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发掘先秦祭祀窖台 出土春秋战国时短剑(图)

Posted 青铜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建瓯发掘先秦祭祀窖台 出土春秋战国时短剑(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建瓯发掘先秦祭祀窖台 出土春秋战国时短剑(图)

青铜短剑很精致

近日,南平建瓯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在小桥镇霞抱村所辖蜈蚣岭山麓发掘出一座先秦祭祀窖台,出土春秋战国时期青铜短剑一把。

前不久,建瓯市博物馆接到小桥镇政府在所辖村发现古文物的情况报告,在报请省文物局批准后,南平市考古队队长、建瓯市博物馆副研究员张家与考古人员发掘了这座窖台。该窖台为竖穴卵石铺基,呈回字形,穴中置放青铜短剑一把。窖台形制小巧玲珑,推断其年代不会晚于战国时期,为我省考古发现之罕见。

出土的青铜剑形制为“斜宽从,狭长锷,厚格,圆箍”,器形完整,具有典型春秋晚期吴越短剑的显著特点。战国时期,楚杀无疆后,越王族中一部分人入闽定居,因而推断小桥蜈蚣岭出土的青铜短剑很可能是越人使用的兵器。

本次考古发现为建瓯市博物馆在已收藏青铜礼器、青铜乐器、青铜酒器的基础上,增添了青铜兵器一项,丰富和提高了博物馆的收藏品质和文化地位,也为研究春秋越人兵器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关参考

伊吾县发掘出土12座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墓葬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强带领的考古工作队,近日在哈密市伊吾县境内考古发掘出土了12座墓葬,年代为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11月15日,记者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这些墓葬位于哈密市伊吾县吐葫芦乡大

陕南发掘春秋战国墓葬群,出土带木制漆皮剑鞘青铜剑

记者19日从陕西省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专家正对陕西洛南县西寺墓群范围内的一处墓葬群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初步探明8座春秋战国墓葬,出土青铜器及玉器40余件。其中一座墓主人的身份为大夫一级。据悉,西寺墓群位

商朝为什么要杀死大批奴隶祭祀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在殷墟历次发掘中,从商王陵附近的祭祀坑里出土了大批人头骨,仅西北岗祭祀坑就发现人头骨398具。一九七六年春夏之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安阳地区考古队在武官村北地商王陵附近又发掘

商代杀死大批奴隶用以祭祀的原因是什么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在殷墟历次发掘中,从商王陵附近的祭祀坑里出土了大批人头骨,仅西北岗祭祀坑就发现人头骨398具。一九七六年春夏之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安阳地区考古队在武官村北地商王陵附近又发掘

商朝因何要大批杀死奴隶用以祭祀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它拥有众多的奴隶。这些奴隶大多是来自战争的俘虏。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在殷墟历次发掘中,从商王陵附近的祭祀坑里出土了大批人头骨,仅西北岗祭祀坑就发现人头骨398具。一九七六年春

出土最强编钟的墓,会有怎样绝美的古玉

曾侯乙墓于1978年发掘于湖北随州擂鼓墩,这是战国早期的一位姬姓曾国君主曾侯乙的墓葬。此墓在发掘之初即发现有古老的盗洞,似已被盗。然而,当人们揭开墓顶的盖板时,发现十多具棺材飘浮在满池的浊水之中,正是

廣東本地出土青銅器近萬件 先秦兩漢器皿極受推崇

■春秋楚王孫銅鐘■透雕雲龍紋銅爐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邱立誠:廣東青銅文化有過一段漫長的發展時間。在本地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基礎上,受到鄰近地區青銅文化的影響,廣東從商代踏進青銅文明的門檻,歷經西周春秋

廣東本地出土青銅器近萬件 先秦兩漢器皿極受推崇

■春秋楚王孫銅鐘■透雕雲龍紋銅爐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邱立誠:廣東青銅文化有過一段漫長的發展時間。在本地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基礎上,受到鄰近地區青銅文化的影響,廣東從商代踏進青銅文明的門檻,歷經西周春秋

此文物刚出土时残破不堪,经过9年的修复后,精美绝伦震撼人心

在2000年时,湖北江陵的一座战国古墓被发掘。因为此处是楚国国都,出土文物很多,包括震惊中外的越王勾践剑也是在此地被发现的。因此,考古专家非常兴奋,希望能够找到更多更珍贵的文物,有助于研究那段熟悉而陌

龙凤呈祥的起源

龙、凤都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合成两者形象的“龙凤呈祥”,则是备受崇尚的吉祥图饰。文物学者指出,辽宁西部牛河梁遗址的考古发掘证明龙与凤同时作为祭祀象征出现在红山文化牛河梁5000年前的遗址中。这标志着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