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李世民儿子李恪怎么死的

Posted 李世民 李恪

篇首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李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李世民儿子李恪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李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李世民儿子李恪怎么死的

2、唐朝历史 唐太宗的三皇子李恪 李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李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李世民儿子李恪怎么死的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是是隋朝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因为他的身世还是非常显赫的。而且他从小的表现也十分突出,骑马射箭,读书绘画,样样信手拈来,再加上他的个性敢作敢为,因此李世民对于子怡这个儿子还是非常欣赏和疼爱的。甚至还动过立他为太子的想法。即便如此,他最后非但没有当上皇帝,反而因为某个人的诬陷而丢掉了性命,这个人就是当时唐朝的重臣,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个人,早年因为投奔李世民四处征战,又替他策划了夺取皇位的玄武门之变,再加上后来他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因此李世民对他十分信任,先后册封他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司空司徒和中书令等重要官职,可以说是手握大权,位极人臣,再加上她皇后的哥哥的身份,更是有恃无恐,完全把持了朝政。在李世民想要立李恪为太子的时候,他担心长孙一族的荣耀可能会遭到威胁,表示激烈的反对,同时坚决支持自己的妹妹所生的第三个儿子晋王李治。因此与李恪产生了嫌隙。

在唐高宗永徽四年,他授命处理一代贤相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谋反案,这原本跟李恪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对此怀恨在心的长孙无忌认为这是除掉李恪的好机会,于是他诬陷李恪也参与了此次谋反案,最后李恪和参与此案的人一起被处死,享年三十五岁。

李恪实在是死得冤枉,本该做出一番功绩的人物就这样被陷害而死,让人不禁感到哀叹和怜惜。

李世民儿子李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李恪,是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杨妃的身份更是尊贵,她的父亲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李恪如此特别的身份也使得他比其他的皇子要显得更加引人注目,但是这个身份却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的猜忌和磨难。在很多的电视剧作品中,他被塑造成了一个为了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滥杀无辜的心狠手辣之人。但是这大多都是电视剧的杜撰和虚构而已,历史上真正的李恪要比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要光明和正直得多。

李恪从小便展现出了自己出众的才华和智慧,他不但习得一手好武艺,尤其擅长骑马射箭,而且他在诗书绘画方面的才能也仅次于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李泰。再加上李恪性格方面和李世民非常相似,都是属于沉稳冷静的类型,因此他可以说是李世民除了魏王李泰之外最信任和器重的儿子了。在发生了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妄图篡位,李泰也参与其中这件事之后,李世民大为悲伤。虽然他此后就立了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晋王李治为太子,但是他又放不下李恪,因此便起了重新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

但是这件事情却遭到了当时的国舅,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他担忧李治一旦被废,长孙家族的荣耀可能会就此断送,因此拼命向李世民进言李治有多么适合当皇帝,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李治顺利登基为帝之后,李恪失去了李世民的保护,最终与他产生矛盾的长孙无忌诬陷他参与了当时震动朝野的房遗爱谋反一案,他最终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即654年和涉及此案的人一起被处死,享年三十五岁。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李恪,他的结局虽然十分悲惨,但是他绝不像电视剧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李恪与阿史那云的关系如何

于2007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大型历史电视剧《贞观长歌》自播出以来,就以其严谨的创作态度,对历史的重新诠释和解读,引起了很多观众的赞赏和喜爱。在这部长篇电视剧中,观众除了被唐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和深远见识所吸引之外,李世民的三子吴王李恪和草原二汗突利的女儿阿史那云之间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也是此剧的一大看点和精彩之处。

剧中的李恪和历史中所记载的一样,都是文武兼备又英俊潇洒的形象,而且他的个性和李世民十分相似,因此李世民对他也是十分欣赏和器重的,他把远征突厥的重任交给了李恪,而李恪也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可以说李世民是想过立李恪为太子的,李恪对此也表现得十分积极和果敢,但是这个时候,一个叫阿史那云的温婉率真的女子进入了李恪的生命中。

