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早期的优秀执政卿
Posted 管仲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早期的优秀执政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早期的优秀执政卿
⒈卫武公(约前853—前758年)。卫武公是一位有名的贤君,在整个执政期间,能复修康叔之政,发展农牧业,强化国防,可谓“政通人和”。卫武公贵为一国之君,非常谦虚和宽容,喜欢接受别人的批评。他作诗自儆说:“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温温恭人,维德之基”,展现了一位优雅大度的国君形象。《诗经·卫风·淇奥》就是人们歌颂卫武公的,今翻译一段如下:
淇水岸湾深深处,绿竹迎风舞婆娑。文采斐然美君子,白似象牙经切磋,润如美玉经琢磨。气宇轩昂有气魄,地位显赫人磊落。文采斐然美君子,看过如何能忘却。
⒉郑武公(?—前744年)。郑武公的父亲郑桓公是郑国第一代君主,他勤政爱民,很快就得到了人民的爱戴,还被召到周王朝担任卿士。他忠于职守,死于阻止犬戎进攻镐京的战斗中。郑桓公死时,郑武公戴孝上战场,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周平王感念郑桓公父子的忠诚,继续让郑武公做王朝的卿士。郑武公当时住在周王朝接待宾客的馆舍中,勤政爱民,生活俭朴,周地人民感戴他,为他作《缁衣》诗一首。
⒊管仲(前723年—约前645年)。管仲为齐桓公的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进行了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改革,形成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结成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族入侵,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作出了巨大贡献。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篇》)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穿着夷人的衣服,成为蛮夷之人统治下的百姓了。
管仲曾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礼,衣食足而知荣辱”,“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强调礼义廉耻的道德教化。管仲不仅建立了卓绝的历史功勋,还写出一部总结治国经验的著作——《管子》。《韩非子》说:当时“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不过现在传世的《管子》一书,据学者考证,应是齐国稷下先生的学术汇编,除了有管仲的思想资料外,可能还杂收了其他学派的思想资料。
我们通常说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往往只强调那些在野的纯学者思想著述,却对管子有所忽略。在我看来,管子实开私家著述之先,也是开诸子百家之先,我们不应因为其高官的地位,而掩盖其思想家的地位。
相关参考
人物生平 前594年,正卿荀林父告老,其子荀庚继之为中行氏之主,直接为下军将,与叔叔荀首一并为六卿。叔侄二人在朝堂慎重行事,紧靠范氏,稳步高升。至前591年,范武子士会告老,克执政,赵朔辅之。不
秦芈八子执政最大的特点,就是打仗,她可谓是秦国历史上最能打硬仗的统治者之一。一统六国之前的硬战,许多都是宣太后执政时期打的。宣太后之所以能打硬仗,得益于她手下的几位战将,宣太后早期起用的是她的舅舅向寿
秦芈八子执政最大的特点,就是打仗,她可谓是秦国历史上最能打硬仗的统治者之一。一统六国之前的硬战,许多都是宣太后执政时期打的。宣太后之所以能打硬仗,得益于她手下的几位战将,宣太后早期起用的是她的舅舅向寿
子产即公孙侨,郑穆公之孙。前543年,正直果断的的执政子皮主动让贤,郑简公把子产从卿提拔为国相。此后21年中,子产对内锐意改革,对外善事大国,成为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产执政头年就“作封洫”,即
田氏代齐齐国原本姓姜,春秋末期却逐渐被田氏所取代,国号虽然依旧,但主人却换了。在春秋中期以前,齐国执政的卿大夫主要出自国氏和高氏等大族,到了中期以后,异姓贵族田氏崛起逐渐执掌国政,最终取得齐国政权。田
卿士西周、春秋时期,周天子或各诸侯国的执政官,是辅佐国君的重臣。西周的中央政府分为卿士寮和太史寮两大部门。卿士寮为军政司法部门,以卿士为最高长官,多由诸侯或畿内国君、大夫担任。卿士的重要职责是领兵作战
中文名:韩起www.cha138.com 职业: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韩起——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 公元前566年,时任正卿的韩献子韩厥告老,晋悼公应允并破格提拔荀罃执政。韩厥的长子是韩无忌,韩无忌
,春秋晋国卿大夫,姬姓,氏宗主,名。在晋国朝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位高权重,氏家族也一连出过几任国家执政大夫,是晋国朝臣中的“巨头”。由于这样庞大深厚的背景,他本人也建立了功业,所以被分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郑武公帮助平王东迁有功,成为王室卿士。武公死后,郑庄公承袭卿士之职,执掌王室事务。平王欲分政于虢公,庄公不满,平王惧怕庄公,于是与郑交换人质以信盟。这说明周、郑之间的君臣关系
历史上的是谁?守宫是什么意思,怎么死的,韩厥(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谥号献。即韩献子,韩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始为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