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兩國聯合考察斷崖石刻,中國專家剛到便熱淚盈眶

Posted 文字

篇首语: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蒙兩國聯合考察斷崖石刻,中國專家剛到便熱淚盈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蒙兩國聯合考察斷崖石刻,中國專家剛到便熱淚盈眶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悠久古國,在世界四大文明中,中國文明從未斷過,仍舊在延續,歷史文化傳承也從未斷過,即便朝代更迭,四分五裂,但古人一直都在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將歷史記錄下去,這些碎片都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將歷史拼接成一幅壯闊的巨作。
比如石刻是造型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石刻 泛指鐫刻有文字、圖案的碑碣等石製品或摩崖石壁。
中國古代石刻種類繁多古代藝術家和匠師們廣泛地運用圓雕、浮雕、透雕減地平雕、線刻等各種技法創造出眾多風格各異、生動多姿的石刻藝術品。
有些石刻上流傳著書法繪畫作品,而陵墓石刻、宗教石刻等其他石刻則是承載著一段歷史。今天要介紹的蒙古斷崖石刻上記載著漢代文字,1990年,兩位牧民在蒙古國杭愛山南麓放牧時遭遇大雨,他們到山洞中避雨,卻發現了一處漢字摩崖石刻,這迅速吸引了專家的注意。
這裡的蒙古是蒙古國,並非中國的蒙古族,蒙古國地處中俄兩個大國之間,是中國的北方鄰居,曾被包括匈奴、鮮卑、突厥、契丹等在內的各游牧民族統治,並給中原的農業文明帶來巨大壓力。
在這期間,北方境外一直都在騷擾中原王朝,雙方經常發起戰爭,有輸有贏,而中原王朝除了反擊,也一直在做防禦工程,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就是源於此。1949年10月16日,中蒙建交,由此兩國便一直保持著睦鄰友好的安定關係。
蒙古專家對石刻上的文字卻看不懂,這很正常,在他們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石刻,只不過石頭體積比較小,無法被人注意到。可各路專家看著這麼多的石刻,卻因為無法識別文字而苦惱不得,直到2014年,蒙古國將這一情況告知給了中國專家,並邀請他們一同考察,後來還有中國專家團前去聯合考察,中國專家將石刻上的文字一一解開,這才解開了困惑當地人多年的謎題。
經過翻譯,眾人這才知道石刻上記載著當年漢人征戰匈奴的場景,結合當年漢代歷史的記載,這座杭愛山當時被叫作「燕然山」,曾經這片土地是屬於漢王朝。
這座石刻上刻著東漢班固所作的《封燕然山銘》,結合班固的《後漢書》,這裡曾發生過一件驚天動地的歷史事件,東漢名將竇憲被因事被囚於宮內時,請求出擊北匈奴,以功贖死,與匈奴、烏桓、羌胡兵馬會師於涿邪山,大敗北匈奴於稽洛山,殲敵一萬三千,俘虜無數。登上燕然山,刻石記功,也就是《封燕然山銘》,史稱燕然勒石。
燕然大捷象徵著漢朝面對北方民族的騷擾,從不低頭屈服,直接帶兵出征,所向披靡,燕然山大捷,堅定了消滅北匈奴的決心。永元三年,竇憲再次領兵出塞,攻打金微山,大破北匈奴主力,俘虜北匈奴太后。
從此以後,中原將領無不以「邊塞紀功碑」為最大的榮耀,「燕然勒功」這一成語也成了建功立業的意思。石刻上不止記載著歷史事件,其上的書法也具有重大的研究價值,東漢時期的文字,中國的書法正處於由篆書向隸書發展的過程之中,另外研究雕刻藝術的專家也可以從中了解到漢朝的雕刻水平。跨越千年的石刻實在承載了太多,這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

相关参考

中國最長洞穴增加10公里 發現疑似亞洲犀牛化石

疑似犀牛牙齒化石探索巖洞法國專家介紹洞內奇觀記者劉啟鈞攝洞中泉洞內小瀑布鐘乳石洞道由中法兩國洞穴專家組成的考察隊,對「中國最長洞穴」———綏陽縣雙河溶洞系統進行的聯合探險科考最近結束,據探測,洞穴長度

中國最長洞穴增加10公里 發現疑似亞洲犀牛化石

疑似犀牛牙齒化石探索巖洞法國專家介紹洞內奇觀記者劉啟鈞攝洞中泉洞內小瀑布鐘乳石洞道由中法兩國洞穴專家組成的考察隊,對「中國最長洞穴」———綏陽縣雙河溶洞系統進行的聯合探險科考最近結束,據探測,洞穴長度

历史秘闻 1900年侵華八國聯軍中,僅有兩國向中國歸還國寶,這兩國哪兩國

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是我國歷史上的恥辱,幾萬人的兵力將十幾萬的清朝兵力擊退,八國聯軍在攻破北京城後,不僅毀壞了很多文物,還搶走了很多國寶,比如圓明園的十二生肖獸首,就被八國聯軍搶走了。新中國成立

顏真卿大展引爆日本,177件真跡,中國專家現場講解

來源:一條東京國立博物館“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展覽現場2019開年第一大展,當屬剛剛在東京國立博物館開幕的顏真卿特展,展覽還沒開幕就已經上了好幾次熱搜,各路人馬吵翻了天,只因爲其中的一件展品:“

八國聯軍中,僅有兩國向中國致歉並歸還國寶,第一個國家令人意外

在近代歷史上,因為清王朝的羸弱,中國大地曾遭受過多次西方列強的搶掠,但是要說最嚴重的一次還是要數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原本被燒毀的圓明園再次遭受打擊,徹底的淪為了廢墟,連那座歷經了兩個朝代

历史军事 多國聯合為急重症維和軍人生命護航

人民網貝魯特4月11日電黎巴嫩貝魯特當地時間4月9日,中國第十八批赴黎巴嫩維和醫療分隊聯合西班牙、塞爾維亞維和部隊順利將一名急性胰腺炎患者轉送上級醫院。在當前新冠疫情等特殊情況下,多國聯合後送模式為維

南朝中國也強的可怕

2018年,在韓國公州百濟國都城遺址,考古專家挖出一片微不足道的殘瓦。當專家抹去殘瓦上的泥土時,上面露出的“大通”這兩個字,卻令韓國專家們大爲驚訝。區區“大通”這兩個字,到底有什麼魔力令人震驚?其實,

历史军事 塞爾維亞總統對我國專家有多用心

隨著各國發展迅速,很多國家的領導人也是備受我們的關注,但是說到塞爾維亞想必大家這段時間都熟知吧?關注度和話題度很高,因為塞爾維亞的總統武契奇向我們求情援助的視頻也是火了。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演講期間更是

历史军事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對我國專家多用心

塞爾維亞的總統武契奇大家都熟知吧?因為前段時間疫情的緣故,塞爾維亞總統也是向我們求助,更是因為一段視頻期間幾次哽咽,讓我們感受到了他的真誠,而武契奇也是實力圈粉,這個身高2米的總統,有些發福可愛,但每

历史军事 外國專家評價殲11戰機,技術仍停留在40年前,無法擊敗西方空軍

殲114月16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作者、西方軍事專家凱萊布·拉森認為,殲11戰機的外形雖然與蘇27看起來很像,但是性能卻不及蘇27戰機。拉森形容殲11戰機採用的是40年前的技術(上世紀70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