阿史那云在剧中不仅是草原之王的女儿,她的母亲还是曾经隋朝的公主,从血缘上来说李恪其实是阿史那云的表哥。但是从阿史那云第一次遇见李恪,这个俊俏睿智的皇子便深深地吸引了她的目光,而李恪也对这个男扮女装的云公子颇有兴趣。李恪原本就是一个性情中人,无论是爱也好恨也爱,都是轰轰烈烈毫不胆怯,和阿史那云的相知相爱甚至让他动了放弃争夺太子的念头。但是聪明善良的阿史那云看清了李恪的心思,她虽然深爱着李恪,但是她不想让自己成为他的雄心壮志的牵绊,于是最终阿史那云毅然决定离开他,策马而去,让他可以无牵无挂地实现自己的抱负。

虽然在真正的历史中,没有阿史那云这样一个女子,但是她和李恪之间纯洁简单的爱情依然让我们动容和叹惜。

揭秘李恪的母亲究竟是谁

李恪是一代明君、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她的母亲的身份也十分显赫,他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李恪在唐太宗的儿子中无论是才能还是品德都是属于数一数二的,再加上她的个性跟李世民非常相似,因此他恨得李世民的宠爱和信任,但是最后却因为被大权独揽的长孙无忌诬陷参与房遗爱谋反一案而被处死,年仅三十五岁。

关于李恪的母亲杨妃,史书上记载的内容很少,仅有的一点记录都是在他的儿子李恪的传记上。关于它的出生,有一部分人认为她应该是隋炀帝和她的高级妃嫔所生,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是一般的妃嫔所生,还有更大但的人认为她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所生,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明。而关于她的出生年月,史书上虽然并没有记载,但是根据她的儿子李恪出生于武德二年即619年推断,杨妃至少应该出生于隋朝大业初年甚至更早,最晚应该不会超过大业三年。

随着隋炀帝杨广先后修建了京杭大运河、长城和洛阳城,又三次征讨高句丽,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此一时之间导致怨声载道,最终引发了大规模叛乱,杨广在618年3月被大臣宇文化及杀死,同年5月,李渊篡隋称帝,建立唐朝。而杨广的皇后萧氏和杨妃的姐姐南阳公主都被宇文化及给囚禁了。这里杨妃有没有一起被囚禁无从查证。在李世民继位之后,她正式获得了“妃”的称号。这应该也是她一生中获得的唯一的也是正式的封号。

杨妃除了生了李恪之外,还生了李世民的第六个儿子蜀王李愔。相对李恪来说,李愔虽然屡遭贬官和流放,但是还算是寿终正寝,并没有遭到阴险之人的毒害。

李世民与李恪的关系是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我国唐朝时期的第二位皇帝。英明神武,文韬武略,在他统治时期,唐朝经济快速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安乐,这一时期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唐太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在这些儿子中,他最疼爱的除了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儿子魏王李泰之外,就是吴王李恪了。

李恪,出生于公元619年,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儿子,母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可以说他的身世是非常显赫的。李恪自小便显示出了超人的才华和智慧,读书、习武无一不精,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可以说在所有的皇子是无人能出其右的。因此他可谓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和魏王李泰一起成为最受李世民喜爱的两个儿子。之后因为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欲意谋反,被揭发之后,供出了李泰也曾经参与此次行动,因此他便废了李承乾,另立长孙皇后的三子李治为太子,但是再立李治为太子之后,他又觉得李恪的个性十分像自己,于是便动了立他为太子的打算。

但是这一想法遭到了李治的舅舅,在朝中手握大权的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他担心李治被废的话,长孙家族的权力会遭到削弱,因此极力向李世民劝说立李治为太子的好处和优势。李世民最终拗不过他,只得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登基为帝,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此时失去了李世民佑护的李恪被与他素有嫌隙的长孙无忌诬陷为参与了房遗爱谋反一案而被处死,死于公元654年,享年三十五岁。

聂远版李恪演的如何

大型历史电视剧《贞观长歌》拍摄于2007年,是一部峨眉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中外名人文化产业集团和北京锦绣江山影视文化传播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史诗巨制,主要讲述了从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开始一直到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继位这23年间,李世民如何外征东突厥、内处国政和挑选继位人选等重大事件,并最终成就著名盛世“贞观长歌”的宏大故事。

