力的。如果首腦們只呆在戒備森嚴的官邸或指揮部里,安全自然是沒問題的。但首腦們必須經常露面,出席重要會議、發表演說、走訪醫院工廠等地方,以鼓舞民眾的士氣。
二戰時可不像現在,首腦有空發個推特就夠了,他們是要走到群眾中去,近距離與群眾接觸的,這就為保安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一部美國電影里有一種觀點,只要刺殺者不要命,總會有辦法靠近目標的。
而戰爭中的刺客往往是精銳特工,受過最專業的訓練,甚至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因此預防被刺殺最好的辦法,是用替身來取代首腦,即使對方刺殺成功,也不會造成真正的傷害。
二戰中很多國家的首腦都有替身,蘇聯解體後,很多官方資料被披露出來,使我們了解到斯大林就有不止一個替身,他們中有人一直活到解體過後。
斯大林的替身名叫加扎瓦特,從小就喜歡歌舞,很有表演的天賦。二戰爆發後,他成為紅軍一名年輕的文藝兵。1943年時,加扎瓦特受傷住院,無意中引起了克格勃的注意,因為他長得像斯大林,是扮演替身的合適人選。
克格勃首領貝利亞親自對加扎瓦特進行了審查,確信他有能力扮演斯大林,於是加扎瓦特這個人消失了。當然不是被槍斃,而是改了身份,原來的加扎瓦特已經「犧牲」,取而代之的是費利克斯?達達耶夫。
對於達達耶夫來說,他要扮演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年人,扮演幾分鐘、幾十分鐘也許不難,但必要時他會扮演幾個小時、甚至一天。這個難度就很高了,期間不能有一點紕漏。
面對普通群眾還好,如果面對的是那些熟悉斯大林的領導們,想要騙過他們是很不容易的。萬一被別人戳穿,克格勃可是要追究責任的。一個沒有用的替身會落到什麼下場,想想就讓人戰慄。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以及易容和增肥,達達耶夫終於可以把斯大林模仿得惟妙惟肖,說話、體態,還有各種表情都達到了可以亂真的水平。貝利亞把他帶到斯大林面前,讓領袖親自看一下自己的替身。
斯大林只觀察了幾分鐘便同意了。說實在的,大權在握的人一般都不太喜歡自己的替身,萬一有人想利用替身取代自己呢?這種情節可不是電影里才有的,替身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傀儡這種東西。
達達耶夫開始代替斯大林出席一些不太重要的公開活動,像領袖一樣朝群眾揮手致意,並接受群眾們的歡呼。站在他身邊的中央委員們也不知道他只是一名替身,克格勃的工作沒有白做。
達達耶夫在享受這一切的同時,也經常會害怕,人群當中沒有德國人的殺手吧?要知道替身的主要用途之一,便是充當炮灰,吸引殺手的子彈。除了這些公開活動外,偽造領袖的行程才是最危險的情況。
斯大林去參加雅爾塔會議時,與達達耶夫分別走兩條路線,真實斯大林受到的保護等級更高。如果真有德國間諜想行刺的話,他們更有可能發現並截殺的,極有可能是達達耶夫。
歷史上,目標一旦踏上旅程,才是刺殺的最佳時機。秦始皇出行帶著幾千兵馬保護自己,仍然被張良找到了下手機會,博浪一擊。若不是秦始皇換了車駕,中國歷史肯定會被改寫。
從某種意義上說,達達耶夫就是那輛挨了張良一錘的車子,他的任務是吸引德國間諜的注意。只要斯大林安全,達達耶夫即使死了,也是克格勃的勝利,這才是替身真正的價值所在。
根據更多的解密資料,斯大林的替身不止達達耶夫一個。跟他們相比,那些在電影中扮演領袖的特型演員,各方面都要自由得多。替身們則因為過於相像,又接觸過很多內幕,反而喜歡保持低調,盡量不讓人知道自己的這段經歷。
相关参考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真正的戰場,但是現代網路發達,電子產品數不勝數,無論是電視劇中還是遊戲中,我們經常會見到雙方激戰的場面,很多影視劇中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主角與對手在森林中激戰,通常都會邊開槍
雖然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真正的戰場,但是現代網路發達,電子產品數不勝數,無論是電視劇中還是遊戲中,我們經常會見到雙方激戰的場面,很多影視劇中都會出現這樣的場景,主角與對手在森林中激戰,通常都會邊開槍
子彈是最基本的作戰單位,在作戰時,單兵能夠攜帶的子彈數量,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戰局的勝敗。只是子彈雖小,帶多了又影響身體的機動性,因此為了減輕子彈的重量,就只能儘可能減少不必要的結構。現在的子彈外面都有
抗戰時為何不能撿日軍的子彈?老兵含淚回憶:你看戰場上放的啥抗戰時期條件艱苦,我軍武器彈藥都嚴重匱乏,經常打到有一半就沒有子彈了,而且戰士們因為心疼子彈所以都不捨得隨便使用,這也讓我們在抗日的時候形勢非
一直以來有個說法,合金時代的金屬頭盔,只能防住炮彈破片。對於子彈哪怕是稍微大一點的手槍子彈都防不住。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早期合金鋼盔為了在重量和防護性能之間作出取捨,確實會有一些頭盔的防護能力略差一些
子彈能將人打死,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不過子彈為何能將人打死,卻很少有人能說得清。這一方面是因為在我國禁止普通人持槍,所以大多數人對子彈的威力都是一知半解,只能通過一些影視劇或者書籍等得知子彈的威力。另
1957年10月4日,蘇聯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入太空,由此人類開啟了探索太空的時代。而人類第一次進入太空,是由1965年3月18日,蘇聯發射的「上升2號」飛船實現的。這次壯舉雖然有著劃時代的意義,背後卻
近代東亞,曾發生過一件轟動一時的完美行刺,那就是1909年朝鮮愛國者近距離槍擊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事件。當時,安重根掌握了伊藤博文的行動日程,扮作日本人,攜槍混入在列隊歡迎的隊伍中,當伊藤博文接近時,突
美軍作為當今軍事強國,擁有5大世界性的軍火商,就單拿諾克希德馬丁公司來說,其常年穩居世界第一軍火商的位置,每一件軍工產品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按常理,美軍的彈藥儲備應該非常充足,但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
為何狙擊手寧願少帶子彈,也決不能忘帶口香糖?作用可不是一般的大眾所周知,口香糖是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最常見的東西了,在吃完味道比較大的食物後,口香糖就是清新口氣最好的幫手。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軍隊當中的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