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戴梓的連珠槍厲害嗎

Posted 康熙

篇首语:没有风暴,船帆只不过是一块破布。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大臣戴梓的連珠槍厲害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大臣戴梓的連珠槍厲害嗎

康熙年間,滿清大臣戴梓曾發明了一種「機關槍」,據說它可以連續發射子彈28發,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可令人驚訝的是,康熙皇帝似乎對這件「機關槍」並不感冒,只是將其把玩了一番,繼而永久封存於軍械庫。康熙皇帝是否錯過了一次強軍的機會?他捨棄「機關槍」的背後,是否還存在很多不為人知的隱情?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自1840年開始,清軍以彎弓戰馬對抗洋人的火槍利炮,最終輸得一敗塗地。對於這一點,不少後人都曾扼腕嘆息,稱康熙年間一位普通文官,發明出了一種神奇的「機關槍」,只可惜沒有被康熙皇帝採納,清朝從此錯失了一次強軍的大好機會,否則歷史必然會被重新改寫。這位發明了「機關槍」的人究竟是誰呢?他便是清康熙朝的翰林院侍講學士戴梓。
戴梓字文開,號耕煙老人,祖籍浙江仁和,他是清代康熙時期的官員,也是清初著名的火器專家。康熙13年,三藩在國內作亂,戴梓毅然參軍報效國家,後因平叛有功,被授予道員一職,隨後又因功受康熙皇帝召見,被授為翰林院侍講。
戴梓一生雖受孔孟之道熏陶,但是對於科學之術更加感興趣,他不但通曉兵法,而且還懂天文、擅數術,是一位難得的博學多才之士。不過戴梓一生的成就並不在於此,真正令其名傳後世的功績,還是因為他所發明的先進武器。
在康熙26年時,戴梓成功製造出了「子母炮」(又名「衝天炮」),該炮威力十分巨大,曾在清王朝剿滅噶爾丹,以及平定三藩的戰役中發揮巨大威力,被康熙皇帝御封為「威遠大將軍」。不僅如此,後世學者盛讚的「清代機關槍」也是出自於戴梓之手,該武器甚至被譽為了「最有可能改變中國歷史的武器」,它的名字叫做「連珠火銃」。不過遺憾的是,相比於「子母炮」而言,連珠火銃並沒有令康熙皇帝加以重視,反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
康熙為何會重用子母炮呢?我們倒不如來了解一下該炮的具體情況,據史料記載:「(子母炮)長二尺一寸,重三百餘斤。彈形如瓜狀,每枚重二三十斤,內裝子彈……發射之時,子在母腹,母送子出,從天而降,片片碎裂,銳不可當」。子母炮的射程約為300米左右,而且射出的還是開花彈,其威力自然可想而知。在對抗噶爾丹與三藩的騎兵之時,子母炮可以顯現出巨大的威力,不僅能在遠距離範圍有的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同時也具有震懾敵人的威力,對於提高清軍士氣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17-18世紀時,西歐國家的火槍已經開始被廣泛應用,而當時的大清,卻依然停留在祖先的「輕弓快馬」階段,並未對火器形成足夠的認知。可是從作戰效果來看,火槍無論是在射程、威力、以及操作上,都遠遠優於弓箭,戴梓所發明的連珠火銃,更是大大彌補火槍裝填彈藥時間過長的缺陷,從任何角度分析,開明的康熙皇帝也應該給予其足夠的重視,可康熙為何對此無動於衷呢?其實康熙皇帝也有自己的「苦衷」。
在討論該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說一下戴梓連珠火銃的工作原理。清代翰林院大學士紀曉嵐在作品中記載,連珠火銃形似琵琶,火藥和鉛彈都存於槍身上部,被稱作「銃脊」。火銃共有兩個機輪,扳動扳機一次後,火藥和鉛彈自動落入銃筒之中,第二次扣動扳機,撞針就隨之發生動作,激發火藥推動彈丸發射,如此重複之下,28發彈丸便會連續射出,直至射擊結束後,才需要重新裝填火藥與彈藥。
關於連珠火銃未被廣泛裝備于軍隊的原因,清人一直流傳著一個故事。傳說戴梓在發明了連珠火銃之後,於夜間偶得一夢,夢中一位神仙斥責戴梓曰:「上帝好生,汝如獻此器,使流布人間,汝子孫無噍類矣。乃懼而不獻」,意思就是說,連珠火銃是一件大殺器,一旦流傳開來,必然會為禍人間,令不少生靈為之塗炭。如果不聽勸告,則戴家必然會遭受報應,甚至還會斷子絕孫。
不過傳說始終是傳說,不足以作為信史,並且戴梓已經將連珠火銃獻給了康熙皇帝,足以證明該傳說為後人臆測之語,正因如此,連珠火銃未能普及的最終原因,還是在於身為皇帝的康熙。
後世歷史學家曾對該問題進行過分析,認為連珠火銃並不具備被廣泛推廣的條件。首先,戴梓的連珠火銃,雖然是當時較為先進的「機關槍」,但是其本身也有諸多缺點。首先,槍械的擊發過程完全靠火藥產生的氣體助推,如此一來,便需要槍械氣密室足夠嚴密。可是連珠火銃的機械構造複雜,在連續發射時,氣密室本身開閉頻繁,導致封閉程度大大降低,繼而令發射的子彈射程會逐漸縮短。
再者來說,清代時期依然處於傳統的農耕社會,其生產力相對較為低下,工業水平也極為落後。如果單純製造弓箭的話,只需要選擇優質的木杆與翎毛即可,而想要製造槍械的各種精密零件則相對困難很多,以清代的生產力程度來看,顯然難以達到合格的水平,製造出來的產品,也多半會出現尺寸不符或者是槍葯炸膛等狀況。做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按照清初的科技生產力來看,想要大規模製造槍械,無異於讓原始人在山洞內組裝一台摩托車。
最後一點,便是清初的統治者沒有資本主義生產規模的先進觀念。自明朝中葉之後,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社會也因此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與勞動力,不過至清軍入關之後,統治者將重點放在了穩定統治方面,並未著力重點發展社會生產力,對於建立批量生產軍械的軍工廠,更是沒有任何的概念,故此無法對戴梓的連珠火銃進行批量生產以降低單價。我們換一句來說:即使康熙皇帝同意對連珠火銃進行批量生產,其本身造價格之高,以康熙朝的府庫財力根本無法進行財力的支持。
綜上而言,連珠火銃未能被清軍廣泛採用,其實具備很多深層次的原因,而非後人想像中的那般簡單。不過從實質上來看,戴梓本人對於清初政局的穩定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是一位令後人敬仰的兵工高手。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关参考