在这部制作严肃、认真的电视剧中,除了著名实力派演员唐国强所饰演的唐太宗李世民之外,由知名青年演员聂远所饰演的吴王李恪也受到了很多观众的追捧和喜爱。

在这部剧中,李恪和历史上一样,被设定为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隋炀帝女儿杨妃的的儿子。剧中的李恪,勇猛果敢,文韬武略,深受李世民的器重和爱戴。当北方强大的草原民族东突厥领并来犯时,他临危受命,被太宗任命为主帅率军迎战强敌,最终不负众望,成功击退了敌军,显示了自己出众的谋略和才能。后来,当关中发生大旱时,他处理得当,广泛征收关中贵族的粮食解决了这场危机。可以说他在剧中的表现十分出色。当时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太过于争强好胜,凡事都想做到最好,让父皇看到他的表现,也正因为此,他虽然立下了许多功绩,却离李世民心中的君王形象越来越远,最终也没有得到皇帝的位子,遗憾离世。

可以说聂远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他把李恪这个角色诠释得惟妙惟肖,充满了血肉和灵魂,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表演。

唐朝历史 唐太宗的三皇子李恪 李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李恪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李恪,是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他的母亲杨妃的身份更是尊贵,她的父亲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李恪如此特别的身份也使得他比其他的皇子要显得更加引人注目,但是这个身份却也给他带来了许多的猜忌和磨难。在很多的电视剧作品中,他被塑造成了一个为了争夺皇位而不择手段,滥杀无辜的心狠手辣之人。但是这大多都是电视剧的杜撰和虚构而已,历史上真正的李恪要比影视作品中的形象要光明和正直得多。

李恪剧照

李恪从小便展现出了自己出众的才华和智慧,他不但习得一手好武艺,尤其擅长骑马射箭,而且他在诗书绘画方面的才能也仅次于唐太宗最宠爱的儿子李泰。再加上李恪性格方面和李世民非常相似,都是属于沉稳冷静的类型,因此他可以说是李世民除了魏王李泰之外最信任和器重的儿子了。在发生了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妄图篡位,李泰也参与其中这件事之后,李世民大为悲伤。虽然他此后就立了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儿子晋王李治为太子,但是他又放不下李恪,因此便起了重新立李恪为太子的念头。

但是这件事情却遭到了当时的国舅,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的激烈反对,他担忧李治一旦被废,长孙家族的荣耀可能会就此断送,因此拼命向李世民进言李治有多么适合当皇帝,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李治顺利登基为帝之后,李恪失去了李世民的保护,最终与他产生矛盾的长孙无忌诬陷他参与了当时震动朝野的房遗爱谋反一案,他最终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即654年和涉及此案的人一起被处死,享年三十五岁。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李恪,他的结局虽然十分悲惨,但是他绝不像电视剧中所描绘的那样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

李恪的母亲

李恪是一代明君、雄才大略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她的母亲的身份也十分显赫,他是隋朝第二位皇帝隋炀帝杨广的女儿。李恪在唐太宗的儿子中无论是才能还是品德都是属于数一数二的,再加上她的个性跟李世民非常相似,因此他恨得李世民的宠爱和信任,但是最后却因为被大权独揽的长孙无忌诬陷参与房遗爱谋反一案而被处死,年仅三十五岁。

杨妃剧照

关于李恪的母亲杨妃,史书上记载的内容很少,仅有的一点记录都是在他的儿子李恪的传记上。关于它的出生,有一部分人认为她应该是隋炀帝和她的高级妃嫔所生,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他是一般的妃嫔所生,还有更大但的人认为她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所生,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明。而关于她的出生年月,史书上虽然并没有记载,但是根据她的儿子李恪出生于武德二年即619年推断,杨妃至少应该出生于隋朝大业初年甚至更早,最晚应该不会超过大业三年。

随着隋炀帝杨广先后修建了京杭大运河、长城和洛阳城,又三次征讨高句丽,给民众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因此一时之间导致怨声载道,最终引发了大规模叛乱,杨广在618年3月被大臣宇文化及杀死,同年5月,李渊篡隋称帝,建立唐朝。而杨广的皇后萧氏和杨妃的姐姐南阳公主都被宇文化及给囚禁了。这里杨妃有没有一起被囚禁无从查证。在李世民继位之后,她正式获得了“妃”的称号。这应该也是她一生中获得的唯一的也是正式的封号。

