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不殺你
Posted 王朝
篇首语:鸟贵有翼,人贵有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放心,不殺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放心,不殺你
中國的封建社會歷時幾千年,在這幾千年中,王朝更迭,車輪不斷向前。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人人都知道,那些征戰沙場的驕兵悍將在王朝的建立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由於他們功高震主,因此最後總是難逃厄運。所謂「伴君如伴虎」,這就是幾千年來,陪伴在最高統治者身邊,最終沒有得到善終的人總結出來的血淋淋的經驗教訓。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功臣名將最終都得到了殘酷的結局,其中也是存在著一些例外的。今天我們要來介紹一位秦國的大將,他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著貢獻,最終卻做到了功成身退得到了善終。他,就是秦將王翦。
王翦是陝西富平縣人,在當時,那個地方叫做頻陽。他出生的時候,是秦昭王在位時期。王翦出身貧苦,家中沒有積蓄,只能依靠親戚朋友的資助過日子。不過,王翦小時候就喜歡舞槍弄棒。根據書上記載,他可以輕輕鬆鬆地抱著一頭牛過河,力大無窮。
不過,王翦當時只是喜歡武術,卻沒有深耕兵法。儘管他年少時就常常對人誇下海口,說憑藉自己的一雙拳頭不愁富貴,但是20歲加入軍營開始,王翦也沒有很快得到機會。
不過,王翦是很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自己的貴人,秦國戰神白起。王翦力氣大,作戰勇敢,武功出色,辦事沉穩,因此在軍中,白起早早地注意到了他,並且將他帶在自己的身邊,著重培養。後來,王翦還被提拔為將軍,白起甚至在公開場合對人說,如果自己戰死了,秦國唯一的指望就是王翦。白起將他推薦給了秦昭王,自此,王翦以為自己會青雲直上。
可惜,他太天真了。當時秦昭王對白起已經十分忌憚,因此他推薦的人自然受到了牽連。秦昭王賜白起長劍自殺之後,王翦也只是在軍中默默度日,並沒有受到重用。作為一位將領,他盡著自己的職責。
公元251年,秦昭王去世,安國君繼位。不到一年的時間,安國君去世,庄襄王繼位,三年後,庄襄王死,嬴政繼位。自從秦始皇做了秦國國君,王翦的高光時刻才真正到來。此後,王翦成為秦始皇的一柄利劍,南征北戰,為秦國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時雖然名義上是七國並立,但是實際上其他幾個國家早已經沒有了成為王者的資本,只剩下了秦國與楚國並駕齊驅。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日益強大。楚國自王室至民間,風氣奢靡,漸漸國力不支。如此態勢之下,秦統一六國,已經是大勢所趨。而王翦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的就是至關重要的推動的作用。是他加快了統一的步伐,結束了長期的分裂與征戰的局面。
當時秦國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將其他各國逐個削弱,分化瓦解。幾年內,秦始皇在王翦的掃蕩下,佔領了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公元前230年,王翦率軍攻韓,韓安王出城投降;公元前229年,王翦率部攻趙,俘虜趙王,趙國被滅;公元前228年,王翦北上攻燕,燕軍全軍覆沒,燕王棄國而逃。就在王翦立下不世功勛的時候,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地位逐漸危險。
王翦知道自己手握重兵,如此下去,秦王必然要疑心自己。於是,王翦主動交出兵權,並提出要求,希望退出朝野,告老還鄉。不想秦始皇反而對他此舉很滿意,並讓他安心養老,不會殺他。此後,王翦還時常為子孫後代要些高官厚祿,秦始皇見他這樣做,知道他準備世代依附於秦朝皇室,因此對他更是放心了。
相关参考
晚清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都充滿了戲劇性,從紫禁城裡萬人之上的皇帝,到被人灰溜溜地趕出紫禁城開始自己的「流浪」生涯,溥儀的人生發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那個將溥儀從皇帝寶座拉下來,把他趕出故宮成為平民的
如果崇禎皇帝足夠聰明,不殺魏忠賢,重用袁崇煥,明朝還會滅亡嗎
如果崇禎皇帝足夠聰明,不殺魏忠賢,重用了袁崇煥,明朝還會滅亡嗎?世人喜歡將那些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人歸屬於英雄,他們胸藏文墨,腹有良謀,進可以治國安邦,退可以修身齊家。這樣的人物歷史上
土木堡之變,瓦剌首領也先為什麼不殺掉朱祁鎮,並一舉拿下北京?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明境,王振攛掇朱祁鎮親征。由於大太監王振的胡亂指揮,明軍在土木堡被瓦剌擊敗,二十萬明軍精銳毀於一旦
如果崇禎皇帝足夠聰明,不殺魏忠賢,重用了袁崇煥,明朝還會滅亡嗎
如果崇禎皇帝足夠聰明,不殺魏忠賢,重用了袁崇煥,明朝還會滅亡嗎?世人喜歡將那些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人歸屬於英雄,他們胸藏文墨,腹有良謀,進可以治國安邦,退可以修身齊家。這樣的人物歷史上
历史秘闻 如果崇禎皇帝足夠聰明,不殺魏忠賢,重用袁崇煥,明朝還會滅亡嗎
如果崇禎皇帝足夠聰明,不殺魏忠賢,重用了袁崇煥,明朝還會滅亡嗎?世人喜歡將那些能夠「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人歸屬於英雄,他們胸藏文墨,腹有良謀,進可以治國安邦,退可以修身齊家。這樣的人物歷史上
要想解釋項羽為何不殺劉邦,就得從項羽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同時也得從人性的角度來解讀問題,其實項羽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什麽叫感性?感就是感情,性就是本性,合起來就是感情本性,意思就是:感情用事、多愁善感、
曹操為何不殺關羽?因為曹操喜歡關羽,這個喜歡不是那種「喜歡」,而是發自內心地欣賞。當年,十八路諸侯攻打董卓之時,華雄大展神威,連連砍死了俞涉、上將潘鳳,諸侯們手足無措,戰戰兢兢,無人敢應戰。這時,關羽
李世民是中國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作為君主,他知人善任、心胸寬厚,被稱為不殺功臣的君主(除了叛臣,李世民確實沒有怎么殺功臣)。李世民不殺功臣,除了性格原因之外,也與其高超的馭下之術有着分不開的關系。無論多
李世民是中國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作為君主,他知人善任、心胸寬厚,被稱為不殺功臣的君主(除了叛臣,李世民確實沒有怎么殺功臣)。李世民不殺功臣,除了性格原因之外,也與其高超的馭下之術有着分不開的關系。無論多
李世民是中國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作為君主,他知人善任、心胸寬厚,被稱為不殺功臣的君主(除了叛臣,李世民確實沒有怎么殺功臣)。李世民不殺功臣,除了性格原因之外,也與其高超的馭下之術有着分不開的關系。無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