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有没有什么功绩?历史上对他为何评价不高?

Posted

篇首语:守望相助,一缕阳光也将照亮心扉;同心协力,一点火光也能温暖灵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英宗有没有什么功绩?历史上对他为何评价不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英宗有没有什么功绩?历史上对他为何评价不高?


  明英宗是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之所以出现两次为帝的情况,还源于明朝耻辱一战——土木堡之战。

  明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定鼎中原。明成祖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拒外敌于外。但是到了正统年间,蒙古瓦剌部落逐渐强大,渐渐生出了野心。

  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借宦官王振削减赏赐为由,侵犯明朝边境。朱祁镇在王振的说服下,御驾亲征,却不想在土木堡被瓦剌击败。明朝几十万大军,近乎全军覆没,明英宗也成为瓦剌俘虏。

  朱祁镇被俘,其弟朱祁钰上位,成为明朝第七任皇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朱祁镇归京之后,被幽禁,后来趁朱祁钰重病,发动夺门之变,再次登基为第八任皇帝。

  土木堡之变,天子成为地方俘虏,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奇耻大辱。也正是此战,让朱祁镇在后世的评价降了一个等级。但是却有一事,体现了朱祁镇的仁慈,那便是废除人殉制度。

  殉葬在中国起于商代,商朝人去世后,依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办事。奴隶主去世之后,为了在另一个世界也享受生前的待遇,往往会陪葬不少奴隶。

  人殉制度开始后,各朝皆有,一直到汉朝时被废除。汉朝废人殉制度而兴陪葬制度,皇亲国戚、后宫嫔妃以及功勋将臣死后可陪葬皇陵。

  明太祖朱元璋临死之前恢复人殉制度,朱元璋“崩于西宫、汪宾、孙瑞,皆令殉葬,另有若干宫女从死。”朱棣去世后,“帝之崩,宫人殉葬者三十余人。当死之日,皆饷于庭,饷撤,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堂上置大小床,使立其上,挂绳圈于其上,以头纳入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经而死。”

  不仅仅是皇帝会令人殉葬,就连分封的王爷死后也让人陪葬。比如说朱元璋的儿子朱栋墓被考古学家发掘之时,就在墓室中发现了六位陪殉的未成年少女。可怜小小年纪,就因为这个制度而结束生命。

  明朝的殉葬制度,一直到明英宗时期才停止。明英宗临死之前指示:“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而止。”

  明英宗之时,明朝有位叫朱有炖的王爷去世,英宗就曾指示:“王在日,尝奏身后务从俭约,妃夫人以下,不必从死。”不过当时他的指示还没有到,包括王妃在内的几位女子已经殉葬。

  听到这个消息后,明英宗还专门为从殉的宫人追封封号,“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微称,以彰节行。”

  明英宗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确有很多失误,但是这一点是做的非常正确的,值得咱们称赞一番。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朱祁钰用命保住了明朝,为什么关于他的评价都不高

今天全榜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祁钰临危受命,保住大明王朝,为什么人们对他评价不高呢,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祁钰是明英宗朱祁镇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祁钰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工作也是相当卖力,甚至还将身体累垮

夏朝历史 夏朝君王姒芒的死因及历史上对他的评价

芒(帝芒),生卒年不详,夏朝第九任君主,槐帝之子。槐死后,他继王位。共在位18年,而夏朝君王姒芒是怎么死的,姒芒的死因是什么?姒芒是因何而死的?而历史上对姒芒的评价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夏王姒芒,姓

北周皇帝宇文阐简介及历史上对他的评价

宇文阐(573年-581年7月10日,《隋书》作581年7月9日),原名宇文衍,鲜卑族,北周宣帝宇文S长子,母天大皇后朱满月,南北朝时期北周最后一位皇帝,579年D581年在位。大成元年(579年)正

东魏皇帝元善见简介及历史上对他的评价

元善见(524年—552年1月21日),即东魏孝静帝,鲜卑族,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孙,清河文献王元怿之孙,清河文宣王元之子,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534年至550年在位。北魏永熙三年(534年),经高欢和

历史人物 王直做出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如何

主要成就>政治>王直历仕四朝,于“土木之变”时,位居群臣之首,稳定政局,并同意于谦坚守北京主张,为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做出了贡献。>>王直任吏部尚书十四年(1443年—1457年),年岁越大,名声品德一天

历史人物 为什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如此之低呢

今天全榜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武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相比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秦国的崛起和发展,走得不算快,但走的绝对够远。纵观秦国能走得远的原因,一个是商鞅变法后的制度,另一个则是

历史人物 有关于恭愍王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王颛(1330年—1374年),高丽王朝第31任君主(1352年—1374年在位)。初名祺,1366年改名颛,号怡斋、益堂,蒙古名伯颜帖木儿。>轶事典故>龙阳之癖>据说恭愍王不近女色,明德太后洪氏曾问

汉宣帝刘病已打败匈奴,功绩超过汉武帝,为何知名度不高?

汉宣帝刘病已打败匈奴,功绩超过汉武帝,为何知名度不高?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宣帝的传奇之处,不仅仅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做过牢狱的皇帝,更多的是他给西汉带来“昭宣中兴”。汉宣帝时期,最为

历史人物 秦武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为什么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如此之低呢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武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相比崤山以东的六个国家,秦国的崛起和发展,走得不算快,但走的绝对够远。纵观秦国能走得远的原因,一个是商鞅变法后的制度,另一个则是始

公亶父做出的主要成绩有哪些 历史上对他为什么会有争议

公亶父,姬姓,名亶(dǎn),又称周太王,豳(今陕西旬邑)人。上古周部落的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主要功绩迁周于岐先周部落从公亶父迁岐到文王建丰,是其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