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第一个祭拜孔子的帝王
Posted 孔子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谁是第一个祭拜孔子的帝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谁是第一个祭拜孔子的帝王
刘邦,原名刘季,沛郡丰邑人(今江苏丰县),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是中国历史上西汉的开国之君,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卓越的军事家和指挥家。其在位的12年间,一面平定诸侯王的叛乱,巩固统一局面,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迅速恢复生产发展经济,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他死后,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
公元前195年11月,大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地曲阜(今山东曲阜),用太牢(太牢,即牛、羊、猪)祭祀孔子,并封孔子九世孙世袭为奉祀君,成为中国历史上帝王拜祭孔子的第一人,孔子的地位由此被官方正式肯定。
据《史记》记载:“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孔子。”《汉书》也说:“汉十二年十一月,刘邦行自淮南还。过鲁,以大牢祠孔子。”(大牢,即太牢,如上,在当时,这是一种最高规格的祭品。)
自从汉高祖刘邦开了祭祀孔子的先河之后,“祭孔”活动不但在全国引起轰动,而且后世帝王也竟相效仿,成为了他们的招牌动作。
话又说回来了,为什么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地,要隆重祭祀孔子呢?据笔者推断应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刘邦之所以隆重祭祀孔子,这是他的政治手段和作秀。目的是让天下人看到他是一个有文化、有修养、有内涵的君主。
二、刘邦祭祀孔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推行儒学,用儒家比较温和的思想驾驭民众,便于统治。
三、刘邦好酒色,性格粗野,率真豁直、大大咧咧、行为放荡。作为一个皇帝来说,刘邦如此形象示人肯定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脸面和声威。他之所以以大牢祠孔子,其目的是向文化靠近,向儒学靠近,以实际行动改变自身形象,获得认可。
总之,无论这三种原因哪一种更接近事实真相,或者另有其他的解释,都无法改变汉高祖刘邦祭祀过孔子的事实。
相关参考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罪己诏”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罪己诏是古代帝王向天下人表述自我反省、自我谴责,以求得百姓和上天谅解的诏书。罪己诏的起源比较早,后来逐渐变成一个固定“仪式”,当
刘裕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造反,刘裕
刘裕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造反,刘裕
刘裕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造反,刘裕
刘裕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东晋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造反,刘裕
谁是第一个出国留学的人?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出国留学的是: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字达萌,号纯甫,汉族广府人,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
康熙到孔子墓前迟迟不下跪,大臣遮挡住一个字,康熙果断跪地祭拜
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整个清朝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等,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甚至有人将他称为千古一帝,足以看出
历史秘闻 康熙到孔子墓前迟迟不下跪,大臣遮挡住一个字,康熙果断跪地祭拜
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整个清朝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等,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甚至有人将他称为千古一帝,足以看出
秦朝能成为第一个全国统一的国家,靠的不仅仅是商鞅变法,更靠的是战无不胜的秦军,今天就为大家介绍秦朝当时最有名的四大将领!秦朝四大名将白起、王翦、蒙恬、章邯。白起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战国四将之
第一个天安门登基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禁地,从明永乐朱棣到清宣统溥仪,共有明朝十四帝、十帝,这里曾经作为24位皇帝的家,古代中国人认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微垣,天子的住地因而得名紫禁城。每逢春节、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