杨妃除了生了李恪之外,还生了李世民的第六个儿子蜀王李帧O喽岳钽±此担李炙淙宦旁獗峁俸土鞣牛但是还算是寿终正寝,并没有遭到阴险之人的毒害。

岑文本与李恪

岑文本和李恪是电视剧《贞观长歌》里面的两个亮点,虽然这部电视剧很多地方和史实都有着一定的出入,但是毫无疑问这两个人物还是有着他独特的魅力的,接下来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两个人。

岑文本的剧照

李恪虽然和真实的他相差甚远,但是电视剧中李恪无疑是很吸引人的,他太真实了,以至于让观众都被他所感染,甚至不觉得他只是一个虚幻的荧幕形象。电视剧中的李恪性格非常复杂,他有着冷酷无情的一面,自然这是正常的,自古以来皇室斗争就没有感情这种东西,身为一个身怀大志的皇子,不择手段什么的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李恪的心思还是不够深沉,他太过冒进了,相比起里面的李泰、李治他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不过也正是如此,他的罪恶不道德也显得更加的“光明正大”,才引来了这么多观众的喜爱。

李恪是勇敢的,也是不屈的,他不想要为人作陪衬,他不想要做星星做月亮,只想做最耀眼的太阳,这让他在灭亡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虽然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但是他的心中应该是无悔的。岑文本则是对李恪最忠心的人,他一心想帮助李恪登上皇位,甚至不惜在李泰手下潜伏13年之久,甚至为此招来了李恪的仇视,但是即使如此他依旧初心不改,他知道李泰是李恪登上皇位的最大敌人,所以隐忍到了最后才给了李泰致命一击,所以才在最后当着群臣的面揭露了李泰的诡计,这时候李恪是什么心情?在太宗皇帝宣布李治为太子的时候,岑文本和李恪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十多年的忍辱负重没有换来一丝回报,那是怎样的悲痛。

李世民李恪

唐太宗李世民,我国唐朝时期的第二位皇帝。英明神武,文韬武略,在他统治时期,唐朝经济快速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百姓生活安乐,这一时期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唐太宗一共有十四个儿子,在这些儿子中,他最疼爱的除了长孙皇后的第二个儿子魏王李泰之外,就是吴王李恪了。

李世民(右)剧照

李恪,出生于公元619年,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儿子,母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可以说他的身世是非常显赫的。李恪自小便显示出了超人的才华和智慧,读书、习武无一不精,尤其擅长骑马射箭,可以说在所有的皇子是无人能出其右的。因此他可谓深得李世民的宠爱,和魏王李泰一起成为最受李世民喜爱的两个儿子。之后因为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欲意谋反,被揭发之后,供出了李泰也曾经参与此次行动,因此他便废了李承乾,另立长孙皇后的三子李治为太子,但是再立李治为太子之后,他又觉得李恪的个性十分像自己,于是便动了立他为太子的打算。

但是这一想法遭到了李治的舅舅,在朝中手握大权的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他担心李治被废的话,长孙家族的权力会遭到削弱,因此极力向李世民劝说立李治为太子的好处和优势。李世民最终拗不过他,只得放弃了这个想法。

在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登基为帝,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此时失去了李世民佑护的李恪被与他素有嫌隙的长孙无忌诬陷为参与了房遗爱谋反一案而被处死,死于公元654年,享年三十五岁。

李恪墓

李恪的墓一直没有被专家和学者确认,现在最疑似李恪之墓的地方位于陕西西安长安区的锅杜镇羊元村附近,在这里发现了李恪的墓志铭,但是因为附近正在进行基础建设,这座陵墓破坏十分严重,要确定这里究竟是不是李恪的陵墓,需要经过详细的勘察和研究之后才能得出结论。另外关于被发现的李恪墓志,是由青石构成的,志盖的形状为覆斗型,上面用篆书雕刻了“大唐故李君之墓志铭”几个大字,周围有纹饰,品相还不错。

李恪剧照

墓志铭一共有三十一行,每行三十二个字,除去空格之后,一共有八百七十九个字,主要记述的是李恪的生平事迹以及他被杀害的原因和时间。墓志铭上标出撰写的时间是永徽四年四月,这跟史书上记载的时间是吻合的。但是墓志铭对李恪的评价和他被杀的原因则和史书上的记载有很大的差别:在墓志铭的记载中,对李恪多以贬损之词,说他被杀是因为长期放纵不法,最终意欲谋反而被杀害的;但是在史书上则认为他是被当时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诬陷而死的。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才是可信的呢?这里我们细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我们都就知道,李恪死的时候,正是长孙无忌权力最大的时候:唐高宗李治是自己的侄子,自己则担任太尉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只手遮天。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人有这个胆量把真相刻在墓志铭上?因此墓志铭上撰写的不是事情的真相,而是在长孙无忌授意之下的谎言。

还有一件事可以这证明墓志铭的虚假性:在长孙无忌被贬之后,李治马上就恢复了李恪的爵位,并追封他为郁林王,这里完全可以看出当时的长孙无忌的权力有多大。

相关参考

李恪简介李世民和如意的儿子李恪是怎么死的

【李恪简介】李世民和如意的儿子李恪是怎么死的  李恪是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如意公主。李恪贤能无比,李世民曾多次想要立李恪为太子,可是最终还是立了李治为太子。贤能无比的李恪,年仅39岁

李恪是怎么死的,武媚娘传奇中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

武媚娘传奇中吴王李恪是怎么死的《武媚娘传奇》中,吴王李恪是被长孙无忌忌惮诬陷致死的。李恪是李世民众多儿子中文韬武略最为出众的一个,母亲是前朝公主杨淑妃,而李恪也算是隋炀帝的后裔。李恪本性心机深沉,有个

李世民最喜欢的儿子李恪如何被冤死?

两个王朝的血脉带给他的不是荣耀,而是灾难。如果没有改变命运的勇气,只能被命运的巨轮碾碎。他系出名门,既是大唐的皇子,又是前朝的皇孙,他继承了两个王朝的皇族血脉,称他为天潢贵胄一点都不过分。可他的一生却

李世民的孙子、李恪的儿子,隐藏五十年,六十岁后参与了两件大事

唐高宗李治初期,长孙无忌初露狰狞,一举把对李治皇位有威胁的李氏族人全部拿下,其中就包括李世民的三子吴王李恪。之后,李恪的四个儿子都被流放到岭南,其长子李仁年仅7岁。李仁,又名李千里,史书上记载是「”褊

揭秘李世民为什么不立吴王李恪为皇太子?

在嫡长子李承乾与唐太宗最喜爱的皇子李泰因废之后,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也只有晋王李治与吴王李恪有继承大统的可能了。按理说,李恪性格与太宗类似,李治性格温和,李恪胜出的概率应该更大。然而事实是立李治为皇太...

李世民的杨妃是怎么死的?杨妃什么时候死的?

...华阴,名讳不详,生卒年不详。隋炀帝杨广之女,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徽号未载,安葬地亦不明。唐太宗三子吴王李恪、六子蜀王李愔生母。史书对其本人的正面记载甚少,仅有寥寥数字,但其记载于其子吴王李恪...

李世民的杨妃是怎么死的?杨妃什么时候死的?

...华阴,名讳不详,生卒年不详。隋炀帝杨广之女,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徽号未载,安葬地亦不明。唐太宗三子吴王李恪、六子蜀王李愔生母。史书对其本人的正面记载甚少,仅有寥寥数字,但其记载于其子吴王李恪...

关于隋炀帝的女儿杨淑妃的个人简介

杨淑妃,隋末唐初人,她是隋炀帝的女儿,在唐初时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杨淑妃是李恪和李愔的亲生母亲。在史书上对杨淑妃这个人物的描写非常的少,只记载了她的儿子吴王李恪的立传之上,但也仅有寥寥数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很厲害

李恪是李世民的三子,一個曾被提名為儲君的一位皇子,但他的一生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輝煌。相傳,李恪更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畢竟還曾被提名立儲,最後因為是隋唐血脈而錯失皇位,事實真的如此嗎?曾經在《舊唐書

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很厲害

李恪是李世民的三子,一個曾被提名為儲君的一位皇子,但他的一生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輝煌。相傳,李恪更是李世民最寵愛的兒子,畢竟還曾被提名立儲,最後因為是隋唐血脈而錯失皇位,事實真的如此嗎?曾經在《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