千軍萬馬避白袍,白袍將軍陳慶之真的有這麽厲害嗎

陳慶之(484年―539年),字子雲,漢族,義興國山(今江蘇省宜興市)人,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名將。出身寒門,少為梁武帝蕭衍隨從,頗受信任。梁普通年間,任武威將軍、宣猛將軍等職,帶兵有方,善撫軍士。陳慶之

項羽身邊有位謀士,他的名字叫范增,你知道他有多厲害嗎

熟悉西漢建立史的人應該都知道,漢高祖是在打敗了項羽(即項王)後才得到了建立漢朝的機會。而用他自己總結出的觀點來說,他之所以能夠在跟項王較量的過程中取得最後的勝利,主要跟兩大因素有關:一是他身邊聚集著非

中国在康熙年间发明机关枪

原题:中国在康熙年间发明机关枪?戴梓的连珠铳非常超前,也有致命缺陷关于中国火器的历史,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据称康熙年间有一位发明家戴梓,领先世界两百年发明了「”机关枪”!不少人根据这个说法,指责康熙和清

清朝两位臣子戴梓、南怀仁,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恩怨

戴梓南怀仁戴梓,出生于1649年,他生活在清朝中期,是清朝著名的武器发明家,主要的发明有“连珠火铳”和“威远将军炮”。南怀仁,出生于比利时,后来前往中国,并在中国做官,深得康熙帝的喜爱,他和戴梓生活在

戴梓制造出了那些火器

提到火器的发展,就必然会想到火器制造家戴梓。戴梓出生于清朝顺治年间。他出生在一个官吏的家庭,从小就表现出来了多方面的天赋。再加上父亲从小带给他的影响,使得戴梓从小就喜欢摆弄和机械有关的东西。在他还很小

妙語連珠|中國小說史上第一位女性

懂啦,小知識,大世界!hi,小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秒懂星球的文學分享節目:【妙語連珠】我是宇宙第一英俊博學的、你們的朋友:秒懂超人~今年「網課」可是最流行的上課形式呀!小朋友們,你們是怎樣在家裡學習

都以為清朝很差勁,但相比於歷史上的其它王朝,清朝已經很厲害了

中學時候學習歷史,最氣憤的就是學習中國近代史。因為,腐朽落末的滿清政府,一幫庸才圍著一個老女人,只顧著自己享樂,卻將人民和國家的榮辱不顧,不僅任由列強踐踏和侵略我們的土地,還跟這些侵略者簽訂了一條又一

揭秘:比范进还倒霉的清朝长沙“高考”生

一年一度的高考再度上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艰难、渺茫、悲惨得很。这里讲一个关于古代“高考”(科举)的故事吧,比今天还要艰难、渺茫、悲惨呢!想必,大家对清朝著名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的重要角色范

揭秘:比范进还倒霉的清朝长沙“高考”生

一年一度的高考再度上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艰难、渺茫、悲惨得很。这里讲一个关于古代“高考”(科举)的故事吧,比今天还要艰难、渺茫、悲惨呢!想必,大家对清朝著名作家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里的重要角色范

朱標身為明朝第一位太子,朱標本身到底有多厲害

明朝懿文皇太子朱標無疑是這百分之十中的冠軍,不止深得朱元璋信任,就連其儲君之位也是堅如磐石,整個大明朝從上而下無一人對朱標的繼位之路有過任何的阻攔,這實在是千古難見。建文大臣方孝孺稱其「盛德聞中夏,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