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校是怎么个军训法的

Posted 军训

篇首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学校是怎么个军训法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学校是怎么个军训法的

又值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军训成了每个大学新生的必经之路。其实军训对于每个走过学生时代的人都不陌生,无论是80、90后,还是60、70后,军训都是学生生涯抹不去的青春记忆。那时,我们最讨厌的人是教官,最讨厌的事是站军姿。其实并非只有我们在青葱岁月遭受军训磨砺,中国军训古已有之,且绵延传承四千余年。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上下五千年,古代学校是怎么个军训法!

先秦:军训成学校香饽饽 孔子也是一名军训教官

在中国,军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根据记载,在商代,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从西周开始,官学分国学与乡学,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其中的大学,即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

到了诸侯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各国更加重视军事人才教育和训练,军训成为官办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就连孔子的民办学校私学也很重视军训。孔子作为中国国民教育的开创者,他在教育过程中,将射御之术看得与礼乐教化一样重要,《孔子家语·观乡射》就记载有孔子教射的内容。孔子说,射御足力则贤,把军事技能优劣,视为一个人贤能与否的标志,认为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曾在矍相的园圃亲自教弟子学习射箭的事,他在教弟子习射的同时,还不失时机地对民众进行礼的教育。可见,孔式教育理念是讲究文武兼修的。

秦汉:军训渐失宠 百姓几家共用一把菜刀

秦汉时,统治者对学生军训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学校军训则开始走下坡路,随着儒家学术被奉为正统,六艺也变身为儒学六经,军事教育内容消失,军训的职能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其实,秦在建立统一政权之前,仍对军训十分重视。但在一统天下之后,除加强边防,用兵的机会变得极少。为防范平民造反,便下令拆除各诸侯国的城郭,收缴天下兵器,连老百姓家的菜刀也是几家合用。

虽然秦汉时期学校军训逐渐萧条,却并未废止,因为在地方学校教育中仍有军训的内容。东汉王莽执政时,每年春秋之际,经学家刘昆都会带领五百多名弟子习武,以致王莽怀疑其图谋不轨,把他及家属都关了起来,也就是说,当时连民办学校都不能从容搞军训了。不过可见,私学以传授经书为主,但也包括射御等军事训练的内容。

隋唐宋:学生忙于备战科举 无暇顾及军训

隋朝时更是开始偃武修文大力削减武力装备,国家教育重点由学武转为修文,科举也逐渐开始成为主流。唐朝在开国之初便确立了战时重武、平时重文的国策,但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元年(627年)曾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唐朝的取士之法仍偏科举,学校沦为科举附属品,军训废止。此外,理学开始萌芽,逐渐形成重读书轻实践,重静坐轻活动的教育理念。武则天时,文武科举分开,文举不考武艺,为谋取功名,学生们无暇学习军事课程,军训渐被弃之不顾。

到了宋朝,兴文教、抑武事的政策被推向高潮,武将地位被书生士子全面赶超。宋太祖认为,武将握兵权而强,君主失军权而弱,为保赵氏江山稳固长久,必须铲除藩镇割据势力,坚持崇文抑武的国策。而且宋代程朱理学主张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憎恶尚武之风,把习武与赌博等同,视之为无益之事,禁止学生参加。学校以科考为主,一切以中举为导向,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军训自然废止,尚武之风偃旗息鼓。明清之际的教育家颜元曾对此深恶痛绝地说:朱子重文轻武,……,其遗风至今日,衣冠文士羞与武夫齿,秀才挟弓矢出,乡人皆惊,甚至子弟骑射武装,父兄便以不才目之,长此不返,四海溃弱,何有已时乎?

明、清两朝开国皇帝都以武得天下,自然重视学校的军事教育,朱元璋力图在学校恢复孔子的六艺。他在洪武三年(1370年)批示,要求国子学和县学学生都要习射,命国子监辟射圃赐诸生弓矢,并在科举考试中加试射、骑科目,有了考试的引导和政府对器械的投入,促进了学校军训的发展。

清承明制,开国之初举办教育是文武并重。从官学、国学到地方学,学校的课程多数是文武兼备,都开设骑射课。文科考试先试骑射,八旗子弟武功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文科考试,风气所及,学校军训热情大为高涨,民间也竞相效仿。一些学校除了开设骑射课,还开设武术、举重等必修课,致力于培养文武全才。但是,武功根本敌不过科举八股,军训成了形式主义。

明、清初的学校军训终究未能从复兴走向发展,这是因为程朱理学仍是明清社会的显学。终明一代,程朱理学都受到最高统治当局的极力推崇,仍是半日读书,半日静坐。

清末民初:屡吃败仗致使全国兴起尚武小高潮

到了清末,清政府惨遭列强羞辱,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更是让全国上下意识到了强兵尚武的重要性,遂又兴起一波尚武的小高潮。

1902年,蒋百里发表《军国民教育》一文,明确提出军国民教育的实施应通过学校教育,训练学生行军、射靶、击剑、野外演习等能力。清政府于1906年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正式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办法。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1月19日,颁布《普通教育暂行法》,明确规定高等小学以上体操应注重兵式。同年9月,正式将军事教育列入教育宗旨,令全国各学校注重军训。许多学校还组织了少年义勇团或童子军,借以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和军事技能,学校军训迅速展开。然而,一战结束后,全世界兴起一股反对战争的潮流,中国的军国民教育思潮也一度衰弱。

1919年,一项权威调查结果表明,教育界普遍认为:现在欧战之后,军国民教育不合民本主义,已为世界公认。我国教育宗旨,亦应顺应世界潮流。至1920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议把尚武从教育宗旨中删除。随后,1922年颁发的《壬戌学制》取消了军国民教育,学校军训又随之停滞。

相关参考

日本 日本·1923年5月早稻田军训事件

1923年5月早稻田军训事件早稻田大学反对军事教育的事件。1924年1月,宇垣一成出任清浦奎吾内阁陆军大臣,计划以“裁军”为名,实行一系列军事体制改革。1924年宇垣留任加藤高明护宪三派内阁的陆军大臣

1500字军训检讨因为不服从命令

今天,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不服从命令这种不良行为的深刻认识以及服从命令的决心.我对于我这次犯的错误感到很惭愧,我真的不应该不服从命令,我不应该违背教官的规定,我们作为学生

国民党史 谢元熙

谢元熙1931年生。台湾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十四期毕业,三军大学陆军学院与战争学院进修。曾任旅长、副师长、少将师长、团管区司令等职。1985年3月台湾当局“教育部”学生军训处处长。1988年7月当选为国民

知名人物 莫福如

莫福如广东茂名人,生于1906年。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及军事委员会军训团军官班毕业。1927年入广东守备军干部教导队学兵营受训。1929年任第八路总指挥部警卫团连长。1931年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警卫旅营

国民党史 卫持平

卫持平学名大衡,号权侯,贵州榕江人,生于1908年。1928年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宪警班,毕业后在南京第四中学任军训教官,后调宪兵第六团任少校附员。1930年至贵州在第二十五军中任职。1935年到

国民党史 李敦谦

李敦谦江西新建人。生于1914年。电雷海校第一期航海科、国民党“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七期、军训团高级班第三期、国防大学联合作战系第二期及联合作战班第四期毕业。并留学于德国海军学校专攻鱼雷,赴美国海军两栖

国民党史 徐文明

徐文明江西丰城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7年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1928年入陆军大学学习。1932年后任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和桂林行营驻重庆办事处

高中历史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在历史学习中,对于时间序列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纪年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干支纪年、皇帝年号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等等。由于纪年方法的多样,导致学生

高中历史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在历史学习中,对于时间序列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纪年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干支纪年、皇帝年号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等等。由于纪年方法的多样,导致学生

孔子也曾当过教官

又值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军训成了每个大学新生的必经之路。其实军训对于每个走过学生时代的人都不陌生,无论是80、90后,还是60、70后,军训都是学生生涯抹不去的青春记忆。那时,我们最讨厌的人是教官